1983年-1985年埃塞俄比亚饥荒

✍ dations ◷ 2025-11-20 04:40:41 #埃塞俄比亚历史,饥荒

1983年至1985年,在今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了大范围饥荒。此次饥荒是埃塞俄比亚在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饥荒。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有超过400,000人死亡,但超过一半的死亡率是由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导致饥荒到来的时间更为提前以及影响更为严重。这个悲剧可以和之前20年间的叛乱和埃塞俄比亚内战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1983-1985年的大饥荒通常被归咎于干旱。虽然气候原因具有了一部分作用,但是大部分还是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致悲剧发生。

相关

  • 麻风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克里克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OM,FRS(英语: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
  • 朗伯光度学是研究光强弱的学科。不同于辐射度量学,光度学把不同波长的辐射功率用光度函数加权。人眼能相当精确地判断两种颜色的光亮暗感觉是否相同。所以为了确定眼睛的光谱响应
  • 马匹马(学名:Equus ferus caballu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6000多年前就被人类驯养,最早的马匹驯养遗址于乌克兰草原发现,15世纪后,才被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地区。马耳
  • 自杀遗书遗书是当人得知自己即将死亡时,留下的文字讯息,也有可能是在要自杀或是有自杀意图时留下的文字讯息。估计25%至30%的自杀会伴随着遗书,不过这部分也有文化及民族的差异,在一些地
  • 柯洛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
  • 巴贝特之宴《巴贝特之宴》(丹麦语:Babettes gæstebud),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丹麦剧情电影,首映是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该电影由盖布里尔·亚斯里执导,基于凯伦·白烈森原著故事改编。巴贝特
  • 罗加诺公约洛迦诺公约(Locarno Treaties),又译罗加诺公约,是在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多国在瑞士洛迦诺商议的七项协议,在同年12月1日于英国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于日内瓦批准生效。一战中
  • 亚利桑那州过渡地带亚利桑那州过渡地带(英文:Arizona transition zone或Transition zone)是一个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中部,自东南延伸至西北的一个地带,是由亚利桑那州东北部海拔高的科罗拉多高原过渡
  • 双门对开双门对开(Quad Coupé)属于一种车体风格,由一对较宽的前门与一对较窄的后门相互结合,中间却没有B柱隔阂开来。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明明有四个门的汽车,外表看起来却只有双门。通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