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985年埃塞俄比亚饥荒

✍ dations ◷ 2025-07-20 20:44:46 #埃塞俄比亚历史,饥荒

1983年至1985年,在今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了大范围饥荒。此次饥荒是埃塞俄比亚在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饥荒。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有超过400,000人死亡,但超过一半的死亡率是由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导致饥荒到来的时间更为提前以及影响更为严重。这个悲剧可以和之前20年间的叛乱和埃塞俄比亚内战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1983-1985年的大饥荒通常被归咎于干旱。虽然气候原因具有了一部分作用,但是大部分还是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致悲剧发生。

相关

  • 氢离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英语:Proton-pump inhibitor、缩写为PPI)或称氢离子帮浦阻断剂,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也长效的,可以说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
  • 胞桥小体桥粒(英语:desmosome,亦称为胞桥小体、细胞膜吸著部或桥体)是一种相邻细胞之间连接的结构。根据桥粒连接形态,可分为点状桥粒、带状桥粒和半桥粒。桥粒是细胞连接的一种。桥粒有
  • 蛋白多糖蛋白聚糖(英语:proteoglycan)是被大量糖基化了的糖蛋白。基本的蛋白聚糖单位由一个“核心蛋白质”与一个或多个共价结合着的糖胺聚糖链所组成。附着点是一个丝氨酸残基,糖胺聚糖
  • 鞑靼入侵鞑靼可能指:狭义是蒙古语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演化。即:塔塔尔部落。其强盛时期建立蒙古尼伦国,中国文献称“柔然”或“蠕蠕”国。后期移民至呼伦贝尔草原,散居于达赉湖(呼伦湖)周边
  • 芦木见内文芦木(学名:Calamites)是一属已灭绝的高大的树状蕨类,和现代的木贼是近亲。生长在潮湿的沼泽地带中。在石炭纪时颇为兴盛,和鳞木、封印木等一同形成广大的蕨类雨林。它们的
  • 江淮官话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
  • 坎特伯雷坐标:51°16′30″N 1°05′13″E / 51.275°N 1.087°E / 51.275; 1.087坎特伯雷(英语:Canterbury,读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
  • 余清芳余清芳(1879年-1915年)又名清风、青芳,字沧浪,号春清、春芳。化名邱九、徐清风。台湾台南厅长治二图里大湖区后乡庄(今高雄市路竹区)人,1915年西来庵事件领袖,该事件为台湾日治时期最
  • 支流支流在水文学上指汇入另一条河流(或其他水体)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支流所汇入的河流称为干流或主流,两河或多河交汇之处称为合流或合流处。与支流相反的情况称为分流。沿河水的
  • 粤中客语粤中客语,或称客家语粤中片,是汉语族客家语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省的东江中上游流域。中国社科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1987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将中国客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