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打雪
✍ dations ◷ 2025-09-17 20:02:46 #雷打雪
雷打雪(英语:thundersnow),又称雷雪或雷打冬,是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非常罕见,但平均而言北美比东亚常见。当某个区域冬季的气温偏暖的时候,暖湿空气相对旺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暖湿空气与另外一个区域的强冷空气相遇,剧烈的温差会使暖湿气流会迅速抬升,气流加剧,造成强烈的对流天气,这样便给“冬天打雷”提供了机会。同时湿度较大的空气在冬季会造成雨雪天气,所以人们常说“冬天打雷雷打雪”。关于雷打雪这一现象,中国有这样一些天气谚语: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1993年11月16-19日,河南洛阳市市区出现先打雷后下雪的“雷打雪”天气。2002年1月12日凌晨6时许,河南郑州、新乡等地出现“雷打雪”。2003年11月6日晚,北京、天津和河北普降大雪,并伴有隆隆雷声。2008年2月28日(农历正月22),昆明发生了30年一遇的“雷打雪”天气。2010年2月10日(农历2009年腊月20)20点左右,安徽凤阳出现“雷打冬”天气。2010年2月28日(农历正月15)上午11时,河南伊川县出现“雷打冬”天气。2010年3月6日(农历正月21),南京出现“雷打雪”现象。2013年2月19日凌晨(农历正月初十),苏浙沪及湖北一带出现“雷打雪”现象。2014年12月7日晚10点左右,山东省威海市北边地区出现“雷打雪”现象。白天下了中雪,晚上9点左右下起了小雨,10点左右出现闪电,随即下起了雪,强度较大,维持了约1个小时,此后雪停了。恢复宁静。
相关
-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D06BB(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筋膜炎筋膜炎(英语:Fasciitis)是筋膜的炎症。筋膜是包围肌肉、血管、神经的结缔组织。特别常见的有: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management of HIV/AIDS)是一类于治疗逆转录病毒(例如HIV、冠状病毒等)感染的药物。联合使用几种(通常是三种或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
- 巴斯德路易·巴斯德(法语:Louis Pasteu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脂酶脂酶,是一种催化脂类的酯键水解反应的水溶性酶。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个亚类。脂酶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生物体中,它在对脂类(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运输和剪切中发挥
- 杀虫剂杀虫剂是一种施用对象为昆虫的农药,经常用于农业、医药、工业及居家环境。杀虫剂可针对处于所有发展阶段的昆虫,包括杀卵剂和杀幼虫剂。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农药
- 抵抗力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虫霉目虫霉目(学名:Entomophthorales)亦作虫霉菌目,是真菌界的一个目,原本属于接合菌门,近期分类地位多次改动,许多研究者将其独立成一个门。虫霉菌目中大部分的种对昆虫有致病力,其中一些
- 旁分泌旁分泌(英语:paracrine)是指细胞分泌物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是通过扩散作用作用于邻近靶细胞,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分泌方式,这种信号传递方式可以控制靶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例如,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