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ch还原法

✍ dations ◷ 2025-08-10 16:09:27 #Birch还原法
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还原的重要性在于:尽管剩下的双键(非芳香性)更为活泼,该反应却能停留在环己双烯上,而不继续还原。反应中的钠也可以用锂或钾取代,使用的醇通常是甲醇或叔丁醇。使用Birch还原的一个例子是还原萘:其他人也发表了很多篇关于此反应的综述。钠溶于液氨中会形成一个电子盐的亮蓝色溶液,化学式为+ e−。溶剂化电子会与芳香环加成,形成一个自由基负离子。溶液中的醇此时作为质子试剂提供一个氢原子。对大多数反应物来说,氨上的氢酸性还不够。如果是取代芳香化合物,当取代基是羧基等吸电子基时,能够稳定碳负离子并生成最少取代的烯烃; 当取代基是供电子基时,则生成取代最多的烯烃。 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共轭1,4-加成产物往往产率超过热力学稳定的1,3-加成产物,这是由于共轭的戊二烯负离子中间体HOMO的最大轨道系数是在中间那个碳原子上,导致生成的1,4-环己双烯没有办法经过平衡移动而生成更加热力学稳定的产物,因此,生成的是动力学稳定产物。在卤代烃的存在下,上文提到的碳负离子也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新的碳-碳键。如下图所示,在Birch还原中生成的负离子中间体可以被一个合适的亲电试剂捕获,例如卤代烃:根据逆合成分析,前者即是后者的合成子。在下图所示反应中,1,4-二溴丁烷被加入到苯甲酸叔丁酯中,最后生成烷基化的1,4-环己双烯产物。

相关

  •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EF-TuEF-Tu(热不稳定延伸因子 英语:elongation factor thermo unstable)是原核延伸因子之一。延伸因子在核糖体翻译蛋白质中有重要作用。t-RNA通过反密码子与mRNA识别,携带在tRNA上的
  • 复层立方上皮复层立方上皮(英语:stratified cuboidal epithelium,拉丁语:Epithelium stratificatum cuboideum)为被覆上皮的一种。顾名思义,该种组织由多层立方形的细胞构成。复层立方上皮可见
  •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桥面高度)仅列出桥面高度在175米(574英尺)及以上的桥梁,包括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英文) HighestBridges.com
  • 阴道闭合术阴道闭合术(Colpocleisis)是使阴道闭合的外科手术。阴道闭合术可用来治疗盆腔器官脱垂。针对年龄较长,长期没有性行为的女性,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一个方式是进行局部的阴道闭合术
  • 五大洋洋即大洋,是地球海洋的主体,为海洋的中心部分。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其水文和盐度
  • 法鼓山坐标:25°14′25.25″N 121°36′54.4″E / 25.2403472°N 121.615111°E / 25.2403472; 121.615111法鼓山(英语:Dharma Drum Mountain,缩写DDM;或Fagushan),为中华民国的大乘佛教
  • 泥生变形虫泥生变形虫(Amoeba limicola),又称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属下的一个种。变形虫因为是由水流缓慢流到藻类较多的浅水中,池塘干枯后,变形虫留在土中。泥生变型虫为寄生虫。有些阿米巴原
  • 郑板桥《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郑燮像》,叶衍兰绘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省淮扬海道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镇)人,祖籍苏州阊门,
  • 元弘元弘(1331年八月九日至1334年一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号之一。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醍醐天皇、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为守邦亲王、执权为北条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