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ch还原法

✍ dations ◷ 2024-09-20 07:52:00 #Birch还原法
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还原的重要性在于:尽管剩下的双键(非芳香性)更为活泼,该反应却能停留在环己双烯上,而不继续还原。反应中的钠也可以用锂或钾取代,使用的醇通常是甲醇或叔丁醇。使用Birch还原的一个例子是还原萘:其他人也发表了很多篇关于此反应的综述。钠溶于液氨中会形成一个电子盐的亮蓝色溶液,化学式为+ e−。溶剂化电子会与芳香环加成,形成一个自由基负离子。溶液中的醇此时作为质子试剂提供一个氢原子。对大多数反应物来说,氨上的氢酸性还不够。如果是取代芳香化合物,当取代基是羧基等吸电子基时,能够稳定碳负离子并生成最少取代的烯烃; 当取代基是供电子基时,则生成取代最多的烯烃。 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共轭1,4-加成产物往往产率超过热力学稳定的1,3-加成产物,这是由于共轭的戊二烯负离子中间体HOMO的最大轨道系数是在中间那个碳原子上,导致生成的1,4-环己双烯没有办法经过平衡移动而生成更加热力学稳定的产物,因此,生成的是动力学稳定产物。在卤代烃的存在下,上文提到的碳负离子也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新的碳-碳键。如下图所示,在Birch还原中生成的负离子中间体可以被一个合适的亲电试剂捕获,例如卤代烃:根据逆合成分析,前者即是后者的合成子。在下图所示反应中,1,4-二溴丁烷被加入到苯甲酸叔丁酯中,最后生成烷基化的1,4-环己双烯产物。

相关

  • 头孢甲肟头孢甲肟也称为“头孢噻肟四唑”“头孢氨噻肟唑”“噻肟唑头孢”“氨噻肟唑头孢菌素”“倍司特克”或“CMX”,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为半合成抗生素。头孢甲肟抗菌谱与其
  • 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学(英语:Cluster Chemistry)是当前化学中最有趣而又极其活跃的领域之一,首先由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于1966年提出,对研究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有机金属化学等领域都有
  • Ar氩(原子量:39.948(1))共有25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核糖醇核糖醇(Ribitol)是一种从核糖还原得到的晶状戊糖醇。它是维生素B2和磷壁酸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天然存在于春侧金盏花中,还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具体地,作为核糖醇磷酸盐,在磷
  • 喀拉拉喀拉拉邦(马拉雅拉姆语:കേരളം,印地语:केरल,拉丁字母转写:Kerala),印度西南部的一个邦,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184多万。首府为特里凡得琅,官方语言为马
  • 高职高职可能是指:
  • 马赫迪马赫迪(阿拉伯语:مهدي‎ mahdī),或译麦赫迪、迈赫迪,意为“导师”,是伊斯兰教教典中记载的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7年、9年或者19年降临世间的救世主。马赫迪的概念在《古兰经》
  •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坐标:25°03′20.13″N 121°30′36.26″E / 25.0555917°N 121.5100722°E / 25.0555917; 121.5100722台北霞海城隍庙,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是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
  • 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古氏不连续面)是地核与地幔的交界。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宾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
  • 树艺师树医师或树医生(Arborist)亦称树艺家(Arboriculturist),为专门从事树艺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工作内容为栽植、研究、经营管理单独一株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