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姆·特拉贝尔西

✍ dations ◷ 2025-04-06 23:17:50 #1977年出生,在世人物,突尼斯足球运动员,阿积士球员,曼城球员,荷甲球员,英超球员,足球后卫,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球员

哈特姆·特拉贝尔西(阿拉伯语:حاتم الطرابلسي‎、Ḥātem Ṭrabelsī,1977年1月25日-),出生在阿里亚纳,是一名突尼斯足球运动员,司职右后卫或中场。他曾效力过CS斯法克斯人(英语:CS Sfaxien)、阿贾克斯和曼城这几间俱乐部以及3次代表突尼斯出战世界杯,他总共代表突尼斯上场了61场赛事并于2006年退出国家队。

特拉贝尔西在斯法克斯长大并在CS斯法克斯人(英语:CS Sfaxien)展开其足球生涯,他最初是出任前锋的。由于CS斯法克斯人有些球员受伤而缺阵的关系,使他客串右后卫的位置,导致他以防守为先,最终变成了球队的常规右后卫。2001年,他前往欧洲加盟荷兰俱乐部阿贾克斯。

2004年季前,特拉贝尔西曾获阿森纳主教练阿尔塞纳·温格提供试训机会。表面上看,他使阿森纳留下深刻印象,而阿贾克斯亦与阿森纳在转会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随着这次转会看来快要发生,甚至连Winning Eleven 8在游戏中也将他列入阿森纳的球员名单中,然而,他最终因私人理由而从未有与阿森纳签约,并很快回到阿贾克斯。

2006年,有数个英格兰俱乐部希望买入特拉贝尔西,最终他在8月10日免费转会至曼城。由于,他受伤和工作证的问题,使他在加盟一个月后一直未能代表俱乐部上场,最终他在9月11日对雷丁的赛事中后备替补而首次亮相。

截至2006年12月,特拉贝尔西多数以中场身份代表曼城上场。虽然,他在对曼联的曼彻斯特德比战中以左脚射破对方门将埃德文·范德萨的十指关而攻入其首球,不过球队仍然以1-3的比分不敌对手。特拉贝尔西的位置却逐渐被迈卡·理查德兹和内姆·奥诺哈所取代。他自3月以1-0的比分击败纽卡斯尔联的赛事后便再没有上场过一场赛事,最终他在赛季结束后被曼城放弃。

2007年,虽然有数间俱乐部希望他加盟,其中包括法国俱乐部勒芒和意大利俱乐部拉齐奥,不过最终并未有成事。据称,他亦曾前往科罗拉多急流和华盛顿特区联试脚。

虽然,他没有明确计划重返球场,不过他在2009/10赛季却计划修读教练课程。

1998年5月,他在1998年世界杯前夕首次代表突尼斯上场。他代表突尼斯队出战了2002年世界杯、2006年世界杯和2004年非洲国家杯的全部赛事,并协助突尼斯队赢得其中的非洲国家杯。随着突尼斯队在2006年世界杯以0-1的比分败给乌克兰后,当时29岁的特拉贝尔西宣布退出国家队,他总共代表突尼斯队上场了61场及攻入1球 。

由于曾经担任边锋的关系,所以特拉贝尔西是属于攻击型后卫。尽管,突尼斯队并没有受到外界高度重视,不过相比起大部分其他突尼斯国脚,他的形象比较突出,并且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被形容为突尼斯的星级球员。他最强的特质是他的速度和灵活性,但批评者有时会质疑他的信用。

相关

  • 痛苦痛苦(英语:Suffering),一种广泛的而复杂的人类感受,意指会让人经验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乐等负面情绪的任何事物,它通常与受伤,或会让人受到伤害的威胁连结在一起。因为肉体受到伤
  • 想法想法(Idea),又称意念、点子,是思考在心灵上的产物,包括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法可以是形象化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化的概念。点子,是创意的量化语词,让创意的内容
  • 潜热潜热,在热化学中,是物质在物态变化(相变)过程中,在温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的能量。英文 latent (heat) 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约瑟夫·布雷克发明,约于1750年从拉丁文的“later
  • 摩加迪沙摩加迪沙(阿拉伯语:مقديشو‎,罗马转写:Maqadīshū;索马里语:Muqdisho;英语:Mogadishu,意指“国王的宝座”),当地人也常以旧名哈马(Xamar,早期拼音为Hamar)称呼之,中国古称木骨都束,是
  • 尼泊尔国王尼泊尔的国王称为拉者,王后称为拉妮,王储称为拉纳。尼泊尔的国王是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废除君主政体,建立民主联邦共和国。
  • 天卖岛天卖岛(日语:天売島/てうりとう Teuritō */?)是日本北海道留萌支厅苫前郡羽幌町的羽幌港以西30千米的岛屿,位于日本海之上。与其东南方的烧尻岛同样属于羽幌町。面积5.50平方
  • 冀州 (九州)冀州,是汉族传统中的汉地九州之一,冀州地区即今日之山西、河北、辽宁三省及其附近地带。冀州与兖、青、徐、扬、荆、梁、雍、豫等州合称为九州。虞夏之际,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州
  •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俄语:Па́вел Алексе́евич Черенко́в,1904年-1990年1月6日),苏联物理学家,曾发现切连科夫辐射并因此获得1958年诺贝尔
  • 修复式正义修复式正义(英语:Restorative Justice,或译:修复式司法)基于“和平创建”(英语:peace-making,或译:和平缔造)的思维,主张处理犯罪事件不应只从法律观点,而是也应从“社会冲突”、“人际
  • 阿列克谢·阿利波夫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利波夫(俄语: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ипов,1975年8月7日-),生于莫斯科,是一名俄罗斯男子射击运动员。他曾在2004年雅典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