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马

✍ dations ◷ 2025-04-26 22:12:46 #IUCN绝灭物种,野马,更新世哺乳类

欧洲野马(学名:),又名泰班野马,是一种欧亚大陆的野马。最后一头野生的欧洲野马是于1876年在乌克兰死亡,最后一头圈养的欧洲野马则是在1909年死于俄罗斯动物园。另一个名字的“泰班”是其突厥语的名称。

由1930年代开始,就已经不断有复活欧洲野马的努力。

欧洲野马最初是由Johann Friedrich Gmelin于1774年首先描述。他于1769年在沃罗涅日见到欧洲野马。于1784年,Pieter Boddaert根据最初的描述将它命名为。Otto Antonius于1912年在不知情下将欧洲野马命名为。由于这个学名都是来自相同的描述,所以是次客观同物异名。

现今驯养的马()相信都是欧洲野马的后裔,而很多分类学家更认为它们其实是同一物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欧洲野马的学名应该是,或是其亚种的。不过一般都没有沿用这个学名,而是以来避免误会。

欧洲野马是史前的野马,分布在法国南部及西班牙东部至俄罗斯中部。在法国及西班牙有相信是欧洲野马的石洞壁画,而在俄罗斯南部则发现有饲养欧洲野马的工具,估计斯基泰人约于前3000年驯养这些马。

欧洲野马于1800年代末消失,最后饲养的于1876年在乌克兰的阿斯卡尼亚诺瓦死亡。波兰政府尝试在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拯救欧洲野马的后裔。这些后裔有时被称为柯尼克波兰小马。

现时有三个计划令欧洲野马复生。于1930年代初,德国柏林及慕尼黑动物园培育了海克马。于1936年,波兰培育了柯尼克波兰小马;于1960年代中期,在美国则培育了Hegardt或Stroebel's马。以上的计划所培育的马与欧洲野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却并非完全成功。

相关

  • 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缩写为AAAS),创建于1848年9月20日,是世界最大的非营利科学组织,下设21个专业分会,所涉包括数学、物理学
  • Cosub3/subOsub4/subCoO·Co2O3四氧化三钴是一种黑色固体,分子式为Co3O4。它是一种混合价态化合物,同时含有二价钴和三价钴,分子式也可以记为CoIICoIII2O4或CoO·Co2O3。Co3O4晶体结构为尖晶石构型
  • 发抖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蒙德极小期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prolonged sunspot minimum)大约是从1645年至1715年,当时的观测者注意到太阳黑子非常罕见。太阳学家爱德华·沃尔特·蒙德(1851-1928)在研究那段
  • 韦韦特南戈坐标:15°18′53″N 91°28′34″W / 15.31472°N 91.47611°W / 15.31472; -91.47611韦韦特南戈是危地马拉的城市,也是韦韦特南戈省的首府,位于该国西部,距离首都危地马拉市269
  • 加罗林群岛加罗林群岛(英语:Caroline Islands)又称加罗莲群岛,是太平洋西北部一个重要的群岛,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菲律宾正东,由500余小岛和珊瑚礁组成。除西端的帕劳自成一国外,其余岛屿
  • 福尔斯彻奇瀑布教堂(英语:Falls Church)是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一个独立市。面积5.2平方公里,是全美国最小的县级行政单位。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377人。瀑布教堂成立于1948
  • 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是指一摩尔物质在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焓变,用符号Δc mO表示,其中下标“c”表示燃烧(combustion),其单位为kJ/mol(又作kJ·mol-1)。如标准状况下,甲烷完全燃烧
  •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英语:Matrix metalloproteinase)是钙依赖性的含锌内肽酶(英语:endopeptidase),属于金属蛋白酶。其他类似的内肽酶有adamalysin(英语:adamalysin)、serralysin(英语:serra
  • 怪味豆怪味豆是重庆一种典型小吃,本身为蚕豆,以甜、咸、麻、辣等多种调味粉制成粉层,将蚕豆包裹,吃时百味杂陈,故有“怪味”之称。有说怪味豆是1949年后才于重庆出现,但真正起源仍有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