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恒星时
✍ dations ◷ 2025-04-04 12:26:02 #恒星时
恒星时是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标示的天球子午圈值,由于借用了时间的计量单位,所以常被误解为是一种时间单位。恒星时是根据地球自转来计算的,它的基础是恒星日(比地球的自转周期短约8.4毫秒)。由于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运动,恒星日比平太阳日(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短约1/365(相应约四分钟或一度)。恒星时的定义是一个地方的子午圈与天球的春分点之间的时角,因此地球上每个地方的恒星时都与它的经度有关。由于地球的章动春分点在天球上并不固定,而是以18.6年的周期围绕着平均春分点摆动。因此恒星时又分真恒星时和平恒星时。真恒星时是通过直接测量子午线与实际的春分点之间的时角获得的,平恒星时则忽略了地球的章动。真恒星时与平恒星时之间的差异最大可达约0.4秒。一个地方的当地恒星时与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恒星时之间的差就是这个地方的经度(参见天体导航)。因此通过观测恒星时可以确定当地的经度(假如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恒星时已知的话)或者可以确定时间(假如当地的经度已知的话)。通过确定恒星时可以简化天文学的计算,比如通过恒星时和当地的纬度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哪些星正好在地平线以上。恒星时与太阳时分别是以春分点和太阳为参考点制定的时间系统,其在数值上分别等于春分点和太阳中心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的上子午圈的时间间隔被称为一个恒星日,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本地的上子午圈的时间间隔则被称为一个太阳日。恒星时与太阳时都是以地球自转作为时间基准,主要的差异在于测量时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受到地球公转的影响,一个太阳日的长度要比一个恒星日的长度略长。通用的二十四小时制是以假想的平太阳的中心为参考点制定的,这一计时系统将一个平太阳日的长度视为24小时,此时的平恒星日
24
h
(
T
s
)
{displaystyle 24^{h};(T_{s})}
和平太阳日
24
h
(
T
⊙
)
{displaystyle 24^{h};(T_{odot })}
的转换关系为:24
h
(
T
s
)
=
23
h
56
m
04
s
.090
53
(
T
⊙
)
=
(
1
−
υ
)
×
24
h
(
T
⊙
)
{displaystyle 24^{h};(T_{s})=23^{h}56^{m}04^{s}.090,53;(T_{odot })=(1-upsilon )times 24^{h};(T_{odot })}或24
h
(
T
⊙
)
=
24
h
03
m
56
s
.555
37
(
T
s
)
=
(
1
+
μ
)
×
24
h
(
T
s
)
{displaystyle 24^{h};(T_{odot })=24^{h}03^{m}56^{s}.555,37;(T_{s})=(1+mu )times 24^{h};(T_{s})}其中,系数
1
−
υ
=
0.997
269
566
329
084
{displaystyle 1-upsilon =0.997,269,566,329,084}
,
1
+
μ
=
1.002
737
909
350
975
{displaystyle 1+mu =1.002,737,909,350,975}
。用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求得世界时(UT)。世界时(UT) = 北京时间 - 8小时现在公历纪元的年表示为Y、月为M、日为D、时为h、分为m、秒为s,1月、2月分别当做上一年的13月、14月。(例:2010年1月1日时Y=2009, M=13, D=1),然后求出儒略日(JD)。J
D
=
[
365.25
Y
]
+
[
Y
400
]
−
[
Y
100
]
+
[
30.59
(
M
−
2
)
]
+
D
+
1721088.5
+
h
24
+
m
1440
+
s
86400
{displaystyle JD=left+left-left+left+D+1721088.5+{frac {h}{24}}+{frac {m}{1440}}+{frac {s}{86400}}!}表示高斯符号,只取整数部分。其次求出简化儒略日(MJD)。M
J
D
=
J
D
−
2400000.5
{displaystyle MJD=JD-2400000.5!}以平均春分点确定的格林尼治恒星时(考虑了岁差的平均恒星时)
θ
¯
G
{displaystyle {bar {theta }}_{G}}
用下面的式子求(h表示小时、点钟。用角度表记的请乘以15)。θ
¯
G
=
24
h
×
(
0.671262
+
1.0027379094
×
M
J
D
)
{displaystyle {bar {theta }}_{G}=24^{h}times (0.671262+1.0027379094times MJD)!}以格林尼治恒星时去求地方恒星时,地方东经表示为λ(西经使用负数)。θ
¯
=
θ
¯
G
+
λ
15
{displaystyle {bar {theta }}={bar {theta }}_{G}+{frac {lambda }{15}}!}得出的数若大于或小于24就对得出的数做模运算,模数为24,得到大于0小于24的余数即为恒星时。
相关
-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英语:Anorexia),也作食欲减退、食欲缺乏,民间常称“没胃口”,是指食欲降低的一种症状。虽然在许多非科研出版物中该词也可指代神经性厌食症,但是食欲不振的成因却多种多样
- Blood values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表演型人格障碍戏剧化人格违常是人格违常的一种,又称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显得、情绪不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表现欲。他们富敏感而夸张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喜欢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夸
- 机械机械是由机械结构(机构)组成,机械结构再由机械元件(构件)组成,是机械工程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机械就是能帮助人们节省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有一些机械单纯转换力的大小或(及)方
- 晋升体系晋升体系(拉丁文:Cursus honorum;意为“荣耀之路”)是在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初期时,有抱负的政治家们就任政府职位的次序。这个制度是为有元老身份的人而设。晋升体系包含军队及
- 盾状火山盾状火山(英语:shield volcano)是一类火山,具有宽广缓和的斜坡,底部较大,整体看来就像是一个盾牌。此种火山通常由玄武岩岩浆构成,流动性高,黏滞性较低,故能够分布在很大的区域,才能形
- 利县李县(Le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93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4,757人,2005年人口31,099人。县治利斯堡 (Leesburg)。成立于182
- 回归年回归年(tropical year),也称为太阳年(solar year),是由地球上观察,太阳平黄经变化360°,即太阳再回到黄道(在天球上太阳行进的轨道)上相同的点所经历的时间。相对于分点和至点,精确的时
- 谢在库谢在库(1963年9月-),辽宁普兰店人,出生于新金县,中国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在华
- 阴维脉阴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者系也,阴维脉与六阴脉相联系,维系诸阴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沿腿股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