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 dations ◷ 2025-05-15 06:28:17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年由Epstein, Achong及Barr等人在伯奇氏淋巴瘤病人的细胞所发现。此后被认为和许多疾病有关,全世界有超过90%的人口受到EBV的感染。而根据研究学者的发现,在接近6000年前就已发现有人口感染EBV的证据。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疲劳症候群。最近EBV被指出与侵入型乳癌有关。在非洲,EBV与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有关联性。EBV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经由唾液传染,常发生在未开发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家庭拥挤的幼儿身上,在欧美国家中,常发生于青少年,经由接吻而传染。潜伏期约4-7周。感染可蔓延到全身的各个器官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等。有些还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期较长,一般需2-4周。以血清学诊断为主,目前开展的血清免疫诊断项目主要有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VCA-IgA)及EB病毒核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NA-IgA),EB病毒DNA酶抗体等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金刚乙胺金刚乙胺(Rimantadine)是一种抗病毒药,属于三环胺类,对A型流感病毒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作用强于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的中枢神经副作小于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通过抑制特异蛋白的释放
  • 淋巴液淋巴(英语:Lymph)也称胡豆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淋巴流经淋巴结的时
  • 宫颈举痛宫颈举痛(英语:cervical motion tenderness)或宫颈刺激(cervical excitation),是一类妇科盆腔检查症状。它通常都病发于盆腔炎和宫外孕中,并用于区分盆腔炎和阑尾炎。它也被口语称
  • 固氮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Hydrostatics)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分支学科流体力学的子学科。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诸如气体和液体)静止时的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这样的现象和行为可以用数学表
  • J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7(疫苗类)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k)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在物理学作出最杰出的贡献,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颁发的奖项;奖金由诺贝尔基金会发出。奖项是阿尔弗雷德·诺贝
  • 菌物总界菌物总界(Holomycota,.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Liu et al. 2009)是单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
  • 念珠菌症念珠菌症(Candidiasis)是假丝酵母属(酵母菌的一种)所造成的霉菌感染,在感染口腔时,就会引发鹅口疮(Thrush)。症状和病征包括在舌头、口腔以及咽喉的部位出现小白点,也可能产生例如酸
  • 化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