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森式限滑差速器

✍ dations ◷ 2025-10-30 21:20:10 #汽车部件,机械,交通工具科技

托森式限滑差速器(Torsen),取自英文Torque-Sensing(即扭矩感应)。它由美国人Vernon Gleasman发明并由Gleason公司制造生产的车用限滑差速器,发明者Vernon Gleasman于1958年注册了其专利权。

托森式限滑差速器可应用在车辆的一点或多点上:

置中 — 使用在全驱动(AWD)车辆上,装置于传动轴中间以分配适当扭力。

后方 — 使用在四轮传动或后驱动车辆上,装置于后方左右两轮间来做扭力分配。

前方 — 使用在四轮传动或前驱动车辆上,装置于前方左右两轮间来做扭力分配。


四轮传动车辆有时会使用一到三个托森式限滑差速器

有别与其他类型的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托森式限滑差速器主要使用涡型齿轮及蜗杆齿轮啮合系统来代替离合器片或者锥型齿轮,托森式限滑差速器的涡型齿轮及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中包括左右两个蜗型齿轮及左右两个蜗杆齿轮,它们之间相互咬合并且可以在扭矩单向地从涡型齿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时候实现差速锁止的功能,从而达到限滑的目的。

当车辆直线行驶的时候,左右侧车轮没有转速差,差速器壳转动,带动两个蜗杆转动,此时两个蜗杆不自转,之间也没有相对转动,于是两侧的输出半轴被涡型齿轮带动并以同一个速度旋转。而当一侧车轴遇到较大的阻力或另一侧车轴打滑空转的时候,则受阻侧一开始静止不动,而差速器壳还在旋转,于是带动这一侧蜗杆齿轮沿着此侧输出半轴转动,这一侧的蜗杆齿轮转动的同时又带动另一侧蜗杆齿轮的旋转,但是另一侧蜗杆蜗杆齿轮与另一侧的输出半轴有自锁的效果,所以这一侧的蜗杆齿轮转动并不能带动另一侧的输出半轴转动,迫使另一侧蜗杆齿轮停止转动,同时也使得这一侧的蜗杆齿轮只能随着差速器壳的转动带动此侧半轴进行旋转,即将扭矩分配给了受阻侧的车轴,车辆得以脱困。

托森式限滑差速器是一种全自动纯机械式的限滑差速器,非常可靠耐用,并且反应迅速,从某些角度来说,是一种非常均衡的设计。其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对驱动轮之间产生的扭矩差提供响应,调整扭矩输出以解决轮差的问题,而且锁止特性也非常线性,并且能够在一个相对广泛的扭矩范围内进行调节,而不受到差速器壳结构空间的影响而限制作用的发挥。

但是托森式限滑差速器与其他的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相比起来结构相对复杂,重量大,造价也相对比较昂贵。

相关

  •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简称皮试,是一种医疗手段,用来测试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产生过敏性,通常取微量的药物使用注射器作用于患者皮肤,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
  • 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又称“显像管”、布劳恩管)是一种用于显示系统的物理仪器,曾广泛应用于示波器、电视机和显示器上。它是利用阴极电子枪发射电子,在阳极高压的作用下
  • 约翰·弗莱明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爵士(英语:Sir John Ambrose Fleming,1864年11月29日-1945年4月18日),英国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他因为发明真空管(二极管)、物理电磁学中使用的右手法则而
  • 短道竞速滑冰短道速滑在1988年冬季奥运会首度成为表演项目,并在1992年冬季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 正式项目, (d) = 表演项目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相关
  • 人择原理人择原理(英语:Anthropic principle;或人存定理),是一种认为物质宇宙必须与观测到它的存在意识的智慧生命相匹配的哲学理论。有些支持者提出人择原理解释了宇宙的年龄和为什么物
  • 士族士族可以指:
  • 焦循焦循(1763年-1820年),字理堂,一字里堂,扬州府甘泉县(今扬州邗江黄玨镇)人。以《孟子》及《周易》研究见著。焦循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自幼师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还对“密云不雨
  • 欧洲区荷兰欧洲区荷兰(荷兰语:Europees Nederland,英语:European Netherlands,又译欧洲区尼德兰),又称荷兰欧洲区(英语:European part of the Netherlands,又译为尼德兰欧洲区),是荷兰位在欧洲地区
  • 寄生阻力寄生阻力(Parasitic drag)也称附加阻力、杂散阻力或废阻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由于流体黏度或压强差所造成之阻力。寄生阻力主要可以分为形状阻力(form drag)、表面摩擦力或摩
  • 伊万·伊万诺维奇·安东诺维奇伊万·伊万诺维奇·安东诺维奇(白俄罗斯语:Іва́н Іва́навіч Антано́віч,俄语: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Антонович,1937年4月3日-),白俄罗斯人,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