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硫醇

✍ dations ◷ 2025-08-29 10:42:52 #异丙硫醇
异丙硫醇(Isopropanethiol),又称为2-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它是醇的一种类似物,结构就是异丙醇的氧被硫取代。异丙硫醇是一种闪点易燃的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微量具有臭味,对身体有害,大量吸入会引起嗅觉丧失、肌无力等症状。口服引起恶心、呕吐。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异丙硫醇和异丙醇有类似性质,同样有剧毒,异丙硫醇的毒性甚至比异丙醇更强。吸入微量异丙硫醇,会感到恶臭,并且轻微刺激呼吸道。若在高浓度的环境下,会造成肌肉无力、惊厥、呼吸麻痹、丧失嗅觉、晕眩、甚至昏迷的严重症状。误食异丙硫醇会造成晕眩、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若发现吸入异丙硫醇之病患,就同于吸入异丙醇的病患,应先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倘若患者停止呼吸应立即施予人工呼吸后再就医。若发现误食异丙硫醇者,应先给病患服用大量的水后再送医治疗。

相关

  • 听诊器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例如:心脏、呼吸及肠胃等等。听诊器由法国医生雷奈克(Laennec)于1816年创造,于1819年公布。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
  • 人类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肝门静脉肝门静脉是一条从胃、脾脏、胰脏、小肠流至肝脏的静脉。肝门静脉由接受来自胆囊、膀胱和体壁血液的腹大静脉,和接受来自大肠小肠、脾脏、胃和胰脏血液中位于肠系膜中的肝门静
  • 亚硝胺亚硝胺、亚硝酸胺(Nitrosamine)是一类通式为R1N(–R2)–N=O的胺化合物,其大部分成员都属强致癌物。亚硝胺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杀虫剂与树脂的生产。其中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
  • 加斯帕尔·博安加斯帕尔·博安(法语:Gaspard Bauhin,Caspar Bauhin;拉丁化:Casparus Bauhinus,1560年-162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科学家之一。出生于巴塞尔,其父母是法国人,后来,他在巴塞尔大学担任希腊
  • 佛契哥特罗伯·佛契哥特(英语:Robert Francis Furchgott,1916年6月4日-2009年5月19日),生于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的查尔斯顿,美国化学家。佛契哥特于193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学士毕业,并于1
  • 线性炔碳直链乙炔碳(Linear Acetylenic Carbon),也称卡拜(Carbyne)、线型碳(Linear carbon),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C ≡ {\displaystyle \equiv
  • 横小管横管(亦称T小管,英语:T-tubule)是肌膜(一种细胞膜)上很深的内陷凹槽,目前只在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上发现。这些横小管能够让膜去极化并迅速吸入细胞内部。肌纤维表面的细胞膜称为
  • 匈奴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部落联盟国家,存在年代约在前4世纪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统治领域约略在
  •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