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渍纲

✍ dations ◷ 2025-11-07 13:59:22 #茶渍纲
茶渍纲(学名:Lecanor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一个纲,包含约九成的已知地衣真菌,其下共有14个目,种类达上万种,是真菌界中物种数最多的纲之一。本纲中的地衣在陆域生态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南极洲亦有本纲的地衣生长。茶渍纲地衣的子囊果多为子囊盘(apothecium),其次则为子囊壳(perithecium),后者只出现在某几个科中。除了形成子囊果外,本纲物种还可透过粉芽、裂芽(英语:Isidium)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散播,另外有些类群有可以产生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器(英语:pycnidia),但其是否能透过分生孢子繁殖仍有待更多研究阐明。茶渍刚地衣的子囊多为单囊壁(unitunicate),少数为双囊壁(bitunicate),原囊壁(prototunicate)则更为少见。许多茶渍纲地衣可以产生多种次级代谢物,有避免草食动物取食、病原感染与抵挡紫外线等功能。茶渍纲的地衣多生长于树皮或岩石上,也可能生长于树叶、土壤、苔藓或其他地衣上,大多数物种为陆生,但也有少数可生长在淡水、甚至潮上带(英语:Supralittoral zone)的海水中。多数物种与一或二种绿藻、蓝绿菌等行光合作用的共生物(photobiont)建立互利共生的关系,其中又以绿藻为大宗,约占了九成。真菌从光合共生物中取得有机养分(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取得蓝绿菌以固氮作用产生的氮原),并提高共生物对紫外线、剧烈的温度变化与脱水等逆境的抗性。绝大多数形成地衣的茶渍纲的真菌都行绝对互利共生(obligate mutualists),不能以其他营养方式生存,不过点盘菌属(英语:Stictis)的部分物种除了可与光合共生物形成地衣外,也可以在其他基质上行腐生生长。另外本纲有些类群在演化上丢失了形成地衣的能力,而不会形成地衣,而是以腐生或寄生等其他营养方式生长。有关茶渍纲真菌与光合共生物专一性的研究仍少,有一些研究显示茶渍纲中某些目、科的类群主要与某一类绿藻或蓝绿菌形成地衣。共生物的种类可能有助于茶渍纲真菌的分类。2006年一篇分子种系发生学研究以六个基因的序列分析真菌类群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茶渍纲与散囊菌纲为姊妹群,而两者构成的演化支又与李基那地衣纲(英语:Lichinomycetes)为姊妹群,其中李基那地衣纲的类群、与部分散囊菌纲的类群也会形成地衣,因此地衣的特征可能是这三个类群真菌的共衍征。不过也有研究认为茶渍纲与李基那地衣纲为姊妹群,而地衣为两者的共衍征,亦有研究认为上述类群的地衣可能都是独立演化出来的。分子时钟(英语:molecular clock)显示茶渍纲可能在约3.7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与散囊菌纲分支,并在石炭纪大量演化,现生茶渍纲物种的冠群可能多在那时出现。2013年,在约4.1亿年前的泥盆纪岩层中发现了与现生茶渍纲地衣相似的地衣化石,此化石与若干早前出土的地衣琥珀有助对分子时钟估计出的演化年代进行修正。茶渍纲下包含14个目。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戒烟戒烟是指吸烟者戒除吸用尼古丁的毒瘾,亦是目前世界各国一项主要健康议题。当人类吸入尼古丁后,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感到愉悦,不少初期吸食者均认为自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英语:medical ethics)是在人类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为、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有关的道德现象的基础上,确立伦理学依据及其概念体系,概括出基本的伦理原则或准则、
  • 腐生细菌腐生生物指的是从其他生物尸体、动物组织或是枯萎的植物身上获得养分的生物。腐生生物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养分,因此属于异养生物的一类。包含了真菌、细
  • 无性繁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以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英语:Sporogenesis)、分裂生殖
  • 食盐水生理盐水(生理食盐液、生理食盐水),生理学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其浓度用于两栖类时是0.67~0.70%,用于哺乳类和人体时是0.85~0.90%。医学上,生理盐水
  • 长QT症8长QT症又名长QT综合症(Long QT syndrome),全称是QT间期延长综合症,简称LQTS,是一种跟心律或心血管有关的心脏病。这一种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治疗其他心脏病的药物而引起
  • 蒸发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过程,与另一汽化过程“沸腾”不同的是,蒸发只会发生于液体的表面,而且可在任何温度发生。在工业生产中,一般需要加热,可以在低于沸点时蒸发,也可以在沸点时进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DNA 序列核酸序列(英语:Nucleic acid sequence,亦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使用一串字母表示的真实的或者假设的携带基因信息的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核碱基,两个碱基形成一个碱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