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注解体式,即古注体式,又称训诂体式:160,指中文古典典籍注释的体式。古人作注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体式类型。
注解古籍的基本原因在于语言的演变与古今文化的差异,如社会制度、人文地理等。任何时代的多数人都难以读懂用古语写成、反应当时社会制度和人文地理的前代文献,故而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学者来说明这些文献的含义。
中国历史上的学者对前代文献典籍,尤其是唐代以前的古书撰写了大量注解。这些注解成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古典典籍的特色之一。直到今天,书店里仍然很容易见到各种古书的新注解。
传注是直接解释古籍正文的词语意义、典章制度、历史事实、思想内容的训诂体式:160。这类注释名称繁多,常见有诂、训、传、注、笺等。
义疏是兼释古籍正文与传注的训诂体式:160。义疏的词源义是“疏通其义”,又称疏、正义。疏是对原注的注。这种体裁出现于南北朝早期,其起源受到了僧人讲解佛经的影响。从树立官方学术的角度,历代朝廷将其组织学者编写的疏称为“正义”。
疏与注的关系是“疏不破注”,即疏的思想内容不去破坏注的体系,只在注的框架内进一步讲解。这一点只在南北朝、唐、宋成书疏中被遵守。清代以来的学者也作有很多名为“疏”的古籍注解,但已不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则。
南宋以前注与疏分成二书刊行,南宋绍熙间三山黄唐始将注疏合刻。义疏类注释往往以某一个注本为基础,包含经传原文、注、疏等几部分,按顺序排列,有明显的标记相隔,如唐代贾公彦《周礼注疏》、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日语:論語義疏)》、清朝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集解是汇集各家对同一部经典的注释,有时也补充汇集者自己的阐释的训诂体式:160。名称有集解、集注等,如南宋朱熹《孟子集注》、《诗集传》等。
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虽然也叫“集解”,实指集《春秋》之经、《左传》之传而解之,应属于传注类。
补注是在注的基础上,选择一家较好的注本予以补充修订的训诂体式。:160名称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如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等。
章句是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将字词训释嵌入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分析句读、串讲文章、探讨章旨的训诂体式:160。“章句”是“离章辨句”的省称,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不重解释词义,对字词的解释则隐含在句意的串讲之中。
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但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烦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自汉以后,章句日汇渐亡佚。今仅存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285。
音义是以辨音释义为本,也兼及比勘文字形体的训诂体式:160。名称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如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义》中的《周易音义》、《尚书音义》等。
征引是以勾稽故实、征引出处的方法来探讨文献中的词语源流、说解语义和阐明文意的训诂体式:160。如唐代李善《文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