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

✍ dations ◷ 2025-09-07 03:04:24 #分别论者,上座部佛教术语

有分(梵语:bhavānga,巴利语:bhavaṅga),佛教阿毘达摩术语,心识的一种形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铜鍱部提出,现仍传承于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识学说,主要祖述于《发趣论》与《清净道论》,将有分视为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执行有分作用的心称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识(bhavaṅga-viññāṇa)。

有分识学说,与大乘佛教中的阿赖耶识学说与如来藏学说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历史文献不足,现代佛教研究者尚无法确定这些学说之间的关连。

有分(bhavaṅga)的字根来自有(bhāva),以及分(aṅga)。在十二缘起中,有(bhāva)为有情存在的状态,在阿毘达摩中又有三有或四有等说法。

āṅga有“支”、“分”、“部分”、“肢体”之意,是构成的要素或原因之意。禅支,七觉支及八正道都使用了这个单字。

在巴利论藏中,《发趣论》是首次提及有分的论书,在《弥兰陀王问经》中也提到这个名词。随后的《摄阿毘达摩义论》及各个经论注释书,都广泛应用了这个名词。

现存文献引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世亲时代,当时被认为是分别说部提出。世亲特别提及是由分别说部下的赤铜鍱部提出。在唯识学派论书中常引述此学说,将有分识等同于阿赖耶识。

在汉传佛教论书中,记载的有分识学说,分为七心,九心轮,和大乘佛教的阿赖耶识等。在巴利论藏的注释书中,从前生最后一刻死心直至今生最后一刻死心之前,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以有分识而存续。

《解脱道论》将心识的变化过程,分为七心,有分为心的基础,为意识内在最深层的根源。七心以有分为根,在受到外缘时,依序产生转见心,之后生起所受心、所受心、分别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等七心。当外缘灭去,心识回归有分。藏传《摄大乘论》中,也记载了有分及七心,但此段在汉译本中没有。

《解脱道论》用菴罗果譬喻诠释了“夹胜心起”的过程:在紧闭着宫门的宫殿中,国王躺卧睡觉(有分心),哑女在侧服侍,王后坐在旁边,臣属站列于前,聋人在宫门口守门。果园守护人采摘了芒果带到宫门前要献给国王,他叩击宫门(眼门色事夹)。国王听到,命哑女去开门(有分心起)。哑女到宫门口用手势告诉聋人开门(转心,能引发)。聋人开门取得芒果(眼识、见心)。国王拿起了刀,哑女将芒果带入宫殿交给臣属(受持心,等寻求)。臣属将芒果交给王后(分别心,等贯彻)。王后将芒果洗净生熟分开放置后献给国王(令起心,安立)。国王吃芒果(速心,势用)。国王吃完后评说其好坏(彼事心,返缘)。国王继续睡觉(有分心度)。

据此譬喻,有分为心王睡眠不活动时的状态,是心的根源,如同线团般,连系一切。当受到外缘时,就会依有分而起心识的作用。因此印顺法师认为,有分识学说是在一意识论、一心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按现今的南传上座部理论,心根据其构成成分可分为89种,根据各自不同作用,可分为14种,有分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在结生心生灭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与结生心是同一种果报心,但执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刹那中生灭;最为明显的即是在无梦熟睡的时候,但在清醍的时候,它也在诸心路过程之间出现无数次。

《增支部》中有光净心的叙述,在《增支部》的注释书中,皆认为此光净心即是有分心,如《满足希求》解释有分心不受染污,但因速行心受染污,故有分心也被认为是染污的。《殊胜义》认为,如同河水源头清净一般,因为不善心是由有分心中流出,因此不善心的本性也是清净的。《小部》义注〈大义释〉中也有类似说法

世亲《大乘成业论》记录赤铜鍱部提出有分识,六识身即是有分识,为生命前后相续的主体,三有之因。现代学者多有相同议论。类似的学说尚有大众部提出的根本识、化地部提出的穷生死蕴,大乘论师认为,这些学说所说的主体心识异于六识身而别有自体,皆等同于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或异熟识等。

水野弘元认为,根据有分识学说,在心转向时,内在有分识会暂时丧失,无法保持一类相续,在理论上有缺失之处。

印顺法师认为,一心论者中,由识来作解说,可分为意界是常论,与有分识二派。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派,与意界是常、心性本净这两派之间有关连。

Rupert Gethin认为,有分识学说并没有清楚说明不善的禀性(随眠)是如何跟着有分传递到下一生。它对于心性本净的解释,也引出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

泰国上座部佛教长老佛使比丘,曾批评《清净道论》中的有分识学说为常见,对缘起的解释错误,引起南传佛教内的争议。

相关

  • 硫酸镁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magnesium sulphate),或无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分子式为MgSO4。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其水溶液呈中性。但是硫酸镁常
  • 东阳卢宅坐标:29°15′56″N 120°14′35″E / 29.26556°N 120.24306°E / 29.26556; 120.24306东阳卢宅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阳市城东,为卢氏民居建筑群,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 CAS编号CAS编号(CAS Registry Number,或称CAS Number,CAS Rn,CAS #),又称CAS登录号或CAS登记号码,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
  • 特里尔主教座堂圣彼得主教座堂(德语:Hohe Domkirche St. Peter)是罗马天主教特里尔教区的主教座堂,长112.5米(369英尺),宽41米(135英尺),位于德国特里尔,也是德国境内最老的主教座堂,长寿的建筑经历了
  • 血清素综合征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是在使用血清素类(英语:serotonergic)药物或是物质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症状的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症状包括高烧、激动、反射亢进(英语:Hy
  • 《刺胳针》《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
  • 分娩并发症分娩(childbirth)也称为生产,是指妇女怀孕之后,一个或多个胎儿离开母亲子宫,开始在子宫外生活的过程,可能是经由阴道的阴道分娩,也可能是剖宫产。全世界在2015年时有1.35亿人出生,其
  • 山越山越是中国三国时期在今天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交界处附件山区生活的部族统称。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黄盖等数次对山越征剿。最后诸葛恪从嘉禾三年(234年)开始使用坚
  • 乌冬面乌冬面(日语:うどん ,也写作“饂飩 ”),是一种日本的以小麦为原料制造的面体,在粗细和长度方面有特别的规定。现今日本乌冬面的形状诞生于室町时代(公元1336─1573)中期,元禄时代(公
  • 高锰酸钠高锰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MnO4。高锰酸钠是一种红紫色晶体或粉末,不易得到无水物。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液氨。氧化性较强。易潮解,因此应用不如高锰酸钾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