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

✍ dations ◷ 2025-05-16 15:41:17 #脉冲星
脉冲星(英语:Pulsar)是中子星的一种,为会周期性发射脉冲讯号的星体。1967年10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的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教授的研究生——24岁的乔丝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 Bell Burnell)检测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为1.337秒。起初她以为这是外星人“小绿人”(LGM)发来的信号,但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发现了数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确认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与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安东尼·休伊什因脉冲星的发现而荣获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人们对乔丝琳·贝尔·伯奈尔未能获奖而颇有微词。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阿拉斯加弹道导弹预警中心的雷达控制人员也观察到了一些脉冲信号源并确认他们来自天体。这一发现早于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但由于军事保密要求,直到21世纪解密之时才被世人所知。1968年有人提出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具有强磁场,运动的带电粒子发出同步辐射,形成与中子星一起转动的射电波束。由于中子星的自转轴和磁轴一般并不重合,每当射电波束扫过地球时,就接收到一个脉冲。恒星在演化末期,缺乏继续燃烧所需要的核反应原料,内部辐射压降低,由于其自身的引力作用逐渐坍缩。质量不够大(约数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坍缩后依靠电子简并压力与引力相抗衡,成为白矮星,而在质量比这还大的恒星里面,电子被压入原子核,形成中子,这时候恒星依靠中子的简并压与引力保持平衡,这就是中子星。典型中子星的半径只有几公里到十几公里,质量却在1-2倍太阳质量之间,因此其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上亿吨。由于恒星在坍缩的时候角动量守恒,坍缩成半径很小的中子星后自转速度往往非常快。又因为恒星磁场的磁轴与自转轴通常不平行,有的夹角甚至达到90度,而电磁波只能从磁极的位置发射出来,形成圆锥形的辐射区。此外,在脉冲星便是中子星的证据中,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在蟹状星云(M1;原天关客星,SN 1054)确实也发现了一个周期约0.033s的脉冲星。脉冲星靠消耗自转能而弥补辐射出去的能量,因而自转会逐渐放慢。但是这种变慢非常缓慢,以致于信号周期的精确度能够超过原子钟。 而从脉冲星的周期就可以推测出其年龄的大小,周期越短的脉冲星越年轻。20世纪80年代,人们又发现了一类所谓的毫秒脉冲星,它们的周期非常短,只有毫秒量级,之前的仪器虽然能探测到,但是很难将脉冲分辨出来。研究发现毫秒脉冲星并不年轻,这就对传统的“周期越短越年轻”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毫秒脉冲星与密接联星有关。1974年,美国的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发现了第一个脉冲双星系统。它由一颗脉冲星,PSR 1913+16,与一颗中子星构成,轨道周期很短,仅为7.75小时。轨道的偏心率为0.617。当两颗子星相互靠得很近时,极强的引力辐射会导致它们的距离愈加靠近,轨道周期会逐渐变短。通过精确地测量射电脉冲双星轨道周期的变化可以检测引力波的存在,验证广义相对论。赫尔斯和泰勒也因此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03年4月,研究人员发现PSRJ0737-3039A的周期为22毫秒,并且在有规律地变化。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双脉冲星系统,两颗子星都是脉冲星,并且辐射束都扫过地球。观测显示,这对双脉冲星系统的A星是一颗1.337太阳质量的毫秒脉冲星,周期22毫秒,B星是一颗1.251太阳质量的正常脉冲星,周期2.27秒。两颗子星相互环绕的轨道周期仅为2.4小时,轨道偏心率为0.088,平均速度达到0.1%光速。这个双脉冲星系统的发现为检测引力波的存在带来了新的希望。脉冲星的命名由脉冲星英文pulsar的缩写PSR加上其赤经赤纬坐标组成。如PSR B1937+21,1937是指该脉冲星位于赤经19 h 37 m,+21是指其位于赤纬+21°,B意味着赤经赤纬值是归算到历元1950年的值。此外,J则表示赤经赤纬值是归算到历元2000年的值。

相关

  • 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福乐智慧《福乐智慧》(维吾尔文:.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UKIJ Tuz","UKIJ Nasq","UKIJ Basma","UKIJ_Mac Basma","UKIJ Zilwa","UKIJ Esliye","UKIJ Tuz Basma","UK
  • 法拉法拉(英语:farad)是电容的国际单位,简称法,单位符号为F。是一种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是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名字而命名的。由
  • 达尔文-华莱士奖章达尔文-华莱士奖章(英语:Darwin–Wallace Medal)是一个由伦敦林奈学会设立的、旨在奖励在进化生物学领域里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奖项。奖章的正反两面分别印有达尔文和华莱
  • 懒于归纳懒于归纳(slothful induction)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主张一切统计性、归纳性的结论都不可取,即使背后有强而有力的证据支持亦然。
  •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一种在城市中建设防洪防涝并兼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比如建设透水路面以代替非透水的路面。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图坦卡蒙图坦卡蒙(英语:Tutankhamun,埃及语:twt-ˤnḫ-ı͗mn,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敏感性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单一作物单一耕作、单一作物,或单一种植是指在广阔的范围内生产并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耕作方式,此词有见于不同的范畴,是粗放式农业的农民常见的耕作模式。单一耕作多用于农业,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