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福建晋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隶歙县,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父蒋光彦,万历壬辰进士,官至江西副使。蒋德璟中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
崇祯时,迁少詹事。崇祯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后来杨嗣昌卒于军,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
崇祯十五年(1642年)首辅周延儒荐拔“德璟可大用”,与黄景昉、吴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之前崇祯帝问:“天变何由弭?”对曰:“拯百姓,即弭天变。近加辽饷千余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以下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德璟博闻强识,“九边厄塞、河漕屯牧、盐策水利、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性鲠直,能用人,陈子壮、倪元璐、顾锡畴皆由他推荐,谓“贤才不可不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蒋德璟与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时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败走,德璟绝食,是月卒于家中。
著有《敬日堂集》10卷、《视草》10卷、《奏疏》10卷、《花砖小草》1卷、《使淮诗》1卷、《使益诗》1卷、《使还诗》1卷、《小赋集》1卷、《海北省视》2卷、《黄芽园诗》1卷、《石桃丙舍稿》2卷、《中兴一统镜》1卷、《榕坛十八答》1卷、《 经珠经经》1卷及《悫书》、《诗文集》等。
蒋德璟的官话带有些许的口音,其他朝臣觉得听起来很吃力,但就属明思宗喜欢且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