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腔溃疡
✍ dations ◷ 2025-08-25 08:14:54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由于发病部位、局部症状的不同,用语又称口内炎、口疮、口舌疮、口破、口疳、口疡、嘴破、痱滋等,是指口腔内之唇、舌颊及上腭等软组织处的粘膜,发生单个或多个黄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烂点,在进食、饮水、刷牙,甚至说话时触碰到溃疡处都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或灼热感,有些患者易反复发作。本病为口腔粘膜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青壮年多见,相当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又叫复发性阿弗它性口炎。在青壮年时期,很多口腔溃疡的触发,都是起因于一次或者若干次的在进食过程中,牙齿对口腔粘膜内壁或者舌表面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错误咀嚼伤害,由于口腔中的细菌很多,细菌进入伤口位置暴露的结缔组织发生复杂的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溃疡创面,从而形成口腔溃疡。但这只是口腔溃疡的一种形成原因之一,不排除其他的致病性因素所造成的口腔溃疡问题原因的存在。口内炎的确切致病原因尚不清楚。已知的致病因素包括柑桔类水果(比如橘子和柠檬)、口腔物理创伤、急速减肥、食物过敏、免疫反应等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锌、铁以及叶酸(维生素B9)缺乏也可能造成复发性口内炎。硝烟酯和某些化疗也被发现同口内炎相关,也有研究显示口内炎同对牛奶过敏有关联。口内炎是贝歇氏症(Behçet's disease)的典型表观症状,也常见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病人。口腔内物理创伤是最为常见的口内炎诱因,比如由牙刷磨损、尖锐(比如炸薯片)或者耐磨食物(比如烤面包片)造成的刺伤或磨损、牙齿误咬(特别是常见发生于尖锐犬齿)、掉牙,或者牙箍等等容易破坏口内粘膜而造成口内炎。其它致病因素比如化学灼伤或者烫伤也可导致口内炎。有研究显示使用不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钠)的牙膏能减少口内炎的发病频率,不过也有结果显示月桂基硫酸钠与口内炎没有相关性。 一些小规模的研究表明,面筋过敏症也是口内炎的一种病因,食用无面筋食物被发现对口内炎病人有益处。尚未发现口内炎同月经、怀孕或者停经有相关。抽烟者受口内炎影响较小,但戒烟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普遍提升。良好的口腔卫生可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此外摄取维生素B12、铁、锌与叶酸也有一定效果。若口腔溃疡有明显可避免的诱发主因,如不合嘴形的假牙或牙箍、食物过敏、刷牙用力过度等,避免这些诱因能从根本上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但绝大多数的口腔溃疡是不经意的口腔创伤造成的,如食物刺伤、牙齿误咬等,针对这种诱因的预防并不实际。一般的口腔溃疡即便不予以治疗依然会于七至十四天内自行痊愈而不留疤痕,但对症治疗可以舒缓患处疼痛或不适,并遏止溃疡再受细菌感染,这些治疗可以包括硝酸银药水、口内类固醇药膏、抗菌漱口水和止痛药等。如果超过三周而未痊愈,应寻求医师协助。
相关
- 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多细胞
- 纵膈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聚变能聚变能(又称核聚变能源)指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 聚变反应是一种结合两个较轻核子产生较重核子的高能反应。合并时,部分质量丧失转换为能量(质能守恒)。聚变能研究主要关注于驾驭
- 疑问词移位疑问词移位(英语称之为wh-movement、wh-extraction或A'-movement等)是一种可见于世界上许多语言的一种现象,在此现象中疑问词或词组会有特殊的语序,和一般的句子不同,在有此现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英语:Fluid mechanics)是力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流体(包含气体、液体及等离子体)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流体力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式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
- 未成年未成年人(未成年者或未成人)是一个社会学或者法学的概念,即是还没有成年的人。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上,未成年人即是未满法定成年年龄18岁的人。不同的社会或地区对未成年人在心理状
- D细胞D细胞(Delta cells,亦可写作δ-cells或D cells)是一类可以分泌体抑素(somatostatin)的内分泌腺上皮细胞。D在胃、肠道,以及胰岛中都有分布。在人的胰岛中,D细胞遍布整个胰岛。与之
- 罗尔夫·马克西米利安·希沃特罗尔夫·马克西米利安·希沃特(瑞典语:Rolf Maximilian Sievert,1896年5月6日-1966年10月3日,瑞典语发音:)是一位瑞典生物物理学家、辐射防护专家,他主要贡献于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
- 肌萎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厄尔·威尔伯·萨瑟兰小厄尔·威尔伯·萨瑟兰(英语:Earl Wilbur Sutherland Jr.,1915年11月19日-1974年3月9日),美国生理学家,出生于堪萨斯州,于1971年因为关于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