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 dations ◷ 2025-10-06 17:39:18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ast breeder reactor),或称快中子滋生反应堆、快滋生反应堆、快堆等,是一种核子反应器,核燃料和一颗快中子在核分裂后产生更多的中子,且利用增殖性材料吸收快中子后形成可裂变物质,产生的燃料多于消耗的燃料。另外也有利用热中子进行滋生反应的“热滋生反应器”。核燃料中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如铀-235、钚-239等容易产生分裂的同位素,称为“可裂变物质”,另一种是如铀-238等的,捕捉到一个中子后可以转变为相对应的可裂变物质,因此称为“增殖性材料”,如铀-238可转变为钚-239,钍-232可转变为铀-233。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时,每次的裂变会产生2到3个中子,如果反应器的核裂变都将由快中子所诱发,这类的反应器就称为快中子反应器。快中子有的会逃出核心、被其它材料吸收或被燃料本身吸收,若能有至少一个中子能再诱发分裂,核反应就能持续下去,形成链反应。而在反应器中,可裂变物质一方面因分裂而消耗,另一方面却因增殖性材料捕获中子变为可裂变物质而增加,若增加的速度快过消耗的速度,这种反应器就称为滋生反应器。由于快中子反应器的中子未经任何核反应就离开炉心比例较大,因此炉心外围会包上一层由增殖性材料组成的围包(blanker)。增殖性材料吸收由核心逃离出来的中子后,转变为可裂变物质,可搜集作为下一座快中子反应器的核燃料。由于是将原本不足以进行连锁反应的材料变成可以使用的材料,因此有增加铀矿利用率100倍的可能性,对于核燃料有限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制造出来的核燃料也可被用于制造核武器,因此快滋生反应器的研发是有疑虑的。另一方面,需尽量增加每个中子诱发分裂而释放出来的中子数(称为η值),理论上至少要达到2,若中子没有消耗,则其中一个用于诱发下一个核分裂,另一个则被增殖性材料吸收,这样可裂变物质增加的速度才能刚好等于消耗速度,由此可知滋生反应器的η值必须大于2。以铀-235、钚-239和铀-233等做为可裂变物质的η值,在快中子反应器中分别为2.10、2.45和2.31,且铀-238也是含量最多的铀同位素,故大部分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国家都以钚-239为可裂变物质,以铀-238为增殖性材料。只有苏联是用20-30%的铀-235作为可裂变物质 。快中子增殖反应器的想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计划。战争结束后的二十年间,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跟随美国的脚步研发快中子增殖反应器。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液态钠作为冷却剂,即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发电原理和压水反应堆相似,都是冷却剂从反应堆带出热能,经过蒸气产生器产生蒸气驱动涡轮和发电机产生电力。但和压水反应堆不同的是,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冷却剂的温度控制在883℃(钠的沸点),压力也不需要太高。但钠冷快中子反应堆遇到最大的问题是钠极易和空气与水产生激烈反应,几乎所有的钠冷快中子反应堆都遇过冷却剂泄露引起火灾的事件。而且维护一个含有大量液态钠的反应器困难且耗时,因此建好的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停机维修。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已停止研发快中子增殖反应器,只有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仍有研发的计划。世界上主要的实验性或是示范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第四代反应堆之一。早在数十年前,当时美、苏、英、法、日等核能工业较先进国家已进行快滋生反应堆之先导型研究与发展;但尽管快滋生反应有其诱人之处,却不可讳言其复杂的设计与控制,许多技术问题尚待解决。过去运转之快滋生反应堆大都为小型实验炉或大型展示炉(苏俄BN-600除外),尚无实际建造过大型商转之快滋生反应堆。此外,2006年以前,国际原料铀价格长期偏低,核能产业没有大举研发及投资发展快滋生反应堆的迫切性,致快滋生反应堆发展缓慢,研发进度迟延了很长一段时间。优点技术瓶颈第四代反应堆之一。优点技术瓶颈

相关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同义词同义词(synonym)或者更学术性的称呼同义异形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是表达形式不同的词汇。例如厕所和“茅房”就是不同词汇表示
  • 细菌性痢疾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英语: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缩写为 英语:PVNS)也称为关节内的腱鞘巨细胞瘤(英语:intra-articular giant-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是
  • 查理定律查理定律(英语:Charles's law),又称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是盖-吕萨克在1802年发布,但他参考了雅克·查理(英语:Jacques Charles)的研究,故后来该定律多称作查理定律。当压强不变时,理想
  • U00-U99ICD-10 第二十二章:特殊目的代码,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最后一个代码分类。是WHO特别设立、为一些因临时突发性疾病及事件余留的代码区域,以便于对突发事件进
  • 医学治疗治疗(英语:Therapy),指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通常在医学诊断后实施。
  •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技部是中华民国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主管机关。负责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支援学术研究、发展科学工业园区、管理行政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以及技术审查各部会科技计划可
  • 新生代新生代(Cenozoic) 是地球历史上目前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6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发生,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在新生代中,哺乳动物已经是
  •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即是只运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的治疗,也称治标。如用解热药(英语:Antipyretic)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低,但并不能消除病因。一般对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