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巴第同盟

✍ dations ◷ 2025-04-07 18:23:45 #意大利历史,神圣罗马帝国战争,军事同盟

伦巴第同盟(意大利语:Lega Lombarda)是一个成立于1167年的中世纪联盟,其目的是为了对抗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意大利扩张势力的企图。在其巅峰时期,北意大利的多数城市都加入了同盟,并且得到了教皇的支持。随着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霍亨斯陶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1250年去世,同盟的使命完成,并随后解散。

同盟的前身是维罗纳同盟,该同盟成立于1164年,由维罗纳、帕多瓦、维琴察和威尼斯共和国结成,起因是“红胡子”腓特烈皇帝在1158年的隆卡格利亚帝国议会(英语:Diet of Roncaglia)上宣告了帝国对意大利的直接统治权,并将当地的波德斯塔(英语:Podestà)地方官员替换为自己选派的官员。同盟得到了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德里亚即以他命名)的支持,他亦乐于见到腓特烈在意大利的势力衰退。1167年11月1日在蓬蒂达成立的伦巴底同盟的成员除了原有的维罗纳、帕多瓦、维琴察、威尼斯外,还包括克雷马、克雷莫纳、曼图亚、皮亚琴察、贝尔加莫、布雷西亚、米兰、热那亚、博洛尼亚、摩德纳、雷焦艾米利亚、特雷维索、韦尔切利、洛迪、帕尔马等城市,甚至包括一些帝国贵族。

尽管并未提出明确的分离主义主张,但联盟的成立意味着意大利城市公然地挑战皇帝的权力。腓特烈随后与诸城市交战,尤其是米兰,他们在1162年就遭受过帝国军队的占领和破坏。但这一次,腓特烈没有成功将城市联盟拆散。在1176年5月29日的莱尼亚诺战役中,皇帝的军队最终被击败。1177年签署的《威尼斯和约(英语:Treaty of Venice)》规定了从1178年8月到1183年的六年休战期,而双方在后来续订的《康斯坦茨和约(英语:Peace of Constance)》中达成妥协,意大利城市依然向神圣罗马帝国效忠,但在自己的领土上享有司法权和内政权。在诸城市中,受到皇帝偏袒的米兰获得了特殊地位,但这引发了米兰和其他城市(主要是克雷莫纳)的冲突。

伦巴底同盟后来曾经多次重组,而当1197年腓特烈的儿子、皇帝亨利六世去世时,同盟重新崛起,而亨利未成年的儿子、被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的腓特烈二世此时还要面对韦尔夫家族的皇位竞争者奥托四世。在1218年成为唯一的国王、并在1220年加冕为皇帝后,腓特烈于1226年试图召集意大利的亲王(英语:Princes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们,准备参与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腓特烈二世试图在意大利获得更大权力的努力被诸城市成功阻止,伦巴底同盟因此被腓特烈宣布为帝国的敌人。皇帝采取的行动包括占领维琴察以及1237年在科尔泰诺瓦战役(英语:Battle of Cortenuova)中的胜利,这场胜利也为腓特烈赢得了能征善战的军事家的名声。但是腓特烈错误地估计了己方的力量,拒绝了来自米兰的所有议和的提议,坚持要求同盟必须无条件投降,因此葬送了和平解决的机会。米兰和其他五个城市经受住了腓特烈的攻击,使得他在1238年10月不得不结束了对布雷西亚的围攻。

伦巴底同盟再次获得了教廷的支持,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在1239年对腓特烈二世处以绝罚,并一直以实际行动与皇帝的势力对抗。在1248年的帕尔马之围(英语:Battle of Parma)中,帝国军的营地被同盟军突袭占领,在接下来的决战中帝国军一败涂地。腓特烈二世失去了大量财富与领土,也同时失去了继续与意大利的叛乱势力以及教皇对抗下去的希望。1250年腓特烈二世去世后,伦巴底同盟随之解散。在此后的时期,帝国对意大利政治的影响力比之前要小了许多。

相关

  • 莱顿莱顿(荷兰语:Leiden, 发音 帮助·信息),土著荷兰语读作Leyden)是荷兰南荷兰省的一个城市和市镇(gemeente),拥有118,000名居民。它与乌赫斯特海斯特(Oegstgeest),莱德多普(Leiderdorp),福尔
  • 记忆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反微中子物理学中的反中微子为中微子的反物质,是核反应β衰变产生出来的中性粒子。它们拥有自旋1/2并属于轻子类费米子。目前为止,所有探测到的反中微子都有右旋性,而所有中微子都是左
  • 小学校小学校,即日语“小学”之意,为台湾日治时期自1898年起,以中央或地方经费所开设的儿童义务教育学校学制之一。除了小学校之外,台湾总督府依照当时社会情况,还设有公学校、蕃人公学
  • 738年晋国曲沃之乱开始,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前739年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公子平
  • 立方英寸立方英寸是英制的体积单位,使用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1立方英寸相当于每边长度为1英寸(2.54厘米)的立方体体积,符号in3。一立方英寸等于:立方尧米、立方佑米(Ym3) 立方泽米、立方
  • 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Second People Power Revolution)是2001年1月由菲律宾人民、天主教枢机主教辛海棉、副总统艾若育、菲律宾军方及内阁成员等拒绝继续支持被控贪腐的菲律宾
  • 浊卷舌无咝擦音浊卷舌无咝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国际音标写作ɻ˔。浊卷舌无咝擦音的特征包括: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表内成对的元
  • 李本楠李本楠(1723年-?),山东惠民人,清朝政府官员。拔贡出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接替张所受,担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该官职品等则为正五品,专司负责北台湾之
  • 刘复基刘复基(1885年1月20日-1911年10月10日),一名汝夔,字尧澂,或作尧臣、瑶臣。湖南常德武陵县(今武陵区)人。晚清革命团体同盟会会员,文学社发起人,武昌起义的策划者之一,武昌起义前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