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磷酸甘油酸

✍ dations ◷ 2025-11-15 04:48:49 #糖酵解,光合作用,生物分子,细胞呼吸,磷酸酯,酸酐

1,3-双磷酸甘油酸也称为1,3-二磷酸甘油酸(英语:1,3-Bisphosphoglycerate或1,3-Disphosphoglycerate;缩写1,3BPG或1,3DPG),是生物细胞中的常见分子之一,通常是糖解作用与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

在糖解作用的第六个步骤中,甘油醛-3-磷酸会在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的催化之下生成1,3-双磷酸甘油酸,此反应会消耗掉一个NAD+,使其成为NADH(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携带分子),并释出一个氢离子。

由于一个葡萄糖分子可以形成了两分子的甘油醛-3-磷酸,所以对于一分子葡萄糖所进行的糖解作用来说,在此反应将会有两分子的NADH与两分子1,3-双磷酸甘油酸的诞生。

接下来两分子的1,3-双磷酸甘油酸会经由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的催化,而生成3-磷酸甘油酸,并且使两个ADP转变成ATP,这是糖解作用过程中第一个生成ATP的步骤。

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代谢、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天冬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雅各雅各(Jacob或Ya'akov;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
  • 保罗·格莱斯保罗·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1913年3月13日-1988年8月28日)著名英国哲学家,属于分析哲学学派,著作以语言哲学为主。
  • 半音节文字半音节文字是一种半字母半音节的书写系统。该释义传统上衍生至元音附标文字,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前者。注音符号是标准汉语的标音系统之一,现有37个符号(声母21个、介音3个及韵
  • 文登华人文登华人(印尼语: Cina Benteng 或 Tionghoa Benteng) ,是分布在印尼万丹省丹格朗的印尼华人,在雅加达和西爪哇省也有分布。,推估他们大约是十八世纪时华人移民的后代。他们在文
  • 查洛顿会议查洛顿会议(英语:Charlottetown Conference),是一个由多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讨论组成邦联的会议。这次会议由1864年9月1日-9月9日于爱德华王子岛的查洛顿举行。英国希望减轻海
  • 单态单重态(英语:Singlet state),也称单线态,指的是自旋多重性为1的分子。单重态分子的能级在磁场中不裂分,在光谱中只能看到一条能级线。绝大多数分子的基态是单重态。
  • 免疫功能不佳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徐彦之徐彦之(1897年-1940年),字子俊,山东省郓城县人。新文化运动骨干之一,是中国男女同校的首倡者之一。1918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发起创办新潮社,任干事部主任,社的英文
  • 制药工程制药业,是人类历史上将制药技术提升至药物量产化的工程技术。由于现代的药物大多数属有机化合物,在温度、杂质的存在下极容易受到感染或变坏,好的制药过程需要在环境有很好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