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

✍ dations ◷ 2025-08-29 12:17:46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化(英语:soil salinization,又称土壤盐碱化)是常发生于气候炎热、干燥,实施灌溉却排水不良之沙漠及沿海地区等农牧业地区的现象。盐害会危害建筑物、公共设施以及出土遗迹。中国北方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也为此问题所苦。沙漠空气中的水分少但水分蒸发量却很大,当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和地下水下渗量时,土壤中含盐分和碱的地下水受蒸发作用(毛细管作用)而被引到地上。然而,水中的盐分仍留在陆地表面或建筑物内结晶,最终可能使建筑物的砖头粉碎。盐分和碱含有一些水解显碱性的钠盐,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当其上升至表土时,植物便无法生长,常造成极大的农业损失。在沿海地区,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金属部分,会因空气中盐分较重而更容易锈蚀。输电线路的绝缘碍子会因盐分附着而降低绝缘能力,因此除了改用抗盐害的种类以外,还须定期清洗,以保持耐久度。盐是土壤和水中的天然成分。 负责盐化的离子是:钠、钾、钙、镁和氯。由于(钠)占主导地位,土壤变成盐化钠质土。盐化钠质土存在特殊的挑战,因为它们往往显示出较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阻碍水渗透、水可用性和最终的植物生长。长期以来,作为土壤矿物质风化和释放盐,这些盐在具有充分沉淀的区域中通过排水冲洗或浸出土壤。除了矿物的风化,盐也经由灰尘和沉淀沉积。在干燥区域,盐可能积聚,导致天然盐渍土壤。例如,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就是这种情况。人类的做法可以通过在灌溉水中添加盐来增加土壤的盐度。适当的灌溉管理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排水来从土壤中浸出添加的盐来防止盐的积累。破坏提供浸出的排水模式也可能导致盐积聚。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埃及 1970年阿斯旺水坝建成时。施工前地下水水平的变化导致土壤侵蚀,导致地下水中的盐浓度高。施工结束后,连续高水位的水位导致耕地的盐化。当地下水位距土壤表面2至3米时,会发生旱地盐化。来自地下水的盐通过毛细作用升高到土壤表面。例如,农业树木的清理是一些地区旱地盐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树木的深根已经被一年生作物的浅根生长所取代。灌溉发生时,灌溉的盐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因为几乎所有的水(甚至是自然降雨)都含有一些溶解的盐。 当植物使用水时,盐留在土壤中并最终开始积累,土壤盐分使植物更难以吸收土壤水分,由于排水不良和使用盐水灌溉农作物,灌溉用水的盐化也大大增加。城市地区的盐度通常来自灌溉和地下水过程的结合。现在,城市(花园和休闲区)的灌溉也很普遍。土壤盐化的后果是:盐度是一个重要的土地退化问题。通过用过量灌溉水将可溶性盐浸出土壤,可以减少土壤盐分。 可以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获得土壤盐分的综合处理方法。浸出也可以指在水含盐量高的情况下施加少量过量灌溉的做法,以避免盐在土壤中积聚(盐度控制)。

相关

  • 血浆血浆(英语:Blood Plasma)是血液的清液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人体含有2750-3300毫升血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体积的90%),其中溶解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还包
  • 肿瘤伴随症候群肿瘤伴随症候群指身体因为肿瘤生长引起在荷尔蒙、神经系统、血液,生化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症状。通常有下列几类:
  • 水上旅游水上旅游是在假日或闲暇时间通以船作为工具在水上游玩的一种旅游方式,水上旅游有船岸互动、消费链长和特色项目附加值高等特点。在中国水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水上旅游比较受欢
  • 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英语:Semiconductor)是一种电导率在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物质。电导率容易受控制的半导体,可作为信息处理的元件材料。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非常重要。很多
  • 威士忌威士忌(苏格兰与加拿大产的威士忌拼法为Whisky,而美国与爱尔兰产的威士忌在拼字上稍有不同,称为Whiskey)是一种只用谷物做为原料、含酒精的饮料,属于蒸馏酒类。广义解释,“威士忌
  • 科西嘉坐标:42°9′N 9°5′E / 42.150°N 9.083°E / 42.150; 9.083科西嘉领土集体(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 de Corse)是法国的一个领土集体,其范围包括科西嘉岛及附近小岛。科西
  • 高雄市中等学校列表高雄市中等学校列表表列高雄市境内所有高级中等学校与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行政区依邮递区号排列, 学校依笔划排列。
  • 太空人航天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航行则需超过100公
  • 台湾丧葬台湾丧葬于台湾不只是一种丧礼仪式,在民间亦演变成相当重要民俗文化。都市化程度极高的台湾各大城市,丧葬殡仪即使简化,仍为人们所重视。不仅于此,台湾丧葬于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
  • 有分心有分(梵语:bhavānga,巴利语:bhavaṅga),佛教阿毘达摩术语,心识的一种形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铜鍱部提出,现仍传承于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识学说,主要祖述于《发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