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魏
✍ dations ◷ 2025-04-25 13:43:45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时期的第一个朝代,由鲜卑人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华北,与南方的汉人政权对峙。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为被高欢掌控的东魏(都邺城)与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长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172年的元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数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在公元四世纪初,拓跋鲜卑在今山西北部和今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376年被前秦所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398年(天兴元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即为魏道武帝。396年道武帝改元皇兴,率40万大军征讨后燕,一举攻下中山、信度、邺城,平定中原。经过明元帝时代的承平岁月,到北魏太武帝时,于427年攻破夏国首都统万城,428年占领安定,逐走赫连夏后主赫连定。436年攻破和龙,灭亡北燕冯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吞并北凉沮渠氏。442年西凉残余势力李宝投降北魏。443年仇池杨保炽投降北魏。至此北魏完成了兼并华北地区和北方,这时华南地区和南方早已是刘宋,南北各自为政,形成互不隶属的对峙之局。在统一华北以前,北魏就有多次与南朝政权在黄淮下游交手的经验。显祖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北魏上党公、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攻下南朝宋所属的青州治所东阳城,至此以后,现今山东半岛,又属黄淮下游古称青齐的地区(《尚书‧禹贡》称“海岱之地”)就归北魏所管,并被割划为青州、齐州、济州、光州等区。早在冯太后掌政时代,冯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国家规模,如在太和九年(485年)推行均田制,把之前因为战乱而遗下的无主荒地按制度分给存活的农民,一部分可永久拥有,一部分则身死后交还公家。又施行租调制,农民按制度上数字,定期向朝廷纳税。孝文帝亲政后更在文化上开始修整,在风雨飘摇之中的背景下为了维持和巩固政权,进行了许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即后世之所谓孝文汉化,其举措大略如下:自此胡汉界线开始逐渐消弭,对当时和后世发展意义非凡。第八任皇帝魏宣武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没有按旧制处死太子的母亲胡贵嫔,导致外戚及士族掌权。孝明帝元诩即位后,胡贵嫔为皇太后,后六镇之乱爆发。胡党毒死元诩,立元钊,大将尔朱荣趁势讨伐,立元子攸,在河阴之变之后掌控朝政。元颢、元悦等宗室都因河阴之变而南下投靠梁朝。529年,梁武帝派陈庆之攻陷洛阳,立元颢为帝。陈庆之目睹洛阳的衣冠、礼仪、人才不输南朝,心生感慨。元颢政权不久为尔朱荣所败。孝庄帝元子攸不能容忍尔朱荣跋扈,在尔朱荣回朝后设计铲除之,梁武帝亦于530年趁机派兵拥立元悦为帝。但不久后孝庄帝就被尔朱家族所杀害,元悦见状亦放弃称帝而南归。尔朱氏立元晔为帝,又废元晔改立元恭。尔朱家族大将高欢倒戈,立元朗为帝,讨伐尔朱家族,并取得胜利。高欢在532年以元恭为尔朱氏所立、元朗世系疏远为由,皆废黜,立元修为帝。曾为皇帝的元晔、元恭、元朗及北返的元悦皆被元修所杀。元修不能容忍高欢掌握朝政,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而宇文泰杀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北魏就此分裂。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实施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以太子的保姆在太子继位后成为皇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如北魏献文帝乃由汉人女子李贵人所生,然李贵人在生下献文帝以后即被赐死,由身为太后的冯氏所养大。献文帝曾求当时当权的冯太后废除旧法,但被拒绝。后来直到笃信佛教的北魏宣武帝,才终于取消子贵母死,但他却导致北魏的外戚争权,最终导致北魏灭亡及分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是北魏太武帝的孙子,其父拓跋晃没有做过皇帝,文成帝也并非以储君身份登基,故其生母郁久闾氏未曾被赐死,在文成帝登基之初尚在人世,但不久后,身为在位皇帝之母的她也因“子贵母死”制度所累而死。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常因为战争而加开新税,官吏因为没有官俸,也常常以各种借口征税,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鲜卑人担任,因而兵役较轻。而力役的情况因为缺少史料,无法得知。只知道,为政府工作的工、杂役非常多。他们被编为隶户、军户、营户、府户、绫罗户、乐户等等。孝文帝改革后,为了给官僚机构提供俸禄,以减少官吏欺压百姓。提高了税率,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办法大致有四项:政府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税收制度,一夫一妻应缴纳的租调为:“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北魏兵民分开,兵用于打仗,民从事耕桑。而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农业主要由汉人从事。兵民之分也就是胡汉之分,也是胡汉分治的体现。而士兵里面也分两种,一种是鲜卑兵,另外一种是非鲜卑兵。鲜卑兵由代北部落的鲜卑人组成,主要担任北魏的禁旅和边防六镇的士兵。这种兵带贵族性质,地位颇高,但在魏文帝汉化之后有所改变。非鲜卑兵中,以高车兵最为重要,禁军和六镇边兵都有高车人。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和汉人军队。北魏经历了游牧部落联盟而迅速转移到国家的历史,拓跋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北魏时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数曾发展到二百多万。北魏道教,主要是经过寇谦之改良的天师道。当时佛道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焘曾经大举灭佛。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在入华的粟特人当中传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北魏大部分时期,由于国家及私人赞助,佛教艺术十分兴盛。云岗佛教石窟约兴建于西元四六〇年,由上千位工匠历时约三十五年后完工,洞窟内有雕塑及与绘画。之后,北魏孝文帝亦于龙门兴建石窟。云岗石窟的佛像属较静态的罽宾风格,龙门的造像形式则较流线飘逸,开始展现中国风格的影响。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响,强调“正面性”(frontality) 及对称。
相关
- 腹水腹水(ascites、hydroperitoneum)是指腹腔内有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的症状。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但它的出现也可以是其他重大疾病的征象,如肝癌末期。腹
- 奶嘴奶嘴,或奶咀,是由橡胶、塑料或硅胶造成,给婴儿或幼儿吸吮的用品。标准奶嘴的外观包括一个人造乳头,以及口盾和手柄。口盾或手柄应当足够大,以避免孩子窒息或吞咽的危险。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NDRI)是一种借由阻挡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而达成作用的再吸收抑制剂。 它可使细胞膜外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达
- Α-葡聚糖α-葡聚糖(alpha glucan)是指由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聚糖。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糖原均属于α-葡聚糖。在淀粉和糖原分子中,主链的不同单体之间由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
- 阿瓦尔汗国阿瓦尔汗国,是由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阿瓦尔人以中欧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公元567年,伦巴底人寻求阿瓦尔人的帮助一同进攻格皮德人,胜利后阿瓦尔人又说服伦巴底人迁往
- 闽南借音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电子学电子学(英语:Electronics),是用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等电子组件来构成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
- 足细胞血液流动在入球小动脉(9)上端,及出球小动脉(11)下端。血液流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10),它是通过压力过滤。足细胞(3a及3b,绿色)环绕在毛细管上。血液通滤过"裂隙膈膜"(或滤过裂隙
- 广古菌广古菌门(学名Euryarchaeota)包含了古菌中的大多数种类,包括了经常能在动物肠道中发现的产甲烷菌(英语:Methanogen)、在极高盐浓度下生活的盐杆菌、一些超嗜热的好氧和厌氧菌,也有
- 缶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缶部归于六划部首。缶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