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氮

✍ dations ◷ 2025-10-22 08:35:52 #碘化氮
三碘化氮,或称碘化氮,是化学式为NI3的无机化合物。它是对接触极其敏感的爆炸物,少量即可引发爆炸而发出噼啪声,伴随有紫色碘蒸汽的生成。NI3可与NH3等生成一系列的加合物,结构复杂,但由于稳定性不强,因此研究不多。其中典型的如NI3·NH3,含有-N-I-骨架,是个聚合物。NI3的分解反应为:三碘化氮是深红色固体,1990年首次用X射线晶体学研究了其结构。当时的制备路线不含氨,是以氮化硼和一氟化碘在−30 °C和三氯一氟甲烷溶剂中反应制得的,产物纯但产率不高。 和氨及其他氮的三卤化物一样,NI3为三角锥型结构,分子对称性C3v。一般以碘和氨反应制备“三碘化氮”。于低温无水氨中反应时,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I3·(NH3)5,温度升高时该物质失去氨生成1:1的加合物NI3·NH3。而以碘和氨水反应时,首先生成的是碘代氨:碘浓度足够大时,可析出黑色NI3·NH3固体:这个加合物是法国化学家伯纳德·库图瓦在1812年首先发现的,但化学式却直到1905年才由斯尔波拉德(Silberrad)搞清楚。 它在固态时含有由类似硅氧四面体 的NI4四面体联结而成的 - NI2 - I - NI2 - I - NI2 - I - 长链,氨分子位于链间。此外,在(NI3·NH3)n结构中,N-I'-N'三原子为线形或接近线形,对称性很强,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三中心四电子键来描述。NI3·NH3在暗处和用氨润湿时是稳定的,干燥时按下列反应爆炸性分解:热力学上,NI3·NH3的不稳定性可归咎于特别稳定的产物N2,氮分子中键级为3;然而其爆炸性亦可能与碘原子相对较大的半径导致的位阻有关。除NI3·NH3外,三碘化氮还可与路易斯碱生成其他加合物,如:NI3·3 NH3、NI3·~5 NH3、NI3·C5H5N、NI3·CH3C5H4N、NI3·~5.5 C5H5NO和NI3·~2.5 C4H4S等。

相关

  • 氯四环素金霉素也被称为“氯四环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于1945年被Benjamin Duggar博士从密苏里大学的桑博试验田采集的土壤样本中分离得到的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 叶夫帕托里亚叶夫帕托里亚(乌克兰语:Євпаторія, 俄语:Евпатория, 克里米亚鞑靼语:Kezlev, 希腊语:Ευπατορία, Κερκινίτις - Eupatoria, Kerkinitis, 土
  • 美国药典《美国药典》(英语: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USP) 是美国药品( 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品质控制标准大全。它由美国药典委员会每年更新再版一次。它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 种植牙植牙(英语:Dental implant)是一门以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以弥补缺齿的牙齿修复技术。人工牙根又称为植体,植体会透过手术置入于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内,植体用作代替自然牙的牙根成为安装
  • 脸盲脸盲症,即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英文学名为prosopagnosia,亦可称为face blindness,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Template:Lesions
  • 瓜达尔卡纳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英语:Guadalcanal),简称瓜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岛屿之一,也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该国首都霍尼亚拉即位于本岛北部海岸。经济上主要倚赖
  • 大角鹿大角鹿(学名Megaloceros giganteus),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爱尔兰麋鹿,是体型最大的鹿。它生存于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欧亚大陆,由爱尔兰至贝加尔湖东。最近年代的化石约为
  • 蛋白质列表关于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复合物)的列表。此表旨在编理蛋白质界的相关信息。除了标示有“*”的蛋白质,其余的蛋白质均存在于人类蛋白质组中。若某一蛋白质拥有EC编号,那么该蛋白质
  • 瞪羚瞪羚属(Gazella)是羚羊亚科的一属。瞪羚是非常敏捷的动物;以80公里/时的速度跑下来,1小时都不觉得累。大多数瞪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是也有少数生活在亚洲(例如鹅喉羚)。大多数瞪
  • 卡西尼第三定律卡西尼定律(Cassini's laws)对月球的运动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叙述。本定律是由著名科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在1693年提出的。这之后科学界对卡西尼定律的改进包括天平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