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止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药物作用或药物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虽然阿片剂(Opiate)经常被作为是阿片类药物的同义词,但更确切地说阿片剂一词应只限于天然阿片生物碱和它们的半合成衍生物。一些具有阿片类药物效力的次要的阿片生物碱和其他一些物质也在自然界中被发现,其中包括紫堇属和鼠尾草属植物中的生物碱。在所有超过120个罂粟物种当中,只有两个可以制造吗啡。经发现,人体和一些动物的身体会天然产生少剂量的吗啡和可待因。
阿片类药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类受体起作用。已知的主要阿片类受体有μ阿片类受体,κ阿片类受体和δ阿片类受体。其中μ阿片类受体又可分为μ1阿片类受体,μ2阿片类受体和新发现的μ3阿片类受体。这些受体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对阿片类药物的药效反应取决于和阿片类药物结合的受体,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性以及阿片类药物究竟是促进剂还是抑制剂。
μ2:
阿片类药物主要被用作镇痛。对减轻不治之症(如癌症)所造成的剧烈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超过30年以来长期在安宁缓和医疗中使用强阿片性药物的经验证实了当把药物用于缓解疼痛时,出现药物成瘾的情况并不多见。近年来利用阿片类药物治疗非恶性的慢性疼痛有所上升。此外阿片类药物还被用于治疗忧郁症。对控制绝症产生的疼痛不必要使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那些重病人服用的平均剂量是毎4小时口服15毫克的吗啡(即每天90毫克)。
※+代表促进剂强度。
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和呕吐,瞳孔缩小,口干和便秘。其他不良反应有荨麻疹,低体温症,姿态性低血压,头昏,头疼,尿潴留,肌跃症等。一些病人之中还出现了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症状(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他们使用药物缓解疼痛时反而感到疼痛加剧。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发生在一些安宁缓和医疗病人中,绝大多数是因为病人迅速增加药量的缘故。
耐药性(Tolerance)是服用者对阿片类药物产生神经适应性的过程,耐药性会造成药效降低,将需要更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才能达到相同临床疗效。耐药性(Tolerance)产生的机制相当复杂,举例而言:1.阿片类药物可以提高P-glycoprotein的表现,使得药物在被transporter打出中枢系统,而降低在中枢系统中的阿片类药物浓度。2.阿片类药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代谢物M3G,反而会增加疼痛的产生。3.长期的阿片类药物使用,会导致μ-receptor被分解。
药物依赖性(Dependence)表现为病人产生耐药性后停止服药出现极度痛苦的症状,包括出汗,便秘,呕吐,疼痛等。药物依赖性往往造成服用者对药物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