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扁鲨

✍ dations ◷ 2025-07-05 03:52:05 #杜氏扁鲨

杜氏扁鲨(学名:)是一种分布于大西洋西北部的扁鲨,其分布范围包括美国东海岸、墨西哥湾北部,亦可能分布于加勒比海部分海域。杜氏扁鲨为底栖鱼类,夏秋两季生活于海岸线附近,而在冬春两季会迁徙至离岸水域。该鱼体型扁平,胸鳍和腹鳍较长,故而外貌形似鳐鱼。杜氏扁鲨背部有一排大刺,有暗色斑点,体色为灰色或棕色,体长1.2−1.5米。

杜氏扁鲨为伏击掠食者,主要以小型真骨鱼类和鱿鱼为食。该鱼为卵胎生:即受精卵在母鲨体内依靠卵黄发育完全后再诞生。杜氏扁鲨数年交配一次,母鲨的孕期为12月,后在春季或孟夏产下4−25条幼鲨。杜氏扁鲨性格温和,但被激怒时会尝试啮咬对方。虽然杜氏扁鲨没有商业价值,但会被拖网渔船意外捕获。

杜氏扁鲨在被正式描述前学界将其视作扁鲨的亚种。1818年法国生物学家查尔斯·亚历山大·莱苏尔(法语:Charles Alexandre Lesueur)在《费城博物学会期刊》上首次描述该物种,正模标本为一条捕获于美国东海岸、体长1.2米的雄性。他将作为种加词,以向另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安德烈·马里·康斯坦·迪梅里致敬。

2010年柏林洪堡大学的科学家对扁鲨属的物种进行了系统发生学分析,发现杜氏扁鲨与加州扁鲨(英语:Pacific angelshark)同属一个演化支,为姐妹群。分子钟显示二者于约6100万年前分离。鉴于分割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地峡亦形成于该时期,科学家推测可能是该地峡将两种扁鲨的祖先彼此分割,因此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

杜氏扁鲨身体相对较窄,胸鳍和腹鳍非常大。其头部周围的皮肤有褶皱,边缘光滑,无明显的叶片。鱼眼宽大,后方有一对喷水孔(英语:spiracle(vertebrates))。该种鱼鼻孔旁有扁而尖的鱼须,鱼须边缘光滑或略呈穗状。杜氏扁鲨嘴极大,位于头部末端,上颚有10排牙齿,下颚则有9排,其牙齿宽大,牙冠光滑而尖锐,头部两侧共有鳃裂五对。

杜氏扁鲨胸鳍宽大,在边缘逐渐收窄,后部与头部分离,形成三角形的叶片。该种鱼两对背鳍大小、形状均相似,位于身体极后方。该鱼臀鳍退化,尾鳍上部小于下部。杜氏扁鲨鱼鳞根部为圆形,有三道水平隆起,背部有一组自颈部延伸至尾部的大刺。杜氏扁鲨的背部颜色为红褐色至绿灰色,有黑色的小黑点,偶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则为纯白色。成年杜氏扁鲨体长1.3−1.5米,体重最少16千克

杜氏扁鲨外貌类似鳐鱼,体色为灰棕色,有许多小黑点

腹部

中部牙齿

下部牙齿

杜氏扁鲨分布于西北大西洋,自马萨诸塞州到佛罗里达礁岛群均颇为常见,亦见于墨西哥湾北部。此外,古巴、牙买加、尼加拉瓜和也有该鱼未经确认的出现记录,而在委内瑞拉的目击记录则实际是2016年被发现的新物种戴氏扁鲨(英语:David's angelshark)。由于常与墨西哥扁鲨(英语:Mexican angelshark)等同属物种混淆,杜氏扁鲨分布的南缘尚不清楚。由于其多生活于深海且经济价值很低,目前对杜氏扁鲨的研究和调查极少,故学界默认其分布海域中间没有间断,但也有可能杜氏扁鲨仅分布于几片彼此隔离的海域之中。

杜氏扁鲨为底栖鱼类,常出没于40−250米水深的大陆架和大陆坡的泥质或沙质海床上,但最深也有出现于1290米的深海中的记录。

美国沿海的杜氏扁鲨有迁移的习性。它们会在春夏两季游至浅水区。有猜测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是为了分娩幼鲨,并在秋冬两季返回较深的海域。

杜氏扁鲨为伏击掠食者,常将自己掩埋于海床的沉积物中等候猎物靠近。杜氏扁鲨昼夜均会进食。其主要猎物为底栖的真骨鱼类,像是石首鱼、须鲷和鲳。然而,杜氏扁鲨鲜少捕食行动敏捷、能快速逃脱的底栖鱼类,例如鲹鱼。此外,鱿鱼也是其重要的食物来源。杜氏扁鲨亦偶尔会捕食螃蟹、虾、螳螂虾、鳐鱼和贝类。相比成年杜氏扁鲨,幼鲨往往会捕食更多样的猎物。。杜氏扁鲨的猎物体长通常为其嘴尺寸的50−60%,这符合最优觅食理论(英语:optimal foraging theory)关于捕食者会选择能效最高的猎物的预期。杜氏扁鲨在秋季进食最多,而在冬季进食最少。此外,杜氏扁鲨在不同季节捕获猎物的比例亦不同。例如,杜氏扁鲨会在冬季捕食更多的鱿鱼,这可能是因为鱿鱼的数量在冬季最大。

目前杜氏扁鲨有一种已知的寄生虫,为桡脚类动物。

杜氏扁鲨同其他种类的扁鲨一样为卵胎生物种,即受精卵会留在母鲨体内依靠卵黄发育一段时间。该种鱼的繁殖季为春季。成年母鲨拥有一个位于身体左侧的卵巢和两个子宫。公鲨的胸鳍前端长有倒刺,这有助于在射精时紧抓住配偶。杜氏扁鲨繁殖频率不超过两年一次,孕期一般为12月,每胎生下4−25胎幼鲨不等,平均每胎则为7.4只幼鲨。幼鲨出生时体长约为25−30厘米。

杜氏扁鲨成年时的平均体长为雄性93厘米,雌性86厘米,是少数雄性体长大于雌性的鲨鱼物种。

目前,杜氏扁鲨的种群总体状况良好,有学者认为杜氏扁鲨的数量自1970年代至2000年代的数十年间增长了6倍,但实际拖网采样的数据认为自1988年起杜氏扁鲨的数量就趋于稳定。然而,杜氏扁鲨的种群目前仍然面临基因过于单一的问题。

虽然杜氏扁鲨性情温顺、一般无害,但在被激怒或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咬伤。因其即便离开水仍然会扑咬渔民的习性,在美国该鱼得名“沙中恶魔”(Sand devil)。

由于是伏击捕食者,杜氏扁鲨鲜少被延绳捕鱼所兼捕,但和其他底栖鱼一样其容易被拖网捕获。即便杜氏扁鲨可做食用鱼,其极少在市场上出售,而在美国更是完全禁止出售该鱼。

相关

  • 浴盐浴盐是一种无机固体产品,用以添加到洗澡水中,具有促进清洁皮肤的效果。洗澡时,将浴水放入浴盐中。由压碎的水溶性矿物质(如氯化钠)制成。 用于美容,沐浴享受,清洁,常出现于模仿自然
  • 工业学院工业学院,又称工业学校(Technical school)、工业专门学院、工业专门学校(后两者简称工专),是指教授工业学科的学院,例子如下:
  • 巴萨河巴萨河(高棉语:ទន្លេ​បាសាក់),越南称其为后江(越南语:Hậu Gia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 本仮屋唯佳本仮屋唯佳(日语:本仮屋 ユイカ,1987年9月8日-),日本女演员,东京都出身,经纪公司为星尘传播。血型A型、身高165cm。10岁时为 Theatre Academy 旗下的演员,曾拍摄日本教育电视节目“有趣科学(わくわくサイエンス)”。2006年4月入读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演剧学科。于2005年为NHK主演早上连续小说剧‘ファイト(Fight)’,其后也有参演‘仆の歩く道(我的人生路)’‘蔷薇のない花屋(没有玫瑰的花店)’。2006年至2007年则有主演电影‘Dear Friends’、‘ラブレター 苍
  • 捷克世界遗产列表本条目为捷克共和国的世界遗产列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有重要文化或自然价值的遗产项目,1992年在美国圣达菲举行的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现捷克境内的第一批遗址:布拉格历史中心、捷克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和泰尔奇历史中心被列入名单,当时该国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随着捷克斯洛伐克于1993年1月1日解体,该国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于1993年3月26日正式通过了该公约。截至2021年,捷克有16处世界遗产,另有
  • 日本公告牌热门100金曲榜《日本公告牌》百强单曲榜(英语:Billboard Japan Hot 100,又称为热门100单曲榜)是由美国音乐专业杂志《公告牌》和日本阪神内容连结(日语:阪神コンテンツリンク)(Hanshin Contents Link)联合营运的日本流行音乐排行榜“日本公告牌”。2008年2月开始,以“周”作为统计基准,于日本标准时间每周三在官方网站billboard-japan.com上更新上一周结算后的榜单。截至2020年1月,现在的 Japan Hot 100 依据以下八个要素组成:此排行榜是在收集了上述数
  • 安德烈·斯捷宁国际新闻摄影大赛安德烈·斯捷宁国际新闻摄影大赛是为18-33岁的年轻摄影师举办的年度比赛。由“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于2014年12月22日在俄罗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下主办。大赛以在乌克兰东部殉职的通讯社特派记者安德烈·斯捷宁的名字命名。大赛的目标在于支持年轻摄影师,并吸引公众对当代摄影师工作的注意。这在俄罗斯是唯一支持年轻摄影师并把他们推向世界的平台。2017年,大赛第三次举办,共征集到了5000份青年摄影记者的作品,参赛国达到76个,创下新纪录。获奖作品进行国际巡展是大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5年和2
  • 托尼·布莱尔首相任期布莱尔是20世纪至21世纪期间最具影响力的英国首相之一,担任首相长达十年两个月,是英国工党在任最长的首相。任内推行了不少成功的经济政策,并成功改革工党,但他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使他成为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上任后,一改过往保守党政府对北爱尔兰问题的强硬立场,推动和平进程。1998年12月26日布莱尔成为第一位在爱尔兰议会发表演说的英国首相。同年英国政府和爱尔兰政府签署贝尔法斯特协议,成立北爱尔兰的自治政府。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上任后,对苏格兰及威尔士实行权力下放,给予苏格兰及威尔士大部
  • 小蓝头鹊小蓝头鹊(学名:),是鸦科蓝头鹊属的一种,为墨西哥的特有种。全球活动范围约为4,7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易危。小蓝头鹊的平均体重约为41.0克。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 李星垣李星垣(1707年-不详?),江南铜山人(今江苏徐州)。清朝军事将领,武探花及第。雍正朝名臣李卫长子。乾隆元年(1736年)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授二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差满出官担任安徽广德营游击,乾隆十一年(1746年)署徽州营参将;迁任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乾隆十二年(1747年),升陕西汉中城守营副将。乾隆十四年(1749年),护理陕西兴汉镇总兵。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调广西梧州协副将,二十七年(1762年)经李侍尧保奏升广西右江镇总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升任两广总督,次年因李侍尧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