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涡虫属

✍ dations ◷ 2025-08-26 15:52:52 #异无腔动物,1949年描述的分类群

异涡虫属(学名:)是一类生活在海底的小型无脊椎动物,身体构造极为简单,现被单独归至异无腔动物门下的异涡虫亚门(Xenoturbellida),已得到公认的物种仅有六个,分布于北太平洋和欧洲北部海域。

1915年,瑞典动物学家西克斯滕·博克(瑞典文:Sixten Bock)在瑞典西海岸采集到已知的第一种异涡虫的标本,但直到1949年才被瑞典动物学家埃纳尔·韦斯特布拉德(Einar Westblad)正式描述,韦斯特布拉德为纪念西克斯滕·博克,将该物种命名为博克异涡虫()。

这种生物早在1949年就被发现了,不过,那时它被认为是一种原始的涡虫。此后也有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软体动物(Noren & Jondelius, 1997),不过它的身体构造却与软体动物有极大的差异。

直到2003年根据DNA研究的结果,异涡虫被确认为一类独立的后口动物(Bourlat et al., 2003),并确认其主要以软体动物的卵为食品,正因为如此,导致大量软体动物的DNA混入其标本中,从而导致此前被误认为是软体动物。经过更加详细的研究后,建立了仅有异涡虫的异涡动物门(Bourlat et al., 2006)。异涡虫根据 18S rRNA 被分在后口动物基部。

然而根据形态学上的特征,比如上皮细胞的纤毛结构,异涡虫与无腔动物应当具有紧密的关联。近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原本的异涡虫可以与无腔动物组成一个单系群异无腔动物。2016年发表的对 等的研究结论支持异无腔动物是肾管动物的旁系群这一分类。

异涡虫属现有六个物种被普遍接受:

其中博克异涡虫发现于瑞典、苏格兰、冰岛和挪威附近海域,其余五种均发现于太平洋。六种异涡虫分属两个演化支,分别栖息于浅海和深海:博克异涡虫与 体型较小,身长约4厘米,生存于水深650米以内的海域,二者与身长略超过5厘米、已知栖息深度不到560米的日本异涡虫共同组成一个演化支;其他三个种 、 与 体型较大,身长达到或超过10厘米,生存于1700–3700米以下的深水中,三者组成另一个演化支。

 日本异涡虫

 博克异涡虫

 

 

 

 

 无腔动物亚门 Acoelomorpha

异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内部结构极为简单,除平衡囊以外几乎没有真正的器官,也缺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性腺,但可产生配子;嘴是腹中孔,通往胃腔,无肛门,排泄口与摄入食物的开口为同一个。

相关

  •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Gulf Coast)是由濒临墨西哥湾的美国的五个州所组成的,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以及佛罗里达州。因为其经济活动的繁荣以及
  • 甜甜圈甜甜圈(英语:donut),又称圈饼、多拿滋、唐纳滋、甜甜圈,是一种用面粉、砂糖、奶油和鸡蛋混合后经过油炸的甜食。最普遍的两种形状是中空的环状、或面团中间有包入奶油、奶黄等甜
  • 克莱儿·馥兰妮克莱儿·馥兰妮(英语:Claire Antonia Forlani,1971年12月17日-)是一名英国女演员以及电影、电视剧演员。克莱儿生于伦敦特威克纳姆(Twickenham),母亲是来自英国的芭芭拉·迪更生(Barb
  • 无种无种(梵语:नकुल,IAST:Nakula)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他是般度五子中的第四位,与弟弟偕天两人为双胞胎,由玛德利借用贡蒂的咒语召唤双马童所得来。因此,两人也被称作Ashv
  • 磷化亚铜磷化亚铜是铜和磷的化合物,由铜磷化产生,通常状态下为黄灰色固体,具有很脆的晶体结构,不与水反应。磷化亚铜在铜合金中受到一定关注,磷青铜便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很好的铜脱氧剂
  • 钛铁试剂钛铁试剂(Tiron)是一种金属指示剂,是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分子式为C6H4Na2O8S2,用来检测钛、铁等金属,其原理是和这些金属结合产生有色物质。钛铁试剂和某些金属的离子结合时,会产生
  • 维克托·德布罗伊维克托·德布罗伊(法语:Victor de Broglie,1785年11月28日-1870年1月26日),全写阿希尔-莱昂斯-维克托-夏尔,第三代布罗伊公爵(Achille-Léonce-Victor-Charles, 3rd duc de Broglie)
  • 佟珍佟珍(1442年-?),字时贵,山东青州府人,辽东定辽中卫(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军籍,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后中举山东乡试第十二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参加乙未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
  • 池州轨道交通池州轨道交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4月在长江干线通道布局规划所提的规划于池州境内的轨道交通包括城际铁路。规划年限为2035年。预留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功
  • 林肯大学 (新西兰)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创立于1878年,为新西兰八所大学之一,前身是坎特伯雷农学院。新西兰林肯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387位,农业学科领域排名51-100位,环境学科领域排名3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