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象海豹
✍ dations ◷ 2025-11-19 03:18:03 #南象海豹
南象海豹(学名:Mirounga leonina),又名南象形海豹,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是象海豹属下的两种海豹之一。它不仅是最庞大的鳍足类动物,而且还是迄今为止食肉目最大的成员。该海豹的名字源自它巨大的体型和成年雄性的大鼻子,用于发出非常响亮吼声,尤其在交配季节。南象海豹与北象鼻海豹相比,个头更大,鼻子更宽。两性异形现象明显,雄性个头远远大于比雌性。雌性平均体重为400-900公斤,长度2.6-3米;而雄性平均2,200-4,000公斤,长度4.5-5.8米。世界最大雄性南象海豹重5,000公斤,长度6.85米。眼睛大且圆,呈黑色。眼睛的宽度和低光环境下高集聚的视线在猎物捕获时起着重要作用。像所有的海豹一样,南象海豹有后肢和尾鳍。每一只脚有五个长蹼的趾。敏捷的双掌用于推动水。胸鳍在游泳时作用不大。由于后肢在陆地运动中不便,南象海豹使用鳍来移动身体。它们可以以这种方式在短距离内迅速移动(达每小时8公里),回到水中、追逐雌性以及追逐入侵者。幼崽出生时有毛皮,浑身黑色。它们的毛皮不适合在水中生活,但是隔绝冷空气,用以保护身体。第一次换羽伴随着断奶。换羽后,根据毛发的厚度和湿度不同,毛皮可能会变成灰色或棕色。年长的雄性的皮肤是厚厚的皮革,并且通常是伤痕累累。目前全球共有约650,000头南象海豹。研究表明它们分成3个地理亚群,每一个大洋有一个亚群。跟踪研究南象海豹行动的路线,从而证明它们主要觅食区在南极大陆的边缘。虽然象海豹可能偶尔会在南极洲上岸休息,甚至交配,它们大量聚集在亚南极地区。最大的亚群在南大西洋,总计超过40万头,其中包括南乔治亚大约113,000头育龄期雌性。其他繁殖地区位于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和瓦尔德斯半岛。第二个大亚群在印度洋南部,总计20万头,四分之三生活在凯尔盖朗群岛,其余在克罗泽群岛 、马里昂和爱德华王子岛、以及赫德岛。有些还生活于阿姆斯特丹岛。第三大亚群约7.5万头,活动范围在次南极太平洋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南部岛屿,主要是麦夸里岛。该物种曾经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州,圣赫勒拿岛和智利海岸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有时有些个体在南非或澳大利亚被发现。也经常有报道提到毛里求斯海岸有动物失踪。19世纪末大规模捕杀海豹后,直到1950年南象海豹才恢复到相当数量,自此之后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亚群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现在的数量趋于稳定,波动的原因不明。
相关
- 赤藓酮糖D-赤藓酮糖(英语:Erythrulose)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酮糖,其醛糖形式是赤藓糖。是在某些细菌作用下,由赤藓糖醇氧化而得。对碱敏感。可溶于水及乙醇。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
- 利亚利亚是《希伯来圣经》里以色列族长雅各的第一位妻子,拉班的大女儿,参见《创世记》。雅各喜欢拉班的小女儿拉结,拉班出门谎称有女儿拉结,外面的人问是否有女儿利亚,拉班不语,为娶拉
- 言语障碍言语障碍(Speech and language impairment),是包括听觉、说话的能力、语言能力等等沟通问题的总称。听觉问题一般会交由耳科医生处理,而语言病理学家或语言治疗师则负责诊断、治
- 全字母句包含有字母表中所有字母并且言之成义的句子称为全字母句(英语:pangram或holoalphabetic sentence,希腊语:pan gramma(意为“每一个字母”))。全字母句被用于显示字体和测试打字机。
- 弗洛依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语: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
- 洛伦兹力方程在电动力学里,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是运动于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感受到的作用力。洛伦兹力是因荷兰物理学者亨德里克·洛伦兹而命名。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洛伦兹力可以用方程,称
- 强力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钾-40钾-40(40K)是钾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衰变成氩-40,半衰期1.248×109年。该反应是地质学上钾-氩年代测定法的依据,具有广泛的用途。地球上的氩气也有很多来
- 法厄安德鲁·扎卡里·法厄(英语:Andrew Zachary Fire,1959年4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美国医学家,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2006年因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克雷格·梅
- 巴斯德氏菌P. aerogenes P. anatis P. avium P. bettyae P. caballi P. canis P. dagmatis P. gallicida P. gallinarum P. granulomatis P. langaaensis P. lymphangitidis P. mair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