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象海豹

✍ dations ◷ 2025-10-29 16:25:57 #南象海豹
南象海豹(学名:Mirounga leonina),又名南象形海豹,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是象海豹属下的两种海豹之一。它不仅是最庞大的鳍足类动物,而且还是迄今为止食肉目最大的成员。该海豹的名字源自它巨大的体型和成年雄性的大鼻子,用于发出非常响亮吼声,尤其在交配季节。南象海豹与北象鼻海豹相比,个头更大,鼻子更宽。两性异形现象明显,雄性个头远远大于比雌性。雌性平均体重为400-900公斤,长度2.6-3米;而雄性平均2,200-4,000公斤,长度4.5-5.8米。世界最大雄性南象海豹重5,000公斤,长度6.85米。眼睛大且圆,呈黑色。眼睛的宽度和低光环境下高集聚的视线在猎物捕获时起着重要作用。像所有的海豹一样,南象海豹有后肢和尾鳍。每一只脚有五个长蹼的趾。敏捷的双掌用于推动水。胸鳍在游泳时作用不大。由于后肢在陆地运动中不便,南象海豹使用鳍来移动身体。它们可以以这种方式在短距离内迅速移动(达每小时8公里),回到水中、追逐雌性以及追逐入侵者。幼崽出生时有毛皮,浑身黑色。它们的毛皮不适合在水中生活,但是隔绝冷空气,用以保护身体。第一次换羽伴随着断奶。换羽后,根据毛发的厚度和湿度不同,毛皮可能会变成灰色或棕色。年长的雄性的皮肤是厚厚的皮革,并且通常是伤痕累累。目前全球共有约650,000头南象海豹。研究表明它们分成3个地理亚群,每一个大洋有一个亚群。跟踪研究南象海豹行动的路线,从而证明它们主要觅食区在南极大陆的边缘。虽然象海豹可能偶尔会在南极洲上岸休息,甚至交配,它们大量聚集在亚南极地区。最大的亚群在南大西洋,总计超过40万头,其中包括南乔治亚大约113,000头育龄期雌性。其他繁殖地区位于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和瓦尔德斯半岛。第二个大亚群在印度洋南部,总计20万头,四分之三生活在凯尔盖朗群岛,其余在克罗泽群岛 、马里昂和爱德华王子岛、以及赫德岛。有些还生活于阿姆斯特丹岛。第三大亚群约7.5万头,活动范围在次南极太平洋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南部岛屿,主要是麦夸里岛。该物种曾经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州,圣赫勒拿岛和智利海岸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有时有些个体在南非或澳大利亚被发现。也经常有报道提到毛里求斯海岸有动物失踪。19世纪末大规模捕杀海豹后,直到1950年南象海豹才恢复到相当数量,自此之后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亚群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现在的数量趋于稳定,波动的原因不明。

相关

  • 安萨里穆罕默德·安萨里(一作加札利;波斯语:ابو حامد محمد ابن محمد الغزالی‎,1058年-1111年12月20日),在波斯呼罗珊图斯出生及逝世。他是波斯裔伊斯兰神学家
  • 古典时代晚期古典时代晚期又称作古代晚期、晚古时期或近古代(英语:Late Antiquity),是历史学上的术语,意指古典古代到中世纪之间的期间,地区包含了欧洲的大部分和环地中海地区,历史学者彼得·布
  • 心包膜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汉字字体风格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植物形态学植物形态学(英语:Plant morphology、phytomorphology) 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外部形态及构造的科学。Bold等人 (1987年)定义为植物的“构造、组成、发育之个体发生及亲缘关系之研究”
  • 蛇根木蛇根木(学名:Rauvolfia serpentina)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大洋洲、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目前已
  • 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英语: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记者和作家,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
  • 科西嘉人科西嘉人(英语:corsicans),是主要分布在法国科西嘉岛上的民族,总人口约32万人(2013年),使用科西嘉语,主要信仰天主教。科西嘉岛有322120人口(2013年1月估计)。) 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科西
  • 双名制命名法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鸟类分类系统2014年,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鸟类分类系统公布,目前已经取代1980年代的鸟类DNA分类系统并广泛使用。今颚下纲各主要演化支的亲缘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