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吼猴

✍ dations ◷ 2025-11-25 12:34:24 #IUCN濒危物种,吼猴属

懒吼猴(),又名红面吼猴,是中美洲的一种吼猴。它们分布在伯利兹、危地马拉及墨西哥等接近尤卡坦半岛的地方。它们栖息在常绿、半落叶及低地雨林。虽然它们与非洲的狒狒并非近亲,但伯利兹仍称呼它们为“狒狒”。在狒狒保留地(Community Baboon Sanctuary)及卡克斯康伯盆地野生保育区(Cockscomb Basin Wildlife Sanctuary)及多个考古学位点都可以见到懒吼猴。

懒吼猴是吼猴中体型最大的,且是新世界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平均重11.4公斤,而雌性则重6.4公斤。它们体长介乎52-64厘米(不包括尾巴)。尾巴长59-69厘米,可以抓住物件。成年吼猴的毛长而且黑,幼猴则呈褐色。雄性4岁后阴囊就会变成白色。

懒吼猴主要吃叶子、果实及花朵,面包树占了86%的食物来源。它们的臼齿有高的展冠,可以磨碎叶子。雄性的舌骨很大,可以扩音,方便互相定位。它们主要在暮晨及黄昏时吼叫。

懒吼猴的群居,群族约有1-2只成年,每一只雄性就有1.3只雌性。群族内包括幼猴约有10个成员,最多曾见过有16个成员。它们的领地占3-25公顷。在伯利兹的狒狒保留地,每平方公里可以有超过250只。

懒吼猴是日间活动及栖息于树上的。它们大部分日间时间都是在休息,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觅食,10%在运动,余下的时间是在社交或做其他活动。

雌性4岁就达至性成熟,雄性则要6-8岁。雄性性成熟后就会离开群族,但雌性一般则会留下。它们的寿命可以达2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懒吼猴是濒危,在未来的30年,其数量估计会下降达60%。它们的威胁包括有失去栖息地及捕猎等行为。它们正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

懒吼猴在墨西哥及危地马拉近尤卡坦半岛的地方,是与鬃毛吼猴共域的。有指它们与红背松鼠猴的祖先于中新世末或上新世由南美洲时迁往中美洲。后来巴拿马地峡因海水高涨而被阻塞,200万年后再次开通而引发另一次的迁徙。后来的移民包括有卷尾猴、鬃毛吼猴及黑掌蜘蛛猴的祖先,胜过早期的移民,并限制了它们祖先的分布地。

相关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语: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由复杂
  • 后戏后戏(日语:後戯〔こうぎ〕,或アフタ-ラブ)是指人类性行为在交媾过后的身体亲密或为高潮后的温存。在性反应周期之中,男女呈现的反应期可能不完全一致(一方处在高潮期,另一方可能在高
  • 阿登山脉阿登(荷兰语:Ardennen,发音: /ɑːrˈdɛn/;法语:Ardenne,.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圣马丁门圣马丁门(Porte Saint-Martin)是一座法国凯旋门,位于巴黎第三区。圣马丁门原址是查理五世城墙城门之一,它曾是巴黎的防御工事。圣马丁门是由建筑师弗朗索瓦·布隆代尔(François
  • 戴夫·布鲁贝克戴夫·布鲁贝克(英语:David Warren "Dave" Brubeck ,1920年12月6日-2012年12月5日)美国爵士钢琴家、作曲家。他是美国爵士乐先锋,被人们称为爵士传奇音乐家。二战结束后成立了“戴
  • 1968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暴动 美国联邦政府 哥伦比亚特区政府1968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暴动,又称1968年华府大暴动,由于非洲裔公民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4日遇害身亡,造成全美国有110个城市
  • 针镍针镍是镍硫矿物,其化学式为NiS。它是黄铜色和针状惯态,经常形成散射和毛茸茸的聚集体。可以通过晶体惯态、其淡色以及一般与黄铁矿或磁黄铁矿缺乏相关性与镍黄铁矿区分开来。
  • 拉加里塔区拉加里塔区(西班牙语:La Garita District),是哥斯达黎加的行政区,位于该国西北部瓜纳卡斯特省,由拉克鲁斯县负责管辖,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00米,2013年人口2,220人,人口密度每平
  • 正田耕三正田耕三(1962年1月2日-),为日本的棒球选手之一,曾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于1998年退休,退休后曾担任多队的教练,目前为韩国职棒起亚虎队的三军打击教练。
  • 内村史子内村史子(12月16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隶属于VIMS。鹿儿岛县出身。日本播音演技研究所出身,之后加入目前的事务所。2010年于广播连续剧中初次出道。※粗体字为主要角色。2014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