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所有权

✍ dations ◷ 2025-07-29 11:05:47 #自我所有权

自我所有权(self-ownership),或称个人主权(individual sovereignty),是一种个人主义概念,主张个人拥有对其自身或生命的最高控制主权。在自我所有权的状态下,个人对其自己的行动拥有至高的权威和主权,而免于任何政府权力的干预。这个概念是个人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心思想,包括了废奴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在内。那些主张个人劳动成果为其私人财产的人通常也都将其论述根基于自我所有权上,推论出如果个人拥有他们自身、那个人也必然拥有他的劳动和劳动成果。个人主权的概念强调政府的权力和权威仅限于以其他个人授权政府的程度为限,同时政府必须保持权力分散的权力架构,并且永远坚守“政府是替个人服务、而非指挥个人”的原则。

美国宪法的第十三号修正案有时便被视为是提倡自我所有权概念的法案,权利法案亦然。

围绕着自我所有权的争议主要在于“自我”的界线,例如堕胎议题,妇女对于其身体的控制权利却也有可能危害了“胎儿的生存权利”,而在妇女被迫进行手术以生下健康的婴儿时这个问题甚至会更加复杂。不过,尽管自我所有权支持公民权利,但它却不包括那些会侵犯到他人的权利,这也是反堕胎者的主要论述。

除了堕胎的争议外,安乐死和自杀议题也引起不少争议。这些行动可以被视为是有着自残的企图,而这有时可能被认为是已经违反了自我所有权的原先定义,因为自我所有权意味着个人必须对自身负起责任。

而当自我的界线超出人类身体之外、包含了对身外之物的权利时,自我所有权的定义也常引起争论。

自我所有权可以被视为是强调权力分散至从下而上的哲学,这与权力从上至下的集权主义相反。亨利·戴维·梭罗将自我所有权视为是迈向乌托邦的主要阶段之一,而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也将他的财产所有权理论建立在自我所有权理论上。

而无政府资本主义者汉斯-赫尔曼·霍普则认为自我所有权是一个公理,他并主张那些反对自我所有权的人必然也会在论述过程中自相矛盾,因为用说服而非暴力方式改变他人想法的行为,只有在承认他人有自我所有权后才会发生。

相关

  • 百浪多息百浪多息(拉丁语:Prontosil)是世界上第一种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药(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和磺胺类药(Sulfonamide antibacterial),是由德国法本公司下属拜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 黄胆汁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保护状况物种的保护状况(英语:conservation status)是指物种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数量,而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喂养成功率,已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英语: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是与普林斯顿大学关系密切的独立出版社。它的使命是对学术界和社会大众传播学术成果。1905年,出版社在Charles Scribner I
  • 城镇战城镇战又称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镇,甚至是更大的都会区来作为主要战斗场所的现代化战争方式。在18世纪以前,由于军队多以包围城镇外的作战方式进行,通
  • 自然灾难自然灾害(英语:natural hazard、natural disaster),又称为自然灾难、天然灾难、天然灾害、天灾、天祸、天患、灾荒 ,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会给周围的生物和人
  • 智慧财产中华民国的智慧财产法院是依据《智慧财产法院组织法》所成立的专业法院,于2008年7月1日成立,是相当于高等法院(二审)层级的法院,不过亦有管辖与智财相关的第一审民事事件。依据
  • 亲核共轭加成亲核共轭加成是一种有关共轭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一般的亲核加成(或称1,2-亲核加成)反应加成在羰基化合物上。简单的烯烃化合物由于缺乏极性,不会有1,2-亲核加成的反应性
  • 潘嗣德潘嗣德,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年),登进士。康熙元年(1662年),接替段大体任青浦县知县一职,康熙三年(1664年)由房拱极接任。
  • 霍诺留荷诺里(拉丁语:Honorius )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