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

✍ dations ◷ 2025-11-20 21:58:05 #杰克·伦敦
约翰·格里菲斯·“杰克·伦敦”·钱尼(英语:John Griffith "Jack London" Chaney,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美国20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从1900年起,他连续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小说,讲述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故事。他的作品大都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因此有人认为他是宣扬社会主义的作家,也有人认为他是表现个人主义和民众哲学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都广为流传,是最受华语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最著名的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白牙》、《热爱生命》、《海狼》、《铁蹄》等小说。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商业作家之一,因此被誉为商业作家的先锋。杰克·伦敦1876年1月12日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他的身世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他是一名流浪各地的占星家家威廉·钱尼(William Chaney)的私生子。后来他的母亲嫁给了已有11个子女的约翰·伦敦(John London),杰克·伦敦也被带到了那个家庭,他的姓氏就是约翰·伦敦的。杰克·伦敦在成人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而且威廉·钱尼本人也不承认伦敦为其子。当时的市政纪录及出生证明都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引发的火灾中被毁掉,于是无可查证。而杰克·伦敦的父母也没有留下可以进行DNA亲子鉴定的东西,于是无法查证杰克·伦敦的真实身世。杰克·伦敦1876年1月12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从童年起他便饱尝了贫困的滋味:早上三点必须起床贩卖早报,放学后继续贩售晚报。1884年,8岁的杰克·伦敦为了谋生,不得不在一个牧场当牧童。1886年,10岁的他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当报童和码头小工。他小时候主要是靠自学,他的学费必须靠自己赚取。他曾说,自己的文学写作热情最初来自维达的长篇小说《西格纳》,这部小说中一个没有上过学的意大利农民的小孩通过努力最后成为名歌剧剧作家。1890年,他因贫困辍学,并在满14岁(不再是童工)后进入奥克兰的一家罐头厂工作,他一天必须工作10小时,而每小时的工资不超过10美分;因此他兴起借贷买船的念头,并偷偷掠夺私人养殖的牡蛎。1891年,15岁的他已是附近有名的“牡蛎海盗王子”。1892年,杰克·伦敦失业了,开始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各地流浪,住在大都市的贫民窟里。贫民窟生活是他后来创作的最重要素材之一,他经常写有关美国贫民窟的故事。杰克·伦敦从小就对动物怀有深厚的感情,后来他专门有动物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物冒险小说。他笔下的人和动物在与大自然进行抗争时的那种原始的力量和动力,是最受读者称赞的优点之一。1893年,他签约上了捕鲸船“索非亚·苏德兰”号,这条船一直到达了日本海岸。当他回到美国时,美国正处在工人运动造成的一片混乱中。杰克·伦敦先在纺织厂和城市铁路发电站作了一阵子的苦工。然后他加入了凯利工人军队(Kelly's industrial army),成为一名流浪工人。他参加了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抵达华盛顿,目睹了当时美国经济萧条的真实境况;他在这一年曾被以“流浪罪”逮捕入狱,几个月后才被释放。1894年,杰克·伦敦成为了斗志昂扬的社会主义者,并在公共图书馆学习查尔斯·达尔文、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同时他又没能摆脱当时的种族歧视的思想。于是它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的混杂思想。一方面他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他又对印第安人,黑人和亚裔有偏见。不过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表露后面一种思想。1896年,他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中学4年的课程,顺利考入位于伯克利的伯克利加州大学,这时他已经20岁了。1897年,因为贫困,他被迫退学,与拜把兄弟一同加入克朗代克河的淘金热,前往阿拉斯加淘金。淘金是他的小说最重要的素材之一,而且他写的淘金故事也大多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谋生。1898年,他什么也没淘到,两手空空地从阿拉斯加回到了美国本土,因找不到工作,于是决定以写作为生,开始像《马丁·伊登》里写的一样进行大量的练笔和投稿,逐渐形成了他作品里的粗犷的文风(有人认为“充满元气和力量”,也有人认为“粗糙”、“变化少”)。1899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得以发表,但反响不大。190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狼的儿子》(The Son of the Wolf)。这部短篇小说集为他赢得了广大的读者。这一年,他同伊丽莎白·贝斯·麦德恩(Elizabeth Bess Maddern)结婚。1901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神父们的上帝》。1902年,他又发表了《冷地子民》。《狼的儿子》、《神父们的上帝》、《冷地子民》后来被他结集为《北方故事》初版,使他一举在整个美国成名。也是1902年,他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应邀去伦敦采访,回国后写下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还是这一年,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都是女儿。1903年,他写下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这是一部创作于当年的动物冒险小说,被誉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小说中体现的主题——推崇战胜敌人后而存活所需的力量与勇气,一直是杰克·伦敦创作的核心思想。1905年,他与伊丽莎白·麦德恩离婚,并与一名名叫查米安·基特里奇(Charmian Kittredge)的女诗人结婚。这一年,他以美国社会党党员的身份参加工人运动,并完成《竞赛》。1906年,他写下了小说《白牙》、《亚当之前》和《热爱生命》。《白牙》叙述了一只狼狗逐渐习惯人类世界,最后甚至愿意牺牲性命以挽救主人生命的感人故事。人们常把《白牙》与《野性的呼唤》相提并论,被认为是《野性的呼唤》的姐妹篇。1907年,他发表了政治幻想小说《铁蹄》,描绘了工人运动,指出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他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做了很有预见性的警告。1909年,他发表了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带有很强的自传性,取材于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和后来成名的过程。这部小说最好的表现了杰克·伦敦从事写作时的乐观精神和干劲,同时也揭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和对金钱的崇拜。1910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格林埃林地区附近的牧场定居,并在那里建造了豪华住宅“狼居”,此宅耗时4年、耗资10万美元;同年,他完成了小说《天大亮》。1911年,他写下了小说《史纳克号之航》、《南海故事传奇》,并向读者宣称:“写作只是为了金钱。”1913年,“狼居”被焚;写下《约翰·巴雷康》、《月谷》、《墨西哥人》等小说。1916年1月,他脱离了美国社会党;11月22日,因服用麻醉药品过量而逝世,通常被认为是自杀。

相关

  • 电子排布电子排布,或称电子排序、电子构型,指电子在原子、分子或其他物理结构中的每一层电子层上的排序及排列形态。正如其他基本粒子,电子遵从量子物理学,而不是一般的经典物理学;电子也
  • 知识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过经验或联想,而能够熟悉进而了解某件事情;这种事实或状态就称为知识,其包括认识或了解某种科
  • 玛莉·马龙玛丽·马伦(英语:Mary Mallon,1869年9月23日-1938年11月11日),爱尔兰人,1883年独自移民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因此被称为伤寒玛丽(Typhoid Mary)。玛丽是一个厨师
  • 蓬蘽蓬蘽(学名:Rubus hirsutus)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广东、河南、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
  • 留尼汪岛坐标:21°06′52″S 55°31′57″E / 21.11444°S 55.53250°E / -21.11444; 55.53250 留尼汪大区(法语:La Réunion),通称留尼汪,是一座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岛。为法
  • 布基球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英语:Buckminsterfullerene),分子式C60,是富勒烯家族的一种,球状分子,是最容易制备的一种,1985年英国化学家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博士和美国科学家理察·斯莫利
  • 航行者一号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25.5kg,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20年仍然正常运作。它是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
  • 腹部胀气腹部胀气(英语:abdominal bloating)也称为腹胀,是一种在各种年龄下都可能发生的症状,腹部胀气可能和功能性肠胃疾病(英语: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或是其他器质性疾病
  • 环胞菌素环孢素(英语:Cyclosporine、Cyclosporine A、Ciclosporin)也称为“环孢菌素”或“环孢霉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抑制剂。它借由抑制T细胞的活性跟生长而达
  • 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4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5%至4%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