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

✍ dations ◷ 2025-08-26 17:59:22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业是将食物透过物理或化学途径转化为其他形态的食物产业,旨于令食材更易包装及烹饪。典形的食物加工包括切碎、浸渍、液化、乳化、烹调(例如煮、烤、煎、烧)、腌制,甚至巴士德消毒法或其他食物防腐、罐装食品和包装方法。切片、冷冻、乾化等初级加工法亦包括在内。食品加工可以追溯至史前时代。当时已有粗糙的加工方法,例如发酵、晒干、以盐作保存食物,以及各种烹饪方法(烘烤、烟熏、蒸)。这些基本的食物处理都牵涉到改变食物中酶的结构,而能够防止微生物所致的快速腐坏。在出现罐头之前,以盐保存食物尤其在士兵和水手之间常见。这些方法在古埃及、新巴比伦、古希腊及罗马等古文明中有所记载,考古后亦发现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都有相关证据。在工业革命前食物加工方法一直被沿用,变化不大。馅饼在工业革命前已经出现,但在其前后都被认为是加工食物的一种。现代的食物加工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开始发展以满足军事需要。1809年,尼古拉·阿佩尔为法国士兵发明了气密式食物保存法,为1810年罐头被发明奠定基础。起初罐头相对昂贵,并因用铅制而对人体有害;但后来改进后罐头就被世界各地所采用。而巴士德消毒法则为红酒、啤酒及牛奶提供了保存方法。于二十世纪间,二战、太空竞赛和消费主义都令食物加工得以发展,例如喷雾干燥、蒸发器、浓缩果汁、冷冻干燥、代糖、食用色素及苯甲酸钠等人造防腐剂。二十世纪后期亦有即食汤、MRE口粮等发明。由于一般大众追求方便,西欧和北美于二十世纪后期在食物加工上急速发展。相关公司以中产母亲作为销售目标,创造了急冻饭盒和浓缩果汁等产品。食物加工的优点包括去除毒素、防腐、易于推广和运输、稳定的质素等等。任何食物加工都会导致营养流失,例如以热力加工会破坏维他命C。因此罐装水果较新鲜水果所含的维他命C低。

相关

  • 内质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卫生假说卫生假说(英语:hygiene hypothesis)是一种医学假说,指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虫,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展,进而增加了罹患过敏性疾病
  • 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 μm,宽0.2~0.8 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5
  • 性别比性别比(英语:Sex ratio),在生物学中又称性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在人类中,出生男女的性别比大约为105:100。性别比有以下几个种类:人类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其他生物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茶渍纲茶渍纲(学名:Lecanor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一个纲,包含约九成的已知地衣真菌,其下共有14个目,种类达上万种,是真菌界中物种数最多的纲之一。本纲中的地衣在陆域生态系中扮
  • 酵母子囊菌门 Ascomycota p. p.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p. p.酵母(拼音:中国大陆:jiàomǔ、台湾:xiàomǔ;注音:中国大陆:ㄐㄧㄠˋ ㄇㄨˇ、台湾:ㄒㄧㄠˋ ㄇㄨˇ;英文:Yeast)是真核生物域
  • 组织细胞增生症医学中,组织细胞增生(英语:Histiocytosis)是指组织细胞(英语:histiocyte)(组织巨噬细胞)之过量存在;组织细胞增多症或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被用来指代一系列以此为特征的罕见病。偶见以此
  • 生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