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移

✍ dations ◷ 2025-08-23 08:31:23 #电磁学,静电学

在电磁学里,电势移是出现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一种矢量场,可以用来解释电介质内自由电荷所产生的效应。电势移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以方程定义为

其中,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是电常数,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电场,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是电极化强度。

高斯定律表明,电场的散度等于总电荷密度 ρ t o t a l {\displaystyle \rho _{total}} 除以电常数:

电极化强度的散度等于负束缚电荷密度 ρ b o u n d {\displaystyle -\rho _{bound}}

而总电荷密度等于束缚电荷密度加上自由电荷密度 ρ f r e e {\displaystyle \rho _{free}}

所以,电势移的散度等于自由电荷密度 ρ f r e e {\displaystyle \rho _{free}}

这与高斯定律的方程类似。假设,只给定自由电荷密度 ρ f r e e {\displaystyle \rho _{free}} ,或许可以用高斯方法来计算电势移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但是,在这里,不能使用这方法。只知道自由电荷密度 ρ f r e e {\displaystyle \rho _{free}} ,有时候仍旧无法计算出电势移。思考以下关系式:

假设电场为不含时电场(即与时间无关的电场), × E = 0 {\displaystyle \nabla \times \mathbf {E} =0} ,则

假若 × P 0 {\displaystyle \nabla \times \mathbf {P} \neq 0} ,则虽然设定 ρ f r e e = 0 {\displaystyle \rho _{free}=0} ,电势移仍旧不等于零: D 0 {\displaystyle \mathbf {D} \neq 0}

举例而言,拥有固定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的永电体,其内部不含有任何自由电荷,但是内在的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会产生电场。

只有当问题本身具有某种对称性,像球对称性或圆柱对称性等等,才能够直接使用高斯方法,从自由电荷密度计算出电势移与电场。否则,必需将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和边界条件纳入考量。

“线性电介质”,对于外电场的施加,会产生线性响应。例如,铁电材料是非线性电介质。假设线性电介质具有各向同性,则其电场与电极化强度的关系式为

其中, χ e {\displaystyle \chi _{e}} 是电极化率。

将这关系式代入电势移的定义式,可以得到

其中,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电容率。

所以,电势移与电场成正比;其比率是电容率。另外,

假设这电介质具有均匀性,则电容率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常数:

定义相对电容率 ε r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r}}

相对电容率与电极化率有以下的关系:

要注意的一点是,上式 D = ε E {\displaystyle \mathbf {D} =\varepsilon \mathbf {E} } 的描述只是一种近似关系,当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变得很大时,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就不再成正比关系了。这主要是由于电介质物质的物理特性是很复杂的。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式子就像胡克定律一样,只是一种近似。

各向异性线性电介质的电容率是个张量。例如,晶体的电容率通常必需用张量来表示。

如右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是由互相平行、以空间或电介质相隔的两片平板导体构成的电容器。假设上下两片平板导体分别含有负电荷与正电荷,含有的电荷量分别为 Q {\displaystyle -Q} + Q {\displaystyle +Q} 。又假设两片平板导体之间的间隔距离超小于平板的长度与宽度,则可以视这两片平板导体为无限平面;做简单计算时,不必顾虑边缘效应。由于系统的对称性,可以应用高斯定律来计算电势移,其方向必定是从带正电平板导体指向带负电平板导体,而且垂直于平板导体;又由于平板导体含有的电荷是自由电荷,不需要知道电介质的性质,就可以应用关于自由电荷的高斯定律来计算电势移。

先计算带正电平板导体所产生的电势移。试想一个扁长方形盒子,其顶面和底面分别在这平板导体的两边,平行于平板导体;而盒子的其它四个侧面都垂直于平板导体。根据关于自由电荷的高斯定律,

其中, S {\displaystyle \mathbb {S} } 是扁长方形盒子的闭合表面, D +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是带正电平板导体所产生的电势移, d a {\displaystyle d\mathbf {a} } 是微小面元素。

由于扁长方形盒子的四个侧面的面矢量都与 D +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矢量相垂直,它们对于积分的贡献是零;只有盒子的顶面和底面对于积分有贡献: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是盒子顶面、底面的面积。

所以, D +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矢量的方向是从带正电平板导体垂直地向外指出,大小为

类似地,可以计算出带负电平板导体所产生的电势移;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矢量的方向是垂直地指向带负电平板导体,大小为

应用叠加原理,可以计算这两片带电平板导体一起产生的电势移。在这两片平板导体之间, D +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的方向相同;应用叠加原理,电势移的大小等于平板导体的表面电荷密度: D = Q / A {\displaystyle D=Q/A} 。在两片平板导体的共同上方或共同下方, D +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_{-}} 的方向相反;应用叠加原理,电势移的大小等于零。

假设电介质的电容率为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则在两片平板导体之间,电场的大小为

假设两片平板导体的间隔距离为 d {\displaystyle d} ,则电压 V {\displaystyle V}

这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displaystyle C}

相关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坐标:39°55′54″N 116°22′49″E / 39.931765°N 116.380416°E / 39.931765; 116.38041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创立于1915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临床医学院。现
  • 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是动物地理学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北美洲及南美洲陆地及淡水的动物群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而经中美洲互相迁徙交换。这次迁徙的最高峰是于约3百万年前的上新世
  • 狼鳍鱼狼鳍鱼(学名:Lycoptera)是狼鳍鱼科的一种已经灭绝的原始真骨鱼类。约生活于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时期。狼鳍鱼体长在10厘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背鳍位置靠后,于臀鳍相对,其前
  • Caeciliusidae
  • 李振裕李振裕(1641年-1707年),字维饶,号醒斋。清朝政治人物,江西吉水人,祖父李尚德。李元鼎之子,其母朱中楣为晚明宗室辅国中尉朱议汶次女。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
  • 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南支,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东鱼河右岸的人工河道,西起曹县西北部庄寨镇的白茅西村,上接黄蔡河和南赵王河来水,向东北流至定陶县南部的冉堌镇均张庄村汇入东鱼河主干。全长89
  • 青山口组青山口组是位于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上白垩世地层,1958年由地质部松辽第二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青灰、灰黑、黑色泥岩、页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油页岩。
  • 大洋洲诸语言大洋洲诸语言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地域群:南岛语和巴布亚诸语的接触、交流也成了混合语的诞生,如迈辛语。殖民者带来的语言则包括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许多其他地区的英语
  • 张聪明张聪明(1860年-1925年9月15日),原名张葱仔,又名偕张聪明,或称偕牧师娘,噶玛兰族,是一位出身五股的台湾长老教会的宣教师。她的丈夫是马偕。1860年前后,张葱仔出生于观音山山脚;她的父
  • 锁志刚锁志刚(1963年6月15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美籍华裔固体力学家,哈佛大学力学与材料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与高华健、卢天健、黄永刚一同被称作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