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萨诺周期

✍ dations ◷ 2025-11-26 03:42:20 #数论

在数论当中, 自然数  的皮萨诺周期(通常记为π())是指 斐波那契数列模 后的周期,以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皮萨诺(即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 斐波那契数列中模周期的存在性曾在1774年为约瑟夫·拉格朗日所提及.

斐波那契数是指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

斐波那契数列由下方的递推关系定义

对于任意整数, 数列{ (mod )}为周期数列. 皮萨诺周期()记为该数列的周期. 例如,模3的斐波那契数列前若干项为:

这一数列以8为周期,故(3) = 8.

除去(2) = 3 以外,皮萨诺周期必为偶数这一性质的一个简单证明可由如下事实导出:

则π(n)应等同于矩阵 F 在一般线性群2(ℤ)的阶,其中GL2(ℤn)表示在整数模 环上全体二阶可逆矩阵构成的乘法群. 由于F的行列式为-1,可知在ℤn中有(-1)(n) = 1, 故(n)为偶数.

当 互质时,由中国剩余定理即知()等于()和()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3) = 8 而(4) = 6,由此可得(12) = 24. 因此,对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可以化归为对素数幂 = ≥ 1)的皮萨诺周期的研究。

可以证明,若为素数,则()整除–1().有猜想认为 π ( p k ) = p k 1 π ( p ) {\displaystyle \pi (p^{k})=p^{k-1}\pi (p)} 及整数 > 1成立. 任何不满足该猜想的素数都必然是一个沃尔-孙-孙素数,而这种素数被猜想并不存在.

因此对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可以被进一步化归为对素数的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出于这种考虑,需要特别指出两个反常的素数. 素数2的皮萨诺周期为奇数,而素数5的皮萨诺周期和其他素数相比“大得多”.这两个素数的幂的皮萨诺周期为:

由此可知对 = 2·5有() = 6.

2和5以外的所有素数均属于共轭类 p ± 1 ( mod 10 ) {\displaystyle p\equiv \pm 1{\pmod {10}}} () 是 2 – – 1 的根模的指数. 当 p ± 1 ( mod 10 ) {\displaystyle p\equiv \pm 1{\pmod {10}}} ()整除 – 1. 例如,(11) = 11 – 1 = 10,(29) = (29 – 1)/2 = 14.

p ± 2 ( mod 5 ) , {\displaystyle p\equiv \pm 2{\pmod {5}},} 2 – – 1 的根不在 F p {\displaystyle \mathbb {F} _{p}} 和交换,因而 = 故+1 = –1. 由此可得2(+1) = 1, 故的阶, 也即,是2(+1)除以某个奇数的商,因而必为4的倍数. 在这种情况中,最小的三个满足()的例子为(47) = 2(47 + 1)/3 = 32, (107) = 2(107 + 1)/3 = 72 及(113) = 2(113 + 1)/3 = 76.

据上述讨论,若 = 是一个奇素数幂,满足() > , 则()/4 是一个不大于的整数. 利用皮萨诺周期的乘积性质,可得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 2 · 5,  ≥ 1. 最小的两个等号成立的例子为(10) = 60 及 (50) = 300. 若  不能表示为 2 · 5的形式,则() ≤ 4.

前十二个自然数的皮萨诺周期(OEIS中的数列A001175)及其对应的一个周期内的所有数列举如下(为可读性起见,在每个0前加有空格;X,E分别表示10,11):

如果 = (2) ( ≥ 2), 那么π() = 4;如果 = (2 + 1) ( ≥ 2), 那么π() = 8 + 4. 换而言之,模 F(2k) (k ≥ 2)的一个周期内有两个0,而模F (2k + 1) (k ≥ 2)的一个周期内有四个0.

相关

  • 凯尔苏斯凯尔苏斯(英语: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生于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至公元37年)。他著有一部涵盖多种主题的百科全书,前5卷与农业相关,但现仅存关于医学的八卷,被称为
  • 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巴黎格雷万蜡像馆的创立来源于18世纪末,当时法国著名的《高卢日报》的创办人阿赫蒂赫·梅耶(Arthur Meyer)的一个新鲜古怪的念头:他想让他的报纸头版上的人物从只有文字的二维平
  • 龙脑香科龙脑香科(学名:Dipterocarpaceae)包括16属约580-680种,主要都是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40-70米高,最高的可以达到85米,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是木材市场的重要产
  • 有线电视法广电三法,是中华民国(台湾)的三项广播电视相关法律,包括《广播电视法》、《有线广播电视法》、《卫星广播电视法》。为了推动通讯汇流,最早自2002年起,陆续有多次修法。《广播电视
  • 柴涵柴涵(1927年06月30日-2012年05月29日),浙江宁波人,政工干校第一期毕业。后至美军心战班受训,并在纽约大学进修,后返回台湾,于国军心战单位任职。越战爆发后,奉派加入中华民国驻越军事
  • Q学习Q-学习是强化学习的一种方法。Q-学习就是要记录下学习过的政策,因而告诉智能体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动会有最大的奖励值。Q-学习不需要对环境进行建模,即使是对带有随机因素的
  • 高庆狮高庆狮(1934年7月17日-2011年5月15日),中国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总体设计专家。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1994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从实
  • 曼弗瑞德·诺瓦克曼弗雷德·诺瓦克(Manfred Nowak,1950年6月26日-),著名国际人权法专家,现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院,第一位进入中国调查的联合国酷刑问题特派专员。
  • 傅以渐傅以渐(1609年-1665年),字于磐,号星岩。清朝首位状元,政治人物、学者。明末清初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第一
  • 章必成章必成(1860年4月19日-1939年),原名蒙塔古·亨利·普罗克特-比彻姆(Montagu Harry Proctor-Beauchamp),英国内地会传教士。是1885年加入中国内地会前往中国传教的剑桥七杰之一。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