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论当中, 自然数 的皮萨诺周期(通常记为π())是指 斐波那契数列模 后的周期,以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皮萨诺(即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 斐波那契数列中模周期的存在性曾在1774年为约瑟夫·拉格朗日所提及.
斐波那契数是指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
斐波那契数列由下方的递推关系定义
对于任意整数, 数列{ (mod )}为周期数列. 皮萨诺周期()记为该数列的周期. 例如,模3的斐波那契数列前若干项为:
这一数列以8为周期,故(3) = 8.
除去(2) = 3 以外,皮萨诺周期必为偶数这一性质的一个简单证明可由如下事实导出:
则π(n)应等同于矩阵 F 在一般线性群2(ℤ)的阶,其中GL2(ℤn)表示在整数模 环上全体二阶可逆矩阵构成的乘法群. 由于F的行列式为-1,可知在ℤn中有(-1)(n) = 1, 故(n)为偶数.
当 互质时,由中国剩余定理即知()等于()和()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3) = 8 而(4) = 6,由此可得(12) = 24. 因此,对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可以化归为对素数幂 = ≥ 1)的皮萨诺周期的研究。
可以证明,若为素数,则()整除–1().有猜想认为及整数 > 1成立. 任何不满足该猜想的素数都必然是一个沃尔-孙-孙素数,而这种素数被猜想并不存在.
因此对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可以被进一步化归为对素数的皮萨诺周期的研究.出于这种考虑,需要特别指出两个反常的素数. 素数2的皮萨诺周期为奇数,而素数5的皮萨诺周期和其他素数相比“大得多”.这两个素数的幂的皮萨诺周期为:
由此可知对 = 2·5有() = 6.
2和5以外的所有素数均属于共轭类() 是 2 – – 1 的根模的指数. 当()整除 – 1. 例如,(11) = 11 – 1 = 10,(29) = (29 – 1)/2 = 14.
若2 – – 1 的根不在和交换,因而 = 故+1 = –1. 由此可得2(+1) = 1, 故的阶, 也即,是2(+1)除以某个奇数的商,因而必为4的倍数. 在这种情况中,最小的三个满足()的例子为(47) = 2(47 + 1)/3 = 32, (107) = 2(107 + 1)/3 = 72 及(113) = 2(113 + 1)/3 = 76.
据上述讨论,若 = 是一个奇素数幂,满足() > , 则()/4 是一个不大于的整数. 利用皮萨诺周期的乘积性质,可得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 2 · 5, ≥ 1. 最小的两个等号成立的例子为(10) = 60 及 (50) = 300. 若 不能表示为 2 · 5的形式,则() ≤ 4.
前十二个自然数的皮萨诺周期(OEIS中的数列A001175)及其对应的一个周期内的所有数列举如下(为可读性起见,在每个0前加有空格;X,E分别表示10,11):
如果 = (2) ( ≥ 2), 那么π() = 4;如果 = (2 + 1) ( ≥ 2), 那么π() = 8 + 4. 换而言之,模 F(2k) (k ≥ 2)的一个周期内有两个0,而模F (2k + 1) (k ≥ 2)的一个周期内有四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