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第一钟表厂

✍ dations ◷ 2025-10-26 09:35:20 #钟表制造商,俄罗斯公司

莫斯科第一钟表厂(俄语原名:Первый Московский часовой завод,缩写:1Мчз)系根据斯大林在1930年的命令而建立的。当时,该厂是苏联的第一座钟表制造厂。通过其在美国所设立的贸易公司Amtorg,苏联分别在1929年买下了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Ansonia钟表公司及俄亥俄坎顿的Dueber-Hampden制表公司,并将这两厂的原料与生产工具通通运回莫斯科以建立该厂。为了完成“五年计划”的其中一个目标,21名前Dueber-Hampden的员工被聘任至莫斯科继续生产并教导俄罗斯工人生产钟表产品。然而,有趣的是,该厂最初的产品依然挂上Dueber-Hampden的招牌。

莫斯科第一钟表厂原称为“国家第一钟表厂”(First State Watch Factory),但苏联领导人基洛夫于1934年被刺杀后,为纪念基洛夫而将其命名为“基洛夫”(Kirov)。二次大战期间,工厂曾一度迁往乌拉尔山脉,直至战争结束,工厂迁回莫斯科后,才易名为“莫斯科第一钟表厂”。1961年,加加林配带着莫斯科第一钟表厂的"Shturmanskie"(领航员)手表,成为世界第一个太空人后,工厂使开始生产“宝杰”(Poljot)为品牌的手表,因此表厂亦被称为“宝杰”。

由于苏联的钟表技术在当时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因此通过收购美国的Dueber-Hampden作为取得技术及工具来源。但Dueber-Hampden的生产技术及工具并非最先进,生产出来的产品质素不算太高,为了提高生产技术,于1936年,苏联政府转移与当时处于财政困难的法国钟表厂商Lip,购买其生产技术。Lip为苏联提供零件、机芯、生产工具,甚至派员往莫斯科培训当地的工人,莫斯科第一钟表厂以Lip的机芯为基础,生产自制机芯:用于的Pobeda的41m - 32yH(基于R26),闪电牌的3602(基于R36),Zim(基于R40)及Zvezda(基于T18)。

日后的41m - 31yH(用于Shturmanskie)成为了第一只航天手表,莫斯科第一钟表厂其后更开发出2209(Vympel),2220的超薄机械手表(2209的厚度为2.9mm 2220的厚度为1.85mm)。1963年在莱比锡国际钟表展上Vympel更取得金奖。自动机械表方面亦发展出2415, 2416两种机芯,其机芯厚度亦只有3.9mm。

Lip的技术为整个苏联手表工业建立了基础,除了莫斯科第一钟表厂外,莫斯科第二钟表厂、奇斯托波尔钟表厂、火箭牌、闪电牌和Zim等,都以Lip的技术发展出不同种类的机芯。

由于计时码表是空军的配备之一,因此苏联亦积极引进计时码表的机蕊技术。早于1940年代开始莫斯科第一/第二钟表厂生产基于瑞士Venus 175机芯,名为3017的计时码表机芯。而且在二战结束后,战后条约规定苏联可以取得德国的工业设备及零件作为赔偿之用。位于格拉斯许特,替德国空军生产计时码表的帝玛表,整家工厂被搬至苏联。莫斯科第一钟表厂使用这些来自德国的设备及零件,制造基于UROFA-59机芯的Kirova计时码表。进一步提升其钟表技术。但由于维护不易,跟苏联的生产哲学不相符,在1973年,由于当时处于“石英危机”,著名的机芯厂Valjoux为了完成新一代7750自动码表机芯的开发和增加公司现金,因此Valjoux向苏联提出出售其生产工具及生产权利。终在1974年,苏联同意购买Valjoux 7734的生产工具及其权利,在莫斯科第一钟表厂自行生产苏制的Valjoux 7734;经过了部分的修改后,该机芯重新命名为3133。

除此以外,莫斯科第一钟表厂在1959年基于AS机芯,生产2612的闹表机芯;在七八十年代也生产过石英表。且莫斯科第一钟表厂亦有生产走时准确,但又价钱廉宜的机械航海钟。

自1991年苏联瓦解以后,工厂亦转变为私营化。可是于2004年,莫斯科第一钟表厂被分拆出售,例如俄罗斯的Maktime收购了3133系列计时码表机芯的生产设备(Maktime 的3133生产线已于2011年关闭),奇斯托波尔钟表厂亦收购了其2612闹表机芯的生产工具,自此莫斯科第一钟表厂亦正式结束其长达70多年的历史。

俄罗斯手表 Raketa

俄罗斯手表 Pobeda

Soviet movements

Lip, by Nick Downes

Article by Chris Barber

Poljot Signal

History of the Poljot cal. 3133 Movement

相关

  • 天仙子胺天仙子胺(Hyoscyamine)是一种托烷类生物碱,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天仙子,曼德拉草,曼陀罗花,番茄和颠茄等茄科植物。药物阿托品就是天仙子胺经提取处理后得到的消旋产物,因此天仙
  • 国际标准期刊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英语: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简称ISSN)是一种类似于国际标准书号的期刊出版物代码。由于期刊出版物名称和内容的不定性,所以相对国际标准书
  • 18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8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缠绕了约85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2.5%的DNA。辨识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学
  • 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它是由IETF的多媒体传输工作小组1996年在RFC 1889中公布的。国际电信联盟ITU-T也发布了自己的RTP文
  • 佛拉明哥伦巴佛拉明哥伦巴(Flamenco Rumba),也叫做吉普赛伦巴或西班牙伦巴,是弗拉明戈音乐的一种舞蹈和伴奏音乐曲式。在19世纪,古巴伦巴(英语:Cuban Rumba)流传到了西班牙,因而产生了这种曲式。
  • 王绂王绂(1362年-1416年),字孟端,号友石生,九龙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画家。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五月初三日生,幼年聪颖好学,为弟子员,能书画,擅长山水,师法吴镇、王蒙。洪武初年荐入
  • 陈抗甫陈抗甫(1941年4月-),男,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原常务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兼职)。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代表
  • 希恩杜普尔希恩杜普尔(Hindupur),是印度安得拉邦Ananta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505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5056人,其中男性64159人,女性60897人;0—6岁人口16026人,其中男8175人,女7851
  • 蒋友青蒋友青(1990年6月14日-),蒋中正曾孙,蒋经国之三子蒋孝勇与妻方智怡三子。蒋友青籍贯浙江奉化,于加拿大出生,在美国长大、旧金山求学。2003年,兄长蒋友柏长女蒋得曦满月,蒋友青曾回台
  • 逃狱三王《逃狱三王》()是一部2000年美国喜剧片,由科恩兄弟执导,乔治·克鲁尼,约翰·特托罗,提姆·布莱克·尼尔森主演。电影半改编自荷马的《奥德赛》,以1937年正值大萧条的密西西比州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