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主权宣言

✍ dations ◷ 2025-11-15 22:53:52 #爱沙尼亚主权宣言

爱沙尼亚主权宣言 (爱沙尼亚语:suveräänsusdeklaratsioon), 全称: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主权宣言 (), 于1988年11月16日, 正值在爱沙尼亚举行的歌唱革命期间颁布。宣言主张爱沙尼亚的主权以及爱沙尼亚的法律地位高于苏联法律。 爱沙尼亚议会同时也声称拥有共和国的天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矿物及在爱沙尼亚领土内的工业制品原材料、农业、建筑物、国有银行、交通及市政服务等。 现在每年的11月16日被定为“主权宣言日” ("Suveräänsuse deklareerimise päev")。

爱沙尼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第一次独立。不过在1940年由于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因此爱沙尼亚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大多数西方国家拒绝承认苏联在法理上对爱沙尼亚的兼并,仅承认实际在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或者干脆也不承认苏维埃政府。 这些国家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外交官和领事,他们仍然以其前政府的名义运作。 这些年迈的外交官在这种异常情况下坚持到最终恢复波罗的海独立。

1980年代苏联提倡 改革重组 及 开放政策 等政策令苏联的政治打压时代来到了尾声。因此,在1991年8月20日八一九事件期间,也就是爱沙尼亚主权宣言颁布的三年后颁布了“重建独立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宣言”,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宣布重建独立国家的波罗的海共和国(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已于1990独立)。 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在同月17日,联合国接纳了爱沙尼亚的会员身份。

经过三年的谈判之后,俄罗斯军队于1994年8月31日撤离爱沙尼亚。 在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5年9月放弃其在帕尔迪斯基的核反应设施后,俄罗斯联邦在官方层面上已经终结了其对爱沙尼亚的军事驻扎。随后,爱沙尼亚在2004年5月加入北约,并在不久后成为北约成员国,更于2010年加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委员会宣言

关于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权


五千多年来,爱沙尼亚人民一直在波罗的海沿岸耕种土地和发展文化。 1940 年,国家同质化的主权爱沙尼亚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并设想维护主权保障和国家繁荣。斯大林主义和停滞的国内政治忽视了这些保证和观点。结果,在爱沙尼亚发展了不利于爱沙尼亚人作为主要民族的人口状况,共和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处于灾难性的境地,经济的持续不稳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整个人口。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认为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种:爱沙尼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主权条件下进行。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权意味着它在其领土上以最高权力机构、政府和司法机构的形式拥有最高权力。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权是完整和不可分割的。据此,共和国在苏联的未来地位应由联盟条约决定。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不同意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讨论的苏联宪法修正案和补充,其中排除了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宪法自决权。根据苏联批准的 1966 年 12 月 16 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其他国际法规范,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的最高代表机构,最高苏维埃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布其在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上的至高无上地位。


苏联宪法的修改和补充经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并对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作出相应修正和补充后,在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上生效。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呼吁所有将自己的命运与爱沙尼亚联系在一起的人团结起来,以建立一个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爱沙尼亚社会。主权的法律和事实实现也意味着,爱沙尼亚人民将来不会同意任何歧视居住在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任何其他国籍的代表的法律。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A. RÜTEL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 V. VAHT

塔林,1988 年 11 月 16 日。


 苏联: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阿努阿尔别克·阿利姆扎诺夫 ·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 ·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 · 根纳季·布尔布利斯
 乌克兰: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 维托尔德·帕夫洛维奇·福金
 白俄罗斯: 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 · 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

相关

  • 焦尔达诺·布鲁诺焦尔达诺·布鲁诺(意大利语: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宇宙学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
  • 叶绿醌叶绿基甲萘醌(英语:Phylloquinone,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简称叶绿醌,又称为维生素K1)属于一种多环芳香酮,骨架基于2-甲基-1,4-萘醌,在三号位上有一个植烷取代基。叶绿基甲萘醌是
  • 苍青苍色(英语:horizon),是属于青色系中的一种颜色。诗词中有“天苍苍,野茫茫”的诗句。而“苍”则代表苍茫的天空,则苍色是苍茫天空的颜色。苍天也意味着蔚蓝的天际,而苍天也可以说为
  • 侯永生侯永生(1940年10月-2010年代),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演员。1960年,毕业后成为大连话剧团德演员。因在电视剧《努尔哈赤》的表演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 格鲁吉亚国家图书馆格鲁吉亚国家图书馆(格鲁吉亚语: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პარლამენტის ეროვნული ბიბლიოთეკა),或称格鲁吉亚国立公共图书馆,是格鲁吉亚的国家图书馆
  • 王裕心王裕心(16世纪-17世纪),字元涵,山西汾州府孝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王裕心是万历十一年进士王政的儿子,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南京国子监博士,上疏杨涟冤
  • 江奇涛江奇涛(1954年2月21日-),安徽无为人,中国大陆作家、编剧,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代表作有《人间正道是沧桑》、《少帅》等。197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 安德烈·鲁布廖夫 (电影)《安德烈·鲁布廖夫》(俄语: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英语:),是1966年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执导的电影,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塔尔科夫斯基编剧。这部电影基本上
  • 莫尔巴赫河 (贝沃河支流)坐标:51°10′21.65″N 7°23′44.28″E / 51.1726806°N 7.3956333°E / 51.1726806; 7.3956333莫尔巴赫河(德语:Moor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
  • 尼古拉·博布里科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博布里科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о́бриков;1839年1月27日-1904年6月17日)是一名俄罗斯将官、政治家。博布里科夫曾任芬兰总督和芬兰军区总督。在被任命为总督后,由于推行强硬的俄罗斯化政策,芬兰民众对他深恶痛疾。1904年,博布里科夫被一名芬兰民族主义者刺身亡。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博布里科夫生于1839年1月15日,后来考上俄国的第一军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中尉,并在皇家卫队服役。此后,他在喀山军区服役,后在诺夫哥罗德担任参谋长。1869年,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