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性饮食
✍ dations ◷ 2025-11-20 17:16:03 #植物性饮食
植物性饮食是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方式。这些植物包含蔬菜类、谷类、豆科类、水果类,仅含有极少或没有动物性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在使用上发生了变化。“植物性饮食”有时被用来指纯素饮食,亦即不含任何动物性食物;或被用来指素食饮食,亦不包含蛋、奶;也被用来指不同比例动物性食物的饮食,例如半素饮食只含有少量的肉。截至1999年,据估计全球有40亿人主要以植物性饮食的方式生活,而“耕地、淡水和能源资源的短缺”也使得这40亿人的大多数只能以植物性饮食为主。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植物性饮食被用来指不同比例动物性食物的饮食,从完全不含任何动物性食物(也就是纯素饮食),到只含少量的各种肉类。《救命饮食》这本2005年的书,是由康乃尔大学营养生化学的名誉教授柯林·坎贝尔和他当医师的儿子坎贝尔二世所撰写,他们比较倾向于将植物性饮食等同于纯素饮食。在各种不同的食物来源,植物性饮食已经被用来指:
相关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塞麦尔维斯伊格纳兹·菲利普·塞麦尔维斯(Ignatius Philipp Semmelweis,1818年7月1日-1865年8月13日),匈牙利产科医师,现代产科消毒法倡导者之一,被尊称为“母亲们的救星”。他在维也纳(1847-1
- 唾腺唾腺(英语:salivary gland;亦称唾液腺、涎腺)是脊椎动物的消化腺之一,位于口腔周围,人类的三大唾腺为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bmandibular gland)(submand
- 短舌匹菊Feverfew短舌匹菊(学名:Tanacetum parthenium)是菊科菊蒿属的植物。原生长于欧亚大陆,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及高加索,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中国、北美洲、智利等地。
- 外温动物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与外温动物(Ectotherms)不同。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
- 苔藓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学名:Bryophyta)是植物界的一门,是一类一般在1到10公分高左右的微小且柔软的有胚植物,但也有些物种会比较高大。只要有潮湿的环境与阳光照射就能轻易生长,没有花朵或种
- 巴克敏斯特·富勒巴克敏斯特·福乐(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1895年7月12日-1983年7月1日),美国哲学家、建筑师及发明家 。曾在1946年取得戴美克森氏投影法的专利。富勒发表超过30本书,发明和普
- 贝林县贝林县(Berrien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186平方公里,县治纳什维尔。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6,708。贝林县成立于1856年2月25日。历史 | 经济 |
- 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古希腊语:Στοιχεῖα,Stoicheia)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共13卷。这本著作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据估计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版本最多
- 中华恐龙园中华恐龙园,覆盖面积约600亩,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国家高新区(新北区),是集科普、娱乐、教育和休闲于一体,以恐龙为主题的综合性游乐园。享有“东方侏罗纪公园”的名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