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破坏

✍ dations ◷ 2025-04-04 11:49:13 #创新经济学,技术变革,历史理论,社会文化进化,奥地利经济学派

创造性破坏(德语:Schöpferische Zerstörung;英语:creative destruction,又称创造性毁灭)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其创新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创造性破坏”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战争与资本主义》(Krieg und Kapitalismus)。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认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和消灭财富,而且通过战争和经济危机不断毁灭人类财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熊彼得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并在书的第二部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

后来,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把“创造性破坏”视为资本主义的优点,用于描述公司和杨也的兴衰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方向进行。在这种观点下,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而创新能够从内部不停地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有的秩序和结构, 同时再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这一过程便被称为“创造性破坏”。通过创新,企业家不断创造性地打破旧的市场均衡,而经济增长就是以这种“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竞争的过程。

相关

  • 超激动剂超级激动剂(英语:superagonist)在药理学中是指一种能作用于受体的激动剂,它产生的最大反应比内源激动剂更大。因此超级激动剂的内在活性大于100%。例如戈舍瑞林(英语:goserelin)就
  • 卡尔·巴特卡尔·巴特 (Karl Barth,1886年5月10日-1968年12月10日) ,瑞士籍新教神学家,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John Bowden描述他是一位时代先知、教授、政治家和神学领袖。在德国求学期
  • 线粒体基质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5 内层11 线粒体 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线粒体基质是线粒体中由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内部空间,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含有参与三
  • 孙星衍《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之孙星衍像孙星衍(1753年-1818年),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祖籍安徽濠州,清代经史学家,考据学者,金石学家。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 支厅支厅又称地方厅,为日本都道府县下的次级行政组织,负责处理所属都道府县的地区事务,并非自治机关,因此首长由县(都、道)厅指派。全日本现共有12个支厅。目前在东京都、岛根县、宫崎
  • 彩券彩票又称为彩券,是指运用在博彩中,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供人们填写、选择、购买并按特定规则取得中奖权利的凭证。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通过抽签摇彩,凭机会在一定范围
  • 卜拉欣·加利卜拉欣·加利(阿拉伯语:إبراهيم غالي‎;1949年9月16日-)现任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总统,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外交家、政治家。曾任波利萨里奥阵线驻西班牙代表。在
  • 大卫·艾尔曼大卫‧艾尔曼(Dave Elman,1900年5月6日-1967年12月5日),美国催眠大师,于临床催眠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教授催眠的对象只限医护从业人员,也因次从课堂上与医生学员们的分享互动中,得
  • 宝永大喷发宝永大喷发,是指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富士山在宝永四年(1707年)的一次大规模喷发。此次喷发在富士山东南斜面新造成了一个寄生火山——宝永山。 这是江户时代富士山唯一一次大规模
  • 第四十一届威廉·琼斯杯国际篮球邀请赛第四十一届威廉·琼斯杯国际篮球邀请赛于2019年举办,是威廉·琼斯杯国际篮球邀请赛的第四十一届。本届赛事是由纬来体育台现场直播。男子组共有九队,包括地主中华蓝、白,比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