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的裸女二号

✍ dations ◷ 2025-09-10 23:11:54 #下楼的裸女二号

《下楼的裸女二号》(法语:)是1912年法国艺术家杜尚绘制的一幅油画,是现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它曾被立体派画家批评为太过像未来派作品,但实际上1912年独立者沙龙的展品目录中却被划分为立体派作品,并且在1913年纽约军械库展览会中成为焦点。现此作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

这幅作品混合了立体派和未来派的风格。杜尚在此把多个女子下楼的动作混合在了一起,这可能是受到了艾蒂安-朱尔·马雷和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摄影作品影响。实际上这幅画就和埃德沃德·迈布里奇1887年拍摄的《下楼的女人》十分相似。

1912年5月16日,杜尚向第28届独立者沙龙提交了这幅作品。在沙龙展品目录中编号1001,名称为Nu descendant l'escalier,而不是现在的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 n° 2。不过虽然列在了目录中,这幅画并没有实际参展。 杜尚的哥哥雅克·维庸和雷蒙·杜尚-维庸受到策展人的委托,曾试图打消杜尚用此作参展的念头。策展人认为如果杜尚坚持展出的话,那也要改掉作品的标题才行。根据杜尚自己的说法,这是因为包括阿尔伯特·格列兹在内的一些立体派画家认为这幅画不符合他们的理念, 而策展方则说他“就不该画一个下楼的裸体人物,这实在可笑...裸体应该受到尊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法国立体派艺术家对外来艺术风格有抵触情绪,而杜尚的作品风格非常贴近当代意大利未来派。但杜尚并不承认他受到了意大利未来派的影响,按他所说,巴黎和罗马相距如此遥远,在巴黎的他根本就不可能受到这种影响。

在一次采访中,杜尚与策展人凯瑟琳(Katherine Kuh)谈到《下楼的裸女二号》时说:“实际上我是看了击剑者和奔马的连续照片之后才想到了《裸体》的点子。我不是说我抄袭了这些相片。未来派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我从来都不是未来派画家。” 杜尚后来又说:“我的目的是用静态来表示运动,即绘制运动中的连续静态动作——完全没想过电影效果什么的。我觉得我将运动中的头部转换成纯粹的线条这一点足以可谓自己辩护。” 作为对独立者沙龙的回应,杜尚说:“我什么都没对哥哥们说。但我立刻就搭了计程车去向展方要回我的画作。我确信那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感觉自己再也不会对团体活动产生兴趣了。”

虽然如此,这幅画实际上还是得以在1912年10月的黄金分割沙龙(Salon de la Section d'Or)中以原标题参展。此外,它还出现在了《Du "Cubisme"》一书及1912年秋季沙龙的展出“立体之家”(La Maison Cubiste)中。历史学家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e)说:“就是因想呆在这些艺术家群体中他(杜尚)才撤回了作品。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当时的地位其实相当优越”。

杜尚后来又将此作提交给1913年美国纽约军械库展览会的评委,标题为“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同时印刷的明信片上显示的英文名字为“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此作在美国也备受嘲讽,1913年一年就有多出滑稽剧上映。《美国艺术新闻》多次悬赏以期读者能找出画中所谓的裸体。

在看过军械库展览会之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就拿那个叫做什么‘裸体下楼’的画来说吧,我卧室里其实有一个纳瓦霍艺术毯子,它按立体派的理论来说其实比这画好多了。按照这些人莫名其妙的逻辑,这毯子就该叫‘正装上楼’...这俩个名字可谓不分伯仲,从装饰艺术的角度来讲,这毯子实际还比那幅画有用的多了”。

在军械库展览会展出时此画被旧金山的律师兼艺术商弗雷德里克·托利(Frederic C. Torrey)买下,挂在伯克利的家中。1919年在找人画了一幅原大的复制品后,托利将原作卖给了美国艺术品收藏家沃尔特·康拉德·阿伦斯伯格(Walter Conrad Arensberg)及其妻路易丝(Louise)。1954年此画按二人遗愿捐给费城美术馆,此后直到今日就是一直该馆的藏品。

相关

  • 冰火山冰火山(拉丁文作 cryovolcano,字面涵义即为cryo-:冰和 volcano:火山),是存在于地外天体上的与火山相似的一种地貌,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是其他一些低温(表面温度低于-150 °C)的天体
  • 联合航空811号班机事故联合航空811号班机空难,发生于1989年2月24日,肇事飞机为一架波音747-122型客机,注册编号N4713U,由夏威夷檀香山飞往新西兰的奥克兰,机上共有3名机师、15名机员及337名乘客。当飞
  • 松下直树松下直树(1978年6月6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新会宁站新会宁站(朝鲜语:신회령역;新會寧驛)曾为朝鲜铁路咸北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咸镜北道会宁市,废止时间不明。
  • 约瑟夫·莱特 (语言学家)约瑟夫·莱特(英语:Joseph Wright,1855年10月31日-1930年2月27日),FBA,是牛津大学的比较语言学教授,也是知名小说家兼语言学家J·R·R·托尔金的老师。他出身低下,但最终成了一名学者
  • 东伏见慈洽东伏见慈洽(ひがしふしみ じごう)(1910年5月16日-2014年1月1日),是久迩宫第2代当主久迩宫邦彦王的第三子,日本旧皇族兼僧人,上皇明仁族叔父,为皇族时称久迩宫邦英王。1910年(明治十九
  • 溴化苄溴化苄(又称苄基溴或α-溴代甲苯),分子式C6H5CH2Br或C7H7Br,是一种苯环被溴甲基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它可通过甲苯在室温下发生溴化反应(二氧化锰为非均相催化剂)进行制备。溴化苄在
  • 小癞子《托美斯河上的小癞子,他的身世和遭遇》(西班牙语: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 y de sus fortunas y adversidades),简称《小癞子》,是西班牙16世纪中期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作
  • 安伯政安伯政(英文名:Zack An,1981年12月1日-),台湾艺人,是高雄市旗津区人。他以超级星光大道参赛出道,主攻台语歌项目。2011年发行首张个人台语专辑《缘。梦》,2014年起陆续参与《世间情》
  • 上久雄上久雄(1941年6月28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64年到1968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