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半岛

✍ dations ◷ 2025-05-18 00:06:54 #马来亚半岛
坐标:4°0′N 102°30′E / 4.000°N 102.500°E / 4.000; 102.500马来西亚半岛地区(英语:Peninsular Malaysia),俗称西马(马来语:Malaysia Barat),通称马来西亚半岛(Semenanjung Malaysia)或马来半岛(Semenanjung Tanah Melayu),旧称马来亚(英语:Malaya),是马来西亚国土在马来半岛的一部分,总面积约130,590平方千米(50,420平方英里)。它北邻泰国,南与新加坡通过新柔长堤和马新第二通道相连。它隔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相望。南中国海将其与东马隔开。西马占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的大部分,大约80%。截至2015年,西马的人口约为2500万,多数人口居于半岛西岸。西马由11个州和两个联邦直辖区组成,亦有东西之分,其中东海岸通指面向南中国海和太平洋的区域,西海岸则为面向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的区域。而西海岸因人口密集而普遍被细分为北中南三部。虽然柔佛州东岸面向南中国海,但其西部和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和柔佛海峡属于印度洋,所以可被视为西海岸州属的一部分。该区在马来西亚成立前以前,曾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即马来亚联合邦,因此民间也有人使用“马来亚”来称呼现今的西马。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就以“西马”称呼马来亚,“马来亚”一词渐渐少用,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事物、法律文件,仍然使用“马来亚”一名,如马来亚大法官(相对于东马的婆罗洲大法官)、马来亚大学、马来亚银行、马来亚虎等等。为了规范马来西亚华语用词,2004年成立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范名称为“马来半岛”、简称“半岛”,东马则规范为“沙巴砂拉越”、简称“沙砂”,并建议停止使用“西马”、“东马”的称呼,但民间与传媒依然使用。15世纪,马六甲王朝统治了北大年以南的整个半岛及苏门达腊东部,至十六世纪被葡萄牙攻占后、荷兰、英国等欧洲殖民势力先后进入马来半岛。至19世纪末全半岛均成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之后,成立自治领,并在1957年独立,称马来亚联合邦。在1963年9月16日连同沙巴、沙劳越以及新加坡联合组成马来西亚。新加坡在1965年退出马来西亚。西马2015年各族群人口百分比西马的人口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西亚马来人为主,华人和印度人也占半岛人口的3成。半岛原住民多数居住在内陆地区。另见:马来西亚地理及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相关

  •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契丹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而目前居住中国东北的达斡尔族可认定为契丹人直
  • 乳品奶制品,奶类制品的简称,亦称乳制品、乳类食品或奶食品,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除各种直接使用奶制成的饮料外还包括通过发酵获得的食品(奶酪和奶油)以及对奶进行干燥或者
  • 碳式复写纸碳式复写纸(Carbon paper)是压敏复写纸的一种,是一种一面涂有干墨水或者其他颜料的纸,通常使用蜡封。当人们通过手写或者打字机制作原件的同时,它被用来复制副本。将碳纸放在原件
  • 轻歌剧轻歌剧(Operetta)出现于十九世纪,也称配乐喜歌剧,是娱乐性较强的一类歌剧。其结构短小,音乐风格轻松活泼,情节多取自于现实生活,偏重讽刺揭露。采用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和说白
  • 殷人东渡美洲论殷人东渡美洲论是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假说,将奥尔梅克文明之出现和商朝被周武王所灭时商族人军民渡海联系起来。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假说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麦都思,他指出周
  • 中央气象局台风警报中央气象局台风警报是由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所发布的台风警报,是中华民国政府针对台风侵袭台湾地区时所发布的警报,分为海上台风警报与陆上台风警报。中华民国的气象单位受到许多
  • 鹿角蕨鹿角蕨为水龙骨科鹿角蕨属植物,主要产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18个已经发表的原生种。它们生长于热带雨林,以树表的腐烂有机物为营养,用硬而光滑的营养叶及有抓附性的根系把持在
  • 京站时尚广场京站时尚广场(英语:Q Square),简称京站,是台湾的连锁购物中心、商场、美食广场品牌,由日胜生活科技集团转投资设立。除了位于台北市承德路与市民大道交叉口的本店外,在台北都会区尚
  • Sage集团Sage集团(The Sage Group plc)是英国的一家跨国软件公司,总部位于泰恩河畔新堡。这家公司是英国第二大科技公司,并且也是世界第三大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公司(仅次于甲骨文和SAP),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