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包

✍ dations ◷ 2025-05-22 04:33:28 #英国面包,复活节

十字包(英语:Hot cross bun)是一种添加了香料的甜味的面包,面包中有黑加伦子或葡萄干,面包上面有一个十字形符号。很多地区都有在耶稣受难日吃这种面包的传统,比如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南非、印度和加拿大。但是现在有些地方全年可以买得到这种面包。在澳洲,热十字包一般早在新年或圣诞节之后就开始出售了。

在许多传统的基督教国家,从忏悔星期二的傍晚(圣灰星期三之前)到耶稣受难日的中午,人们一般会食用不含乳制品的小面包(大斋节期间禁食乳制品直到棕榈周日),通常是趁热或刚烤好的时候吃。

古希腊人可能曾经在蛋糕上做十字形记号。

在伊丽莎白一世治下的英格兰,1592年,伦敦市场官员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销售热十字包及其他含香料的面包,除了个别场合,如葬礼、耶稣受难日或圣诞节。违反此项法令的惩罚是没收所有违禁食品,并送给穷人。由于这项法令,那段时期热十字包主要在家庭厨房制作。在那之后,詹姆斯一世的英格兰和詹姆斯六世的苏格兰(1603-1625)也曾试图禁止这类面包的销售。

英国民间传说有许多关于热十字包的迷信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耶稣受难日当天烘培并供应的面包在接下来那一整年都不会变质。还有传言劝人们留一块面包,因为生病的人要是吃一块面包病情就会好转。

1884年,夏威夷一份报纸刊登了一个广告,将在耶稣受难日销售热十字包。

传说与他人分享热十字包可以保证下一年友情不变。那时常说“给你一半给我一半,我们俩个友情不变”,因此还有说法是一次只能烤一个面包。还有人说因为面包上有个十字,吃之前要吻一下那个十字。如果带着热十字包出海还可以防止海难发生。挂一个热十字包在厨房,家里就不会发生火灾,并且保证烤出来的面包都很棒。挂着的包一年换一次。

英国的主要超市都制作与传统口味略微不同的热十字包,如太妃口味、橙汁蔓越莓口味以及苹果肉桂口味。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一种巧克力口味的包很受欢迎,在某些澳洲的面包店也销售咖啡口味的包。含有的香料都一样,只不过面包里添加的是巧克力碎而非黑加伦子。还有不含水果的、枣味的及焦糖口味的版本,以及巧克力口味和传统口味的迷你版面包 。

捷克有一种类似的蛋糕/甜面包,在复活节食用,面包上也标着一个十字,叫“mazanec”。

过去,面包上的十字是由油酥糕粉制成。现在一般是用普通面糊,也就是面粉加水。

相关

  • 喉咙咽喉(Throat)是解剖学中咽(学名:Pharynx)和喉(Larynx)的总称,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一部分。Template:Mouth anatomy(英语:Template:Mouth anatomy)
  • 奴隶制奴隶制度是古希腊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古代作家认为奴隶制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自然合理,无论斯多葛派还是早期基督教都没有质疑过这种行为。然而早在公元前4世纪,一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艾灸在古代中国,艾草就已是重要的民生植物。通常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
  • 克罗地亚国家银行克罗地亚国家银行(克罗地亚语:Hrvatska Narodna Banka,简称HNB;IPA:(英语:Wikipedia:IPA for Serbo-Croatian)),系克罗地亚共和国之中央银行,属于拥有法律人格之政府机构。在行政上向克
  • 伦敦市法团伦敦市法团(英语: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亦称伦敦法团,是英国伦敦的市中心区——伦敦市的自治组织和地方政府。伦敦市法团的辖区只涵盖伦敦市中心的老城区,伦敦城(也叫作“伦
  • 波兰战役 纳粹德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费多尔·冯·博克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斐迪南·查特罗什(英语:Ferdinand Čatloš) 米哈伊尔·科瓦列夫(英语:Mikhail
  • 高雄火车站 (历史建筑)坐标:22°38′18″N 120°18′11″E / 22.6382766°N 120.3031023°E / 22.6382766; 120.3031023高雄车站帝冠式站体是一座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历史建筑,地址为三民区建国二路318
  • 韩汝琦韩汝琦(1938年8月-2011年2月16日),男,河北清苑人,中国物理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社会
  • 芳心院芳心院(ほうしんいん)(1614年-1691年,即生于庆长19年,卒于元禄4年),本名阿琴,德川幕府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侧室。父亲名字不详,据说是位寺院住持。她在1641年(宽永18年)成为家光的侧室,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