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似然法

✍ dations ◷ 2025-04-04 11:20:13 #最大似然法
在统计学中,最大似然估计(英语: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缩写为MLE),也称极大似然估计、最大概似估计,是用来估计一个概率模型的参数的一种方法。下边的讨论要求读者熟悉概率论中的基本定义,如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等。读者还须先熟悉连续实函数的基本技巧,比如使用微分来求一个函数的极值(即极大值或极小值)。 同时,读者须先拥有似然函数的背景知识,以了解最大似然估计的出发点及应用目的。给定一个概率分布 D {displaystyle D} ,已知其概率密度函数(连续分布)或概率质量函数(离散分布)为 f D {displaystyle f_{D}} ,以及一个分布参数 θ {displaystyle theta } ,我们可以从这个分布中抽出一个具有 n {displaystyle n} 个值的采样 X 1 , X 2 , … , X n {displaystyle X_{1},X_{2},ldots ,X_{n}} ,利用 f D {displaystyle f_{D}} 计算出其似然函数:若 D {displaystyle D} 是离散分布, f θ {displaystyle f_{theta }} 即是在参数为 θ {displaystyle theta } 时观测到这一采样的概率。若其是连续分布, f θ {displaystyle f_{theta }} 则为 X 1 , X 2 , … , X n {displaystyle X_{1},X_{2},ldots ,X_{n}} 联合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观测值处的取值。一旦我们获得 X 1 , X 2 , … , X n {displaystyle X_{1},X_{2},ldots ,X_{n}} ,我们就能求得一个关于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估计。最大似然估计会寻找关于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最可能的值(即,在所有可能的 θ {displaystyle theta } 取值中,寻找一个值使这个采样的“可能性”最大化)。从数学上来说,我们可以在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所有可能取值中寻找一个值使得似然函数取到最大值。这个使可能性最大的 θ ^ {displaystyle {widehat {theta }}} 值即称为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最大似然估计。由定义,最大似然估计是样本的函数。考虑一个抛硬币的例子。假设这个硬币正面跟反面轻重不同。我们把这个硬币抛80次(即,我们获取一个采样 x 1 = H , x 2 = T , … , x 80 = T {displaystyle x_{1}={mbox{H}},x_{2}={mbox{T}},ldots ,x_{80}={mbox{T}}} 并把正面的次数记下来,正面记为H,反面记为T)。并把抛出一个正面的概率记为 p {displaystyle p} ,抛出一个反面的概率记为 1 − p {displaystyle 1-p} (因此,这里的 p {displaystyle p} 即相当于上边的 θ {displaystyle theta } )。假设我们抛出了49个正面,31个反面,即49次H,31次T。假设这个硬币是我们从一个装了三个硬币的盒子里头取出的。这三个硬币抛出正面的概率分别为 p = 1 / 3 {displaystyle p=1/3} , p = 1 / 2 {displaystyle p=1/2} , p = 2 / 3 {displaystyle p=2/3} .这些硬币没有标记,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哪个是哪个。使用最大似然估计,基于二项分布中的概率质量函数公式,通过这些试验数据(即采样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哪个硬币的可能性最大。这个似然函数取以下三个值中的一个:我们可以看到当 p ^ = 2 / 3 {displaystyle {widehat {p}}=2/3} 时,似然函数取得最大值。 显然地,这硬币的公平性和那种抛出后正面的几率是2/3的硬币是最接近的。这就是 p {displaystyle p} 的最大似然估计。现在假设例子1中的盒子中有无数个硬币,对于 0 ≤ p ≤ 1 {displaystyle 0leq pleq 1} 中的任何一个 p {displaystyle p} , 都有一个抛出正面概率为 p {displaystyle p} 的硬币对应,我们来求其似然函数的最大值:其中 0 ≤ p ≤ 1 {displaystyle 0leq pleq 1} . 我们可以使用微分法来求极值。方程两边同时对 p {displaystyle p} 取微分,并使其为零。其解为 p = 0 {displaystyle p=0} , p = 1 {displaystyle p=1} ,以及 p = 49 / 80 {displaystyle p=49/80} .使可能性最大的解显然是 p = 49 / 80 {displaystyle p=49/80} (因为 p = 0 {displaystyle p=0} 和 p = 1 {displaystyle p=1} 这两个解会使可能性为零)。因此我们说最大似然估计值为 p ^ = 49 / 80 {displaystyle {widehat {p}}=49/80} .这个结果很容易一般化。只需要用一个字母 t {displaystyle t} 代替49用以表达伯努利试验中的被观察数据(即样本)的“成功”次数,用另一个字母 n {displaystyle n} 代表伯努利试验的次数即可。使用完全同样的方法即可以得到最大似然估计值:对于任何成功次数为 t {displaystyle t} ,试验总数为 n {displaystyle n} 的伯努利试验。最常见的连续概率分布是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现在有 n {displaystyle n} 个正态随机变量的采样点,要求的是一个这样的正态分布,这些采样点分布到这个正态分布可能性最大(也就是概率密度积最大,每个点更靠近中心点),其 n {displaystyle n} 个正态随机变量的采样的对应密度函数(假设其独立并服从同一分布)为:或:这个分布有两个参数: μ , σ 2 {displaystyle mu ,sigma ^{2}} .有人可能会担心两个参数与上边的讨论的例子不同,上边的例子都只是在一个参数上对可能性进行最大化。实际上,在两个参数上的求最大值的方法也差不多:只需要分别把可能性 L ( μ , σ ) = f ( x 1 , , … , x n ∣ μ , σ 2 ) {displaystyle {mbox{L}}(mu ,sigma )=f(x_{1},,ldots ,x_{n}mid mu ,sigma ^{2})} 在两个参数上最大化即可。当然这比一个参数麻烦一些,但是一点也不复杂。使用上边例子同样的符号,我们有 θ = ( μ , σ 2 ) {displaystyle theta =(mu ,sigma ^{2})} .最大化一个似然函数同最大化它的自然对数是等价的。因为自然对数log是一个连续且在似然函数的值域内严格递增的上凸函数。求对数通常能够一定程度上简化运算,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这个方程的解是 μ ^ = x ¯ = ∑ i = 1 n x i / n {displaystyle {widehat {mu }}={bar {x}}=sum _{i=1}^{n}x_{i}/n} .这的确是这个函数的最大值,因为它是 μ {displaystyle mu } 里头惟一的一阶导数等于零的点并且二阶导数严格小于零。同理,我们对 σ {displaystyle sigma } 求导,并使其为零。这个方程的解是 σ ^ 2 = ∑ i = 1 n ( x i − μ ^ ) 2 / n {displaystyle {widehat {sigma }}^{2}=sum _{i=1}^{n}(x_{i}-{widehat {mu }})^{2}/n} .因此,其关于 θ = ( μ , σ 2 ) {displaystyle theta =(mu ,sigma ^{2})}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如果 θ ^ {displaystyle {hat {theta }}} 是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一个最大似然估计,那么 α = g ( θ ) {displaystyle alpha =g(theta )} 的最大似然估计是 α ^ = g ( θ ^ ) {displaystyle {hat {alpha }}=g({hat {theta }})} 。函数g无需是一个双射。最大似然估计函数在采样样本总数趋于无穷的时候达到最小方差(其证明可见于Cramer-Rao lower bound)。当最大似然估计非偏时,等价的,在极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称其有最小的均方差。 对于独立的观察来说,最大似然估计函数经常趋于正态分布。最大似然估计的偏差是非常重要的。考虑这样一个例子,标有1到n的n张票放在一个盒子中。从盒子中随机抽取票。如果n是未知的话,那么n的最大似然估计值就是抽出的票上标有的n,尽管其期望值的只有 ( n + 1 ) / 2 {displaystyle (n+1)/2} .为了估计出最高的n值,我们能确定的只能是n值不小于抽出来的票上的值。最大似然估计最早是由罗纳德·费雪在1912年至1922年间推荐、分析并大范围推广的。(虽然以前高斯、拉普拉斯、T. N. Thiele和F. Y. 埃奇沃思也使用过)。 许多作者都提供了最大似然估计发展的回顾。大部分的最大似然估计理论都在贝叶斯统计中第一次得到发展,并被后来的作者简化。

相关

  • 桃子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
  • 模因学模因学(或模因论)是一种基于类比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来研究心智内容的学说,源自于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模因论旨探索文化信息传播的社会演化模型。
  • 主动脉瘤大动脉瘤(英语:Aortic aneurysm)是指大动脉的血管因为血管壁的异常而出现的扩张(Aorta aneurysmal dilation)。大动脉瘤的成因很多,可能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老化等,大致
  • 克氏综合征 (47,XXY)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或称XXY、47XXY综合征、俗称次雄性综合征,是一系列由于男性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所导致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孕。通常症状都
  • 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处理部分真实概念的布尔逻辑扩展。经典逻辑坚持所有事物(陈述)都可以用二元项(0或1,黑或白,是或否)来表达,而模糊逻辑用真实度替代了布尔真值。这些陈述表示实际上接近于
  •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英语:Political economy),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语的
  • 星云星云(源自拉丁文的:nebulae或nebulæ,与ligature或nebulas,意思就是“云”)是宇宙尘、氢气、氦气、和其他等离子体聚集的星际云。原本是天文学上通用的名词,泛指任何天文上的扩散
  • 甘油三酸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T7 RNA聚合酶T7 RNA聚合酶(英语:T7 RNA Polymerase)是一种RNA聚合酶,分子量约99kDa。专门催化5'→3'方向的RNA形成过程。T7RNA聚合酶具有高度启动子专一性,且只会转录T7噬菌体中位于T7启动子
  • 汤顿汤顿(英语:Taunton)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是布里斯托尔县的县治所在,面积124.2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55,976人,其中白人占91.67%、非裔美国人占2.74%。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