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国家剧院

✍ dations ◷ 2025-08-19 03:30:24 #维尔纽斯,剧院

立陶宛国家剧院(立陶宛语:Lietuvos Nacionalinis Dramos Teatras)是立陶宛的重要剧院之一,位于首都维尔纽斯的格迪米纳斯大道。戏院重视戏剧传统,同时对创新和改变持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戏院目前的经理人是生于1969年的演员Martynas Budraitis。

剧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40年的10月6日,当日荷兰剧作家Herman Heijermans(英语:Herman Heijermans)的戏剧《希望》在Basanaviciaus街的维尔纽斯国家剧院(英语:Vilnius State Theatre)上演,剧中的主要视觉意象——渔船,成为剧院的徽记。二战期间,剧院以维尔纽斯城市剧院的名称运作。1947-1955年间,剧院改名为立陶宛国家剧院。此后,剧院又改名为立陶宛国家学术戏剧院(英语:Lithuanian State Academic Drama Theatre),直至1998年8月3日采用现名。

剧院于1951年迁到现址。剧场正门的“缪斯三女神”雕像成为剧院的标志。1981年,剧院建筑进行翻新,新的演出大厅投入使用。数年后,小演出厅也投入使用。2007年,剧场再度进行翻新,更新了大、小演出厅的观众座椅和大演出厅的地毯。

2001年,立陶宛国家剧院成为欧洲戏院公约(英语:European Theatre Convention)的成员之一。

剧院上演类型多样的剧作,包括经典、现代和立陶宛国产戏剧。剧目安排兼顾不同类型观众的喜好。剧院每2年一次组织艺术委员会,安排调整剧院将排演的剧目。剧院聘请许多不同背景的戏剧界人士参与戏剧的制作。

剧院最有名的剧目包括Mishima的《萨德夫人》(英语:Madame de Sade),Strindberg的《戏梦》(英语:the Dream Play),Mickievicz的《纪念死者之日》(英语:The Day of Commemorating the Dead),Dostoevsky的《斯特凡切科夫庄园》等(英语:The Stepanchikov's Manor)。

坐标:54°41′09″N 25°17′01″E / 54.6857°N 25.2836°E / 54.6857; 25.2836

相关

  • 万年州万年县,台湾明郑时期两个县级行政区之一,郑经统治之时将县改制为散州。台湾为清朝统治之后,原万年县辖区被分为台湾府底下的台湾县与凤山县。而对于万年县治的所在地,历来有台南
  • 马克·奥利芬特马库斯·劳伦斯·艾尔文·奥利芬特AC KBE FRS FAA FTSE(英语:Sir Marcus Laurence Elwin "Mark" Oliphant,1901年10月8日-2000年7月14日),也称马克·奥利芬特是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
  • 戴维斯加大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缩写:UC Davis、UCD),简称戴维斯加大,又常被译做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州戴维斯市的公立大学,亦是
  • 刺史刺史,中国古代职官名,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
  • 卡斯卡摩拉斯节卡斯卡摩拉斯节(Cascamorras),每年9月6日举办于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以北的巴萨(Baza)和瓜地斯(Guadix),当地村民用黑色油脂涂抹全身庆祝该节日,传说此节日源于巴萨村与瓜地
  • 熊泽英昭熊泽英昭(日语:熊澤 英昭/くまざわ ひであき ,1943年-),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前事务次官。曾任日本驻捷克大使。熊泽英昭长子熊泽英一郎生于1975年,成年后长期失业在家,沉溺于网络游戏,曾
  • 哀姓《百家姓》中无此姓哀姓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是古时起源于中原地区的一个姓氏。春秋时期鲁哀公的后代。汉朝有种梨能手哀仲,所种之梨实大而味美,人称“哀家梨”;宋朝有进士哀长
  • 科学怪人 (消歧义)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可以指:玛丽·雪莱的小说《科学怪人》被改编成以下电影:
  • 安昌街道安昌街道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北部,在绍兴县城柯桥以北7公里,北临杭州萧山区党山镇与瓜沥镇,东临齐贤镇、 南临华舍街道、西临钱清镇。该镇面积2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
  • 京观京观,又名鲸观、京丘、武军,是一种战争中处理战败者尸体的手段,战胜一方在战后搜集战败一方尸体堆积在道路一侧并且覆土做成土丘,主要用于向世人及子孙后代炫耀军功或者警告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