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地行星

✍ dations ◷ 2025-02-23 14:08:53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英语:terrestrial planet),又称地球型行星(telluric planet)或岩石行星(rocky planet)都是指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这个项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由于大众媒体的流行,加上对象是行星,因此在二合一下采用“类地”行星这个译名。类地行星与气体巨星有极大的不同,气体巨星可能没有固体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氢、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水。截至2013年11月4日,根据开普勒太空任务的数据,银河系估计共有逾400亿围绕着类太阳恒星或红矮星公转,位于适居带内,且接近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存在。其中110亿颗是围绕着类太阳恒星公转。而最近的一个距离地球12光年。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凾。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理论上,类地行星或是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她们可能都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被合并或毁灭。类地行星中,只有地球现在仍有活跃的水圈。一个地行星的密度是指在零压力下的平均质量。密度越高,则金属含量越高。类地行星的密度会随着与恒星的距离增加而逐渐下降。下表列出了太阳系里的类地行星、月球和六个体积最大的小行星。除了卫星外,所有类地星体均符合密度趋势的定律。而类地星体卫星的密度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形成方式与类地星体不同。迄今,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外太阳系行星几乎都是气体巨星,因为气体巨星较大而容易观测或推断其存在。但是还有一定数量的系外行星被怀疑或确认是类地行星。亚历山大·沃尔兹刚侦测到第一颗外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发现三颗环绕脉冲星PSR B1257+12的行星,质量分别是地球的0.02、4.3和3.9倍。这是个意外的发现,它们的凌中断了脉冲星的电波辐射。(如果不是轨道经过脉冲星的前方,不可能被发现。)当第一颗环绕熔合星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被发现时,许多天文学家都假设它是一颗硕大类地行星,因为如果是巨大的气体行星,不可能在如此的距离上紧挨着恒星(0.052AU)。然而随后一颗相似的系外行星(HD 209458 b)直径被测量出来,由凌的现象显示这些行星的确是气体巨星。2005年6月,天文学家在距离15光年的红矮星Gliese 876旁发现了第一颗几乎可以确定是类地行星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至7倍,公转恒星的周期只有两个地球日的时间。2005年8月10日,探测透镜异常网络/自动望远镜网络和光学重力透镜实验在天蝎座距离地球21,000光年处,观测到一颗命名为OGLE-2005-BLG-390Lb的低温行星,质量是地球的5.5倍。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环绕母恒星运转的距离相当于太阳系的小行星带,经由重力微透镜的技术显露了这颗行星的存在。目前这种独特的能力可以发现质量低至地球的行星。在2007年4月,由11位欧洲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宣布发现了一颗在适居带的地外行星,有着与地球相似的温度。这项发现使用的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望远镜,那儿有一架特制的光谱仪,可以分辨出光谱中只有几个波长幅度的摆动,而这种摆动可能透露出其他世界的存在。她们揭露了环绕红矮星Gliese 581的行星,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Gliese 581 c,并鼓舞天文学家对同样昏暗恒星摆动的研究,因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80%是在红矮星旁发现的。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质量是地球的5倍,被归类为超级地球。发现者还不能肯定他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还是表面被冰冻的液体水行星。如果他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以目前主流的理论推测他的直径会是地球的1.5倍,如果是颗冰球,则其直径会更大。在2015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分析发现,开普勒452b很可能是岩石行星。 开普勒452b的直径比地球大60%,这是开普勒的观测数据能够精确测定的。基于它的直径,以及它所环绕的恒星类型,开普勒452b是岩石星球的可能性,高于以往开普勒发现的其他行星。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那颗恒星的质量比太阳多4%,亮度则要多出10%。开普勒452b到那颗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按照模型,这样一颗大质量的岩石行星,很可能至今仍然有活跃的火山活动。未来,将有一定数量的望远镜有能力直接观察到类地行星,包括类地行星搜寻者(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太空干涉测量任务、达尔文任务、新世界任务、开普勒计划和猫头鹰天文望远镜(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而天文学家也认为许多或大多数的近似太阳的恒星附近可能都存在类地行星。

相关

  • 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
  • 近东近东,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学者以“近东”指邻近欧洲的“东方”。欧美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讲,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包括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有时还包括巴尔干半岛。
  • 脑机界面脑机接口(英语: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有时也称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
  • 割包皮割包皮可以指:
  • 洗澡洗澡,又名沐浴,是个人卫生活动,但是也可能在社交场合,例如公众浴室、桑拿浴等。沐浴有分洗身和泡澡,前者用水与沐浴乳清洁身体;后者的主要目的并非洗身,而是浸泡身体。十四世纪中黑
  • 詹姆斯四世詹姆斯四世(苏格兰盖尔语:Seumas IV、英语:James IV,1473年3月11日-1513年9月9日),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六任君主,詹姆斯三世之子,1488年至1513年在位。詹姆斯在其父战死于斯特灵城下
  • 提睾反射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是指轻轻抚摸男性大腿内侧上方皮肤,可以引起同侧提睾肌(cremasteric muscle)收缩使睾丸上提的反射。提睾反射产生的机制是:当抚摸大腿内侧,由L1和L2
  • 自然语言生成自然语言生成(NLG)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部分,从知识库或逻辑形式(英语:Logic Form (Linguistics))等等机器表述系统去生成自然语言。这种形式表述当作心理表述的模型时,心理语言学家
  • 径流地表径流是指雨水或是冰雪融化后的水流经地表产生的水流。表面径流可能是因为土壤已经吸饱水,无法再吸收水分,或者是一些不透水的表面(例如屋顶或是路面(英语:Road surface))使水流
  • 总悬浮固体总悬浮固体(TSS)是指液体过滤后过滤到悬浮固体的干重。总悬浮固体是水质的指标,例如废水处理厂会用总悬浮固体评估处理后废水的水准。在美国清洁水法案(英语:Clean Water Act)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