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10号行动

✍ dations ◷ 2025-11-08 08:01:27 #苏丹10号行动

相持阶段 (1981年)

伊朗收复失地的攻势 (1981年-1982年)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势 (1982年-1984年)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势 (1985年-1987年)

最后阶段 (1988年)

袭船战(英语:Tanker War)

袭城战(英语:War of the Cities)

国际事件

苏丹10号行动(英语:Operation Sultan 10, 波斯语:عملیات سلطان ١٠‎)是两伊战争初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发起的一次空袭行动。伊朗空军出动了两个中队共6架 F-4战斗轰炸机袭击了摩苏尔附近的Al Hurriya空军基地。

1980年10月下旬,位于德黑兰的伊朗第一战术空军基地获得情报,一些法国技术人员和数架幻影F1型战斗机已经进驻了摩苏尔附近的Al-Hurriya空军基地。伊拉克飞行员正在受训驾驶幻影F1型战斗机。伊拉克于1977年订购了一批幻影F1,现已准备运往伊拉克。

因此,伊朗空军计划在伊拉克深处发动一次行动,由F-14护航的F-4将在深入伊拉克北部300公里的摩苏尔执行攻击。

这次行动代号为“苏丹10号”,这意味着只有10架战机会越过边界,战机编号为苏丹1-10。参与此次任务的共有8架F-4战斗轰炸机(编号 苏丹1-6)(2架备用)、3架F-14战斗机(编号 苏丹7-8)(1 架备用)和3架波音707空中加油机(编号 苏丹9-10)(1 架备用)。每架F-4携带12枚Mark 82炸弹。为了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伊朗空军计划利用土耳其的领空,从北部而不是通常的东部飞入伊拉克境内,以避开摩苏尔东南的防空导弹阵地。同时,由于F-4满载了炸弹,它们必须进行空中加油,这也是少数允许F-14和波音空中加油机进入伊拉克领空的行动之一。行动将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在进行。

1980年10月29日,战机从大不里士空军基地起飞,在乌尔米耶以南会合。飞机躲在札格罗斯山脉一侧飞行,以避开伊拉克预警雷达的探测。在越过伊朗-土耳其边境前,第三号空中加油机为所有战机加满油,然后和备用的F-4和F-14返航。土耳其防空部队曾在雷达上发现机队,但未做出回应。伊朗机队飞过辛贾尔山脉进入伊拉克领空,所有战机再次加油,然后F-4朝向目标奔袭而去。两架空中加油机则继续留在代胡克平原的上空,并由两架F-14护航。

F-4攻击编队由苏丹1号Showqi少校率领,准确地轰炸了Al-Hurriah军用机场。随后F-14的雷达侦测到一队伊拉克米格-23正在向空中加油机和F-4编队之间的空域飞来。由于F-4在这次行动中满载炸弹,而未携带任何空对空导弹,Afshar上校命令苏丹7号和8号两架F-14立刻前去拦截米格-23。这两架F-14分别携带了:

这两架F-14向南飞去进行拦截,伊拉克人并未注意到他们。在相距56公里处,F-14发现了4架米格-23正在成对飞行,苏丹7号试图启动电子反制系统但出现故障,苏丹8号不得不单独承担电子反制任务。在相距33公里出,苏丹7号射出第一枚AIM-54不死鸟导弹,8秒后射出第二枚不死鸟导弹。米格-23仍然沿着直线飞行,并没有注意到F-14正在接近。第一枚不死鸟导弹击中了领头的一架米格-23,几秒钟后第二枚不死鸟导弹命中了另一架米格-23。另外两架米格-23改变了航向,先向南然后向东飞行,并降低了飞行高度,他们搞不清伊朗战机是从何处发起的攻击。F-14加速追赶剩下的两架米格-23,在距离12公里时,苏丹8号试图发射AIM-7E-4麻雀导弹,然而机上的雷达引导系统出现故障。苏丹7号告知苏丹8号,要它去保护空中加油机,随后苏丹7号单独前去截击米格-23。苏丹7号利用两枚AIM-9P响尾蛇导弹击落了剩下了两架米格-23。所有战机经过再次加油后返航,无一损失。

相关

  • 氯丙二醇氯丙醇(Chloropropanols)是一类在化学制作豉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癌物质。日常比较常见的氯丙醇包括以下三种:传统豉油酿造法是以微生物来分解黄豆蛋白,酿造过程约需半年。(参看
  • LINE1LINE1(也称作L1或LINE-1)是DNA转座子长散在核元件(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LINEs)的一种,L1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7%。在人类基因组中,大部分的L1都是失活的,但仍保持着反转
  • 吴瑞吴瑞(英语:Ray Wu,1928年8月14日-2008年2月10日),美国生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DNA测序、基因工程、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开创学者之一。
  • 蝇蝠属蝇蝠属(道氏蝇蝠),哺乳纲、翼手目、犬吻蝠科的一属,而与蝇蝠属(道氏蝇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美洲犬吻蝠属(兜犬吻蝠)、游尾蝠属(爪哇游尾蝠)、马来犬吻蝠属(白腹犬吻蝠)、獒蝠属(獒蝠)等之数种
  • 中村十作中村十作(1867年2月22日-1943年1月22日)日本越后国颈城郡稻增村(今新潟县上越市板仓区稻增)人,他为废除宫古岛的人头税做出贡献。中村十作的祖先世代担任稻增村的庄屋(村的首长)。他
  • 乔治·帕里西乔治·帕里西(意大利语:Giorgio Parisi,1948年8月4日-),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量子场论,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他最知名的贡献包括与Guido Altarelli共同提出部分子密度的QCD
  • 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站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站(捷克语:Českomoravská)是一座布拉格地铁B线的地铁站。“Českomoravská”在捷克语中的字面意思是“波西米亚-摩拉维亚”,是捷克的重要历史地名。
  •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法语:Pierre-Joseph Proudhon;1809年1月15日-1865年1月19日),法国社会主义者、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互助主义(英语:Mutualism (economic theory))哲学奠基人。普鲁东亦是首位自称无政府主义者的人,并被广泛视作无政府主义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甚至被许多人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他1840年出版的著作《什么是所有权?》一书中,提出了让他蜚声于世的论点——“财产就是窃盗(英语:Property is theft!)”。蒲鲁
  • 阿卡卫星阿卡卫星 (Aqua, EOS PM-1 ) 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一颗科研人造卫星,它发射后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该卫星的目的是用来研究降水、蒸发和水循环。阿卡卫星的名字来自拉丁语中的水(Aqua)。该卫星于2002年5月4日从范登堡太空基地发射,发射时的运载火箭为三角洲2号运载火箭。
  • 木村宪治木村宪治(1945年7月19日-)是一名日本前排球运动员。他在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参加了男子排球比赛并获得银牌。他也参加了1966年、1970年和1974年三届亚洲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