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贻芳
✍ dations ◷ 2025-04-25 01:17:27 #王贻芳
王贻芳(1963年2月20日-),籍贯江苏南通,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籍贯江苏南通,196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四中毕业后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毕业,后曾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师从丁肇中专攻高能物理。1992年从佛罗伦萨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做研究。2000年回国,开始向科技部等单位游说,为进行中微子研究寻找资金支持。之后在中国大陆一些高校的支持下做了北京谱仪实验。2003年带领团队开始筹备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的实验中,他的团队阐明了新型的中微子震荡模式及其振荡几率。
相关
-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分子力学分子力学采用经典力学来模拟分子体系。在分子力学中,使用分子力场方法计算出所有系统的势能。分子力学可用于研究小分子,也可用于研究具有成千乃至上百万原子数的大型生物系统
- 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01年,第一任院长是两院院士吴阶平。2016年9月,董晨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
- DNA条形码DNA条形码(英语:DNA barcoding)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内的DNA片段来鉴定生物物种的技术。动物物种的鉴定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I, COI)作为通用
- 理查德·斯莫利理查德·埃利特·斯莫利(英语:Richard Errett Smalley,1943年6月6日-2005年10月28日),美国化学家。因发现富勒烯而与罗伯特·柯尔、哈罗德·克罗托共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ΨPsi(大写Ψ,小写ψ,发音:/ˈpsaɪ/或/ˈsaɪ/,中文音译:普西),是第二十三个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的Ѱ (Psi)是由Psi演变而成。符号Ψ或ψ用于:
- 虎口脱险《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年出品的法国喜剧电影,讲述1942年英国空军一架轰炸机在巴黎上空被击中,机上乘员在几名巴黎市民的帮助下突破德国纳粹占领军的重重围追堵
- 卡巴迪卡巴迪(旁遮普语:ਕਬੱਡੀ),团队体育项目,起源于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类似于中国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卡巴迪从1982年亚洲运动会起成为表演项目,而1990年亚洲运动会起成为
- 犹太人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priset,挪威语:Nobelprisen),是一年颁发一次的国际奖项,其中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及和平等5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经济学奖则于1969年起颁发。
- 锌锰电池碳锌电池,又称碳锌干电池、碳性电池、碳性电芯、干电池、酸性锌碳电池。碳锌电池有一层由锌构成的外壳,作为电池的负极。碳锌电池是从液体Leclanché电池发展而来。传统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