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论证

✍ dations ◷ 2025-08-08 09:37:39 #本体论论证
本体论证明(Ontological argument)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先验性的证明方式。该理论最早由中世纪哲学家伊本·西那和安瑟伦提出。后世的哲学家,包括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Shahab al-Din Suhrawardi)、勒内·笛卡儿、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诺曼·马尔康姆(Norman Malcolm)、阿尔文·普兰丁格等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本体论证明。而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还通过模态逻辑给出了本体论证明的数学表达式。本体论证明是一个在哲学界中颇具争议的话题。许多哲学家,包括高尼罗(英语:Gaunilo of Marmoutiers)、托马斯·阿奎那、大卫·休谟、伊曼努尔·康德、戈特洛布·弗雷格、伯特兰·罗素等都曾公开地对其进行过批评。而包括安萨里、伊本·鲁世德、穆拉·萨德拉(Mulla Sadra)在内的伊斯兰哲学家们也都各自批评过安瑟伦的论证,其中穆拉·萨德拉还提出过一个替代的论证。本体论证明通过“如果我们能设想到最伟大的存在,那么它必然存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一论证常被认为是一种单纯断言的逻辑谬误,因为它没有提供任何已被证实的前提条件。另外,它通常还被认为是循环论证,因为其前提与结论相互依赖。本体论证明的几个主要版本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上帝概念不同。如安瑟伦将上帝表述为“能想象得到的最伟大的存在”,而笛卡尔则表述为“绝对完美的存在”。

相关

  • 列文虎克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荷兰语: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兰贸易商与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与微生物学之父的称号。最为著名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疝气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医学上的疝气指的是器官,例如肠子,经由腔室的孔道离开原先的位置。有
  • 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英语:Chronic Pain)指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症状。在医学领域,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持续时间划分,最常见的是用“持续3个月”或者“持续6个月”作为两种疼痛的分
  • 利尿剂任何可以增加尿液量的药物皆可称为利尿剂(diuretic),其中也包括forced diuresis(英语:forced diuresis)。咖啡因、小红莓汁和酒精都是效果较弱的利尿剂。利尿剂种类有很多,增加水分
  •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作品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重复使力伤害重复使力伤害(英文: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或称重复性劳损、劳肌损伤、重复性动作的伤害,是指因长时间重复使用某组肌肉造成的损害。吉他、打字、在装配线工作、某些
  • 醚(汉语拼音:mí,英语:Ether)是具有醚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醚官能团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为:R–O–R。它还可看作是醇或酚羟基上的氢被烃基所取代
  •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英语:Phytoremediation,音标:/ˌfaɪtəʊrɪˌmiːdɪˈeɪʃən/) (Template:Ety) 是指利用植物修复受污染土壤的过程。植物修复是一种以植物为基础、具有成本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