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 dations ◷ 2025-02-23 14:24:50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为应用科学与工程之方法来改善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地资源),进而为人类之居住以及其他生物体提供对健康有益的水、空气以及土壤,亦包括污染场址之复育。可经由教育大众、保护环境、订立规定以及应用工程范例来减轻与控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大多数国家里,环境工程师的一般教育背景需求为学士学位。目前国内拥有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科系学校包括成功大学、淡江大学、中兴大学与中原大学等。

关于环境工程,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发表了如下声明:

环境工程通过健全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来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提供安全、可口的公共给水;适当处置与循环使用废水与固体废物;建立城市与农村符合卫生要求的排水系统;控制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并消除这些问题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它涉及的是公共卫生领域里的工程问题,例如控制通过节肢动物传染的疾病,消除工业健康危害,为城市、农村和娱乐场所提供合适的卫生设施,评价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等。

自从人们了解到他们的健康与安宁与居住之环境品质相关时,便应用许多方法试图来改善其所居住之环境。在上古时代时罗马人便已经利用兴建渡槽来预防干旱,并为罗马带来干净的、对健康有益的水资源。到了十五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的巴伐利亚订定法律来限制形成其水资源供给之高山地区的发展与剥蚀。

环境工程这一领域于将近20世纪中期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环境学科,其目的是在于回应多数民众对于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忧虑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恶化。然而,环境工程可以追溯到早期公共卫生工程所作的种种措施中。 现代环境工程于19世纪中期在伦敦诞生,当时工程师约瑟夫巴萨雷特(英语:Joseph Bazalgette)设计了第一个大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而此系统也减少了例如霍乱等水生疾病的发病率。饮用水以及污水处理措施在工业化国家的引入减少了水生疾病的威胁,让其不再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过去的事件中可以看到人类为了自利的各种举动,已经对环境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降低了环境质量。例如杀虫剂DDT的大范围使用,其最初目的在于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时间内的农业害虫数量。尽管在农业方面成效可观,收割产量亦年年攀升,大大缓解了全球饥荒,而疟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但由于DDT对于生物繁殖周期的影响,有许多物种亦因此渐趋灭绝。在作家拉切卡森(英语:Rachel Carson)的作品“寂静的春天”中,对DDT的历史有着生动的描述,而这本书也标志着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以及现代环境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以及限制人为破坏环境的法律在近千年来发展多元。其中如19世纪在伦敦以及巴黎颁布有关建设下水道的法令,以及20世纪早期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成立便是很好的例子。


相关

  • 网景网景通信(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以前称为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大部分通常被简称为网景(Netscape)。网景曾经是一家美国的电脑服务公司,以其
  • 菊类植物菊类植物(学名:asterids)是在APG 分类法、APG II分类法、APG III分类法及APG IV分类法所确立的被子植物分支之一,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个植物类群,和蔷薇分支一起组成双子叶植物纲
  • 圣诞树圣诞树 (Christmas tree),是圣诞节期间,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摆设之一。在过去,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把一个星
  • 加拿大上议院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加拿大君主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枢密院政府现今国会 (第43届) 加拿大上议院加拿大下议院议会选区 选举制度 最新选举最高法院其余次级联邦法院 《加拿
  • 维多利亚地维多利亚地(英语:Victoria Land)是南极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罗斯海以东,威尔克斯地以西。该地于1841年由詹姆斯·克拉克·罗斯发现,并以维多利亚女王命名此地。该地早期的探险者有
  • 卫可以指:
  • 基辅的攻势中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乌克兰的一场大型包围战;今天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它作为巴巴罗萨作战在1941年8月23日至9月26日,在苏联历史中它被称为基辅防御战役
  • EV71EV71是肠病毒的一种,多见于东南亚地区的夏季期间,主要病征是手足口病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烧、食欲不振、喉咙痛及口腔溃疡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感染。EV71肠病毒于1969年在美国加
  • 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maccoyii),台湾称为“南方黑鲔”,或“蓝鳍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极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至温带海域,栖息深度
  • 花洲书院花洲书院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东南侧,紧邻古城墙。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