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充
✍ dations ◷ 2025-11-25 14:11:48 #王充
王充(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哲学家。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近人黄晖撰《论衡校释》30卷,是较为通行的版本。后汉三贤之一(与王符、仲长统齐名)。王充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两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贬重于褒,认为:“其言多激……,露才扬己,好为物先,……然大抵订伪砭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于风教。”但最终认为《论衡》只是个谈助之书。章炳麟《检论》则褒重于贬,认为王充:“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乡背,怀疑之论,分析百耑,有所发擿,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于今亦鲜有能逮者也。”但也说他:“然善为锋芒摧陷,而无枢要足以持守,惟内心之不光颎,故言辩而无继。”二十世纪后半以来,由于王充的批判性文风与唯物色彩特别受到青睐,正面的评价几已呈一面倒的局势。由于史料缺乏,王充的生平还存在诸多争议。例如:乡里称孝问题、师事班彪问题、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才学问题等等。根据《后汉书·王充传》与《论衡·自纪》,比较可靠的是:王充是会稽上虞人,祖先原籍魏郡元城(与王莽同籍)。他的为人与言论都很奇特,不同流俗。年轻时曾做过县掾功曹等职位,但可能常与长官不合,而屡次遭到辞退(“仕数不耦”)。因官场不遇,故退而勤于著述,抒写怀抱(“徒著书自纪”)。晚年又任州治中职,后来可能因为老病而“自免还家”。七十岁左右,有感于年老衰病,故习练道家养气服药之术,著《养性》一书,为的是追求养生延年。《论衡》一书,由青年写到老年,应是他一生心血所聚。上虞乌石山(今上虞章镇滨笕枪山)有王充墓。《论衡》一书的精神在“疾虚妄”(〈佚文〉)。疾虚妄,疾的是“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对作〉)。汉朝是个谶纬符录盛行的朝代,王充由于看到了世传儒书充斥着荒谬,民间言谈充斥着迷信,像《淮南子》就记载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等荒诞的故事。而这等书籍传说,在民间可谓比比皆是。所以王充感到“心
相关
- 抗菌剂抗细菌药(英语: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包括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 由微
- 拜占庭拜占庭(希腊语:Βυζάντιον,拉丁语:Byzantium)是一个古希腊城市,也为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旧名,相传是从墨伽拉来的殖民于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据说
- 求职求职,指一个人寻求工作和职位。找工作的人称为求职方,提供工作的机构称为招聘方。求职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和面对的重要事情。从招聘单位的角度看,求职者一般分为两类:应
- 生化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信息科学信息学,旧称情报学(日本人翻译),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
- 物理教育物理教育是全世界的中学和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综合大学都拥有物理专业。由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因此物理也是取得科学和工程学位的必修课程
- 中间体化学动力学中,反应中间体指在一个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过程出现的中间物种。通常,反应中间体的寿命很短,浓度相对反应物和产物也很低,因此不出现在最终产物中。例如,考虑
- 缓存高速缓存(英语:cache,/kæʃ/ KASH )简称缓存,原始意义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的一种RAM,通常它不像系统主存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Cach
- 平底烧瓶平底烧瓶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烧瓶类玻璃器皿,主要用来盛液体物质,可以轻度受热。加热时可不使用石棉网。强烈加热则应使用圆底烧瓶。底部为半球形,上部有一个长颈以便容物出入
- 卡米洛·奔索,加富尔伯爵卡米洛·奔索,加富尔伯爵(意大利语: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1810年8月10日-1861年6月6日)是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人物。曾留学过英国,也于后来成立的意大利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