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事

✍ dations ◷ 2025-09-08 18:38:35 #举事

举事,或称起事,指使用武力推翻、脱离或反抗现政权的行为,是中性词;故此也可以作为褒义词“起义”或贬义词“暴动”的委婉表述。使用上,如要强调举事者以使用武力为手段,可加上“武装”或“武力”二字在前,即“武装起事”、“武装起义”或“武装暴动”。

“举事”一词,源于战国时代,本指发起事情及做事,多指国事或大事而言。《礼记》、《墨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均有使用此词。而《吴子·图国》内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举事则指作乱。

依据不同情况、不同观点,可以用多种词语去表达“举事”、“起事”的意思。不同的字眼,意义各有其角度、褒贬、规模,不一定能够准确描述事情,也有可能淡化、模糊以至歪曲事实。

政治派别的夺权行为,称为“政变”;若军队是主要的参与者,可以称为“兵变”;如果是一般民众为主,可称“民变”、“革命”,而执政者常贬之为“造反”。

但到了北美英属殖民地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说道:

以破坏作用等字眼用来推翻当权者的行动,视之为正义一方,把当权者塑造为反抗者,模糊了两者之别。

近代,一些事件的名称也有不同,例如“广州暴动”,也可以称为“广州起义”,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另外中国历史上大范围的农民武装反抗也有不同称呼:“农民起义”、“农民运动”、“农民战争”等,说明了不同人对于不同的举事定义有不同看法。

当权者对举事的定义,影响着事情的发展。在中国,当权者对举事者妥协的事例非常少,故通称之为“造反”、“叛乱”,并出动国家安保部队平息镇压。然而,近代社会中,一些开始时以和平方式游行示威、集会的事件,后因当权者漠视举事的诉求,而发生举事者们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况发生,随后则演变成为冲突事件,当权者又将责任判定于示威者,称之为“暴动”。

全世界从古至今,有数不胜数的武装起事。在西方,著名的武装起事有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帝国爆发的斯巴达克奴隶武装反抗。中国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历史事件里,第一件便是国人暴动,一场武装起事。从西周开始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事,较著名的有由大泽乡起义而引发的秦末农民战争。

在中古日本的人民起事,称为“一揆”(いっき)。“一揆”照字面解释为“团结一致”,白话的说法就是民变、民乱。一揆最早发起于室町幕府时代,原本是指在神明的面前立誓要团结的团体或其所发起之战斗,而且一揆不一定立即要武装起义,他们多是为了本身的要求来进行谈判,当谈判破裂时才武装起义。一揆随着属性的不同大概可分成下列四种类型:土一揆(室町时代中后期的农民起事)、国一揆(当地有武装势力的土豪或乡野武士群的首领率领下属农民发动起事)、一向一揆(一向宗门徒所形成的一揆)、百姓一揆(江户时代以后农民所形成的一揆)。其中以一向一揆最为强悍,以强大的宗教向心力、舍命杀敌的圣战模式著名,甚至曾经在日本北陆的加贺国建立过自治组织。到了战国时代,以石山本愿寺为大本营的一向一揆首领势力甚至可以与各地大名们匹敌,后因织田信长的武力镇压、丰臣秀吉的拉拢及德川家康的分化之下才逐步式微。

近年,则有1991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后,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对萨达姆政权的武装起事;以及在2003年美伊战争后,伊拉克各地爆发的规模不等的反对驻伊美军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武力事件。

在近现代历史里,因为政府与平民的实力悬殊,民间举事要成功,需要政府对平民管制过于苛刻令社会民不聊生,漠视平民切身需求,如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因为高压统治,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迷,令民间忍无可忍,否则发生此类事件,在没有民意支持下,政府可以轻易镇压,或者不需要镇压。

相关

  • 氢光谱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之电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能量之光子而得到的光谱。氢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光谱,自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可见光、到紫外光
  • 慕尼黑现象学派慕尼黑现象学(Munich phenomenology,也称慕尼黑现象学派、慕尼黑现象学小组),是二十世纪之交在慕尼黑从事研究和工作的一群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哲学倾向。他们的观点被归为“实在
  • 江疏影江疏影(1986年9月1日-),中国大陆女演员,上海人。江疏影2004年从上海市商业学校中专毕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年本科毕业,赴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深造,2011年获传媒经济学系硕
  • 莫仁莫仁(1970年-),台湾玄幻小说作家,台北县(今新北市)人。1993年自东海大学物理系毕业,曾在文教事业教书以及成为其公司负责人。1998年,于网络小说初起的年代,以自学的物理学知识及其想像
  • 安装程序安装程序(或称安装软件)是电脑软件的一种,用以协助用户安装其他软件或驱动程序。安装程序的文件名称常见有“setup”、“install”、“installer”、“installation”等字样。
  • 加雷斯·琼斯加雷斯·理查德·沃恩·琼斯(英语:Gareth Richard Vaughan Jones 1905年8月13日-1935年8月12日)英国威尔士记者,世界上首个以真实姓名向西方世界直白报道包括乌克兰大饥荒在内193
  • 次方言次方言是方言底下的分支,如闽南语底下分成泉漳片、潮汕片等次方言,粤语底下分成广府片、莞宝片、四邑片等次方言,而次方言底下又可以分成若干小片,如闽台片下分成漳州话、泉州话
  • 滕国滕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汉书·地理志》记载共传31世君主,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言传32世。早在夏商时期,滕国即已存在,《国语·晋语四》记载“凡黄帝之子,二
  • 细井治细井治(1964年9月22日-),日本男性配音员、旁白。ARTSVISION所属。出身于埼玉县。身高168cm。O型血。本名相同。大东文化大学毕业。日本播音演技研究所毕业后成为ARTSVISION所属
  • 索尔姆斯-霍亨索尔姆斯-利希的艾蕾诺尔索尔姆斯-霍亨索尔姆斯-利希的艾蕾诺尔(德语:Eleonore zu Solms-Hohensolms-Lich,1871年9月17日-1937年11月16日),黑森大公夫人(英语:List of Hessian consorts),1905年至1918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