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事

✍ dations ◷ 2025-08-10 19:00:45 #举事

举事,或称起事,指使用武力推翻、脱离或反抗现政权的行为,是中性词;故此也可以作为褒义词“起义”或贬义词“暴动”的委婉表述。使用上,如要强调举事者以使用武力为手段,可加上“武装”或“武力”二字在前,即“武装起事”、“武装起义”或“武装暴动”。

“举事”一词,源于战国时代,本指发起事情及做事,多指国事或大事而言。《礼记》、《墨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均有使用此词。而《吴子·图国》内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举事则指作乱。

依据不同情况、不同观点,可以用多种词语去表达“举事”、“起事”的意思。不同的字眼,意义各有其角度、褒贬、规模,不一定能够准确描述事情,也有可能淡化、模糊以至歪曲事实。

政治派别的夺权行为,称为“政变”;若军队是主要的参与者,可以称为“兵变”;如果是一般民众为主,可称“民变”、“革命”,而执政者常贬之为“造反”。

但到了北美英属殖民地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说道:

以破坏作用等字眼用来推翻当权者的行动,视之为正义一方,把当权者塑造为反抗者,模糊了两者之别。

近代,一些事件的名称也有不同,例如“广州暴动”,也可以称为“广州起义”,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另外中国历史上大范围的农民武装反抗也有不同称呼:“农民起义”、“农民运动”、“农民战争”等,说明了不同人对于不同的举事定义有不同看法。

当权者对举事的定义,影响着事情的发展。在中国,当权者对举事者妥协的事例非常少,故通称之为“造反”、“叛乱”,并出动国家安保部队平息镇压。然而,近代社会中,一些开始时以和平方式游行示威、集会的事件,后因当权者漠视举事的诉求,而发生举事者们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况发生,随后则演变成为冲突事件,当权者又将责任判定于示威者,称之为“暴动”。

全世界从古至今,有数不胜数的武装起事。在西方,著名的武装起事有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帝国爆发的斯巴达克奴隶武装反抗。中国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历史事件里,第一件便是国人暴动,一场武装起事。从西周开始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事,较著名的有由大泽乡起义而引发的秦末农民战争。

在中古日本的人民起事,称为“一揆”(いっき)。“一揆”照字面解释为“团结一致”,白话的说法就是民变、民乱。一揆最早发起于室町幕府时代,原本是指在神明的面前立誓要团结的团体或其所发起之战斗,而且一揆不一定立即要武装起义,他们多是为了本身的要求来进行谈判,当谈判破裂时才武装起义。一揆随着属性的不同大概可分成下列四种类型:土一揆(室町时代中后期的农民起事)、国一揆(当地有武装势力的土豪或乡野武士群的首领率领下属农民发动起事)、一向一揆(一向宗门徒所形成的一揆)、百姓一揆(江户时代以后农民所形成的一揆)。其中以一向一揆最为强悍,以强大的宗教向心力、舍命杀敌的圣战模式著名,甚至曾经在日本北陆的加贺国建立过自治组织。到了战国时代,以石山本愿寺为大本营的一向一揆首领势力甚至可以与各地大名们匹敌,后因织田信长的武力镇压、丰臣秀吉的拉拢及德川家康的分化之下才逐步式微。

近年,则有1991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后,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对萨达姆政权的武装起事;以及在2003年美伊战争后,伊拉克各地爆发的规模不等的反对驻伊美军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武力事件。

在近现代历史里,因为政府与平民的实力悬殊,民间举事要成功,需要政府对平民管制过于苛刻令社会民不聊生,漠视平民切身需求,如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因为高压统治,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迷,令民间忍无可忍,否则发生此类事件,在没有民意支持下,政府可以轻易镇压,或者不需要镇压。

相关

  • 王力王力可能是指:
  • 地中海僧海豹地中海僧海豹(学名:Monachus monachus)是一种僧海豹。它们现存只有350-450只,是世上最为稀有的鳍足类,也是最为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 它们分布在地中海及东大西洋近北回归线的海
  • 伊朗地理伊朗位于亚洲西南方之中东地区,属西亚,西北与阿塞拜疆(界长432公里)和亚美尼亚(界长35公里)为邻,东北部与土库曼(界长992公里)接壤,东邻阿富汗(界长936公里)和巴基斯坦(界长909公里),西接伊
  • 1-氯-3-溴丙烷1-氯-3-溴丙烷是一种有机卤化物,化学式为BrCH2CH2CH2Cl。它是无色的液体,由烯丙基氯和溴化氢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得。它是一种烷基化试剂,可以用于引入ClCH2CH2CH2-或-CH2CH2CH2
  • 查理士·邓宁查理士·邓宁(Charles Durning,1923年2月28日-2012年12月24日),美国老牌演员,凭《飘香院》(,1983年)及《扮嘢奇兵》两度获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2008年获演员公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 约翰·莫特利约翰·洛思罗普·莫特利(英语:John Lothrop Motley;1814年4月15日-1877年5月29日),是美国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外交官,曾担任美国驻奥地利公使(英语:United States Minister to Austr
  • 王林肯王林肯(1888年-1960年),又名王麟阁、王书人(一作王书山),男,山东高密人,中国政治人物,曾任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 高木诚一郎高木诚一郎(1943年-)是一名日本国际政治学者,专门研究东亚国际关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研究。出生于东京都,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1977年再取得史丹佛大学政治学博士。1978年
  • 2011年英格兰足协杯决赛2011年英格兰足协杯决赛是第130届英格兰足总杯的决赛,这项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足球赛事于2011年5月14日在温布利球场举行,成立130周年第9次晋级决赛
  • 米仔兰米仔兰(学名:)是一种属于楝科米仔兰属的常绿灌木,小乔木,别名米兰、树兰、珠兰、树仔兰、鱼仔兰等。米仔兰原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东南亚、台湾也有分布,常生于低海拔之丛林中,是一种常见的芬芳类观赏植物。米仔兰的嫩枝上覆盖有星状锈色鳞片;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倒卵形或者长椭圆形,一般为3-5枚对生。花序为圆锥花絮,腋生,开黄色或金黄色的花朵,花冠很小,球型,形状外观像小米,气味淡雅芳香,夏、秋季为花季。自然生长的米仔兰可以达到5-7米。米仔兰是喜光植物,也耐半阴。由于米仔兰原产地为广东、福建和广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