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黎语
✍ dations ◷ 2025-11-11 00:36:33 #黎语
黎语,是黎族人的语言,壮侗语族黎语支。黎语有已失传的文字(相当于“原无文字”),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在海南民间以口头流传的方式保存至今。1956年6月,为了弥补黎语没有书写文字的遗憾,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广东省海南特别行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单位在国务院的指示下,开展了对海南行政区的九个黎族聚居的市县的语言调查。并于翌年2月颁布了以侾方言(今作哈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的语音为标准音的《黎文方案》(草案)。这是一个以拉丁字母为形素的黎文书写方案。1984年9月,为了让黎文更加符合实际语音,中央民族大学黎语教学小组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黎语调查研究小组首次对《黎文方案》(草案)进行了修改。2005年9月,再次对《方案》进行了修改。目前标音132个,包括声母33个,韵母99个,另有声调符号5个。黎语可以分为五个方言:哈方言使用人数最多,约占操黎语的总人口的58%之多。哈方言与杞方言相似,之间可以相互通话。润方言与美孚方言相似,同样也可以互相明了。唯有加茂方言与其他4种方言差别较大,据统计加茂方言中约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与四个其他的方言不一,加茂方言独立于黎语的ISO 639-3代码。而哈、杞、润、美孚4方言之间有70%至80%的词汇一致,体现出较高的语言联合体现象。黎语与周边壮侗语族的语言的一大不同之处是黎语的借词较少,与汉语借词比例很高的壮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声调共六个。第一调 53
第二调 55
第三调 11
第七调 55ʔ
第八调 11ʔ
第九调 53ʔ保定村标准音有6个声调,3个舒声调(舒1、2、3调)、3个促声调(促7、8、9调)。6个声调可归类为3个调值:舒2调和促7调为55高平调;舒3调和促8调为11低平调;舒1调和促9调为53高降调。舒2调以-s后缀标示,两个低平调(舒3调和促8调)均以-x后缀标示,促9调靠重叠音节的韵尾来标注,而促7调和舒1调则不添加调号。1982年统计使用人口约81万,2000年则降至70万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黎族和苗族的各自治州、自治县。2003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境内约有90万人以黎语为母语。
相关
- Scsub2/subOsub3/sub氧化钪(化学式:Sc2O3),是钪最常见的氧化物。它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易溶于热酸,但经高温灼烧的氧化钪较难溶解。氧化钪可借由直接燃烧钪而得:含挥发基的钪化合物经氧化灼烧也可以
-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英语: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体1
- 门图荷太普二世曼图霍特普二世(Nebhotepre Mentuhotep II ,又译门图荷太普二世或孟图霍特普二世;前2046年-前1995年)是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他是前任法老因提夫三世与妃嫔伊雅哈(Iah)所生的儿子。他
- 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为神经中保护性结缔组织的第二层,为一光滑透明的薄膜,将神经纤维分隔成束。神经束膜可轻易地与其包覆的神经纤维分离,以管状外鞘的形式独立出来。神经束膜外层为结缔组
- 绳文人绳文人(日语:縄文人/じょうもんじん Jōmon-jin)是日本列岛在绳文时代的原住民团体,他们与之后的弥生人在人类学上有着显著区别。绳文是指利用绳缠绕棒子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所加
- 班贝格班贝格(德语:Bamberg),也译作班堡、班贝克或巴姆贝格,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无属县城市,位于巴伐利亚北部,隶属于上弗兰肯行政区,也是班贝格县的首府。班贝格是一座大学城和行政城市,是
- 丽文文化事业机构丽文文化事业机构(Liwen Publishing Group),为台湾出版公司,简称丽文文化,正式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为1976成立的高雄复文书局以及后来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现旗下以丽文文化事
-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与麻黄汤各自剂量减半(精确而言是1/3的剂量)而合成之汤剂,故名桂枝麻黄各半汤。为治太阳症之药方,症状的表面上看,如得到疟疾般寒热交替发作,但发热时间
- 歌人歌人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创作者。现多以结社的方式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形式涉及到短歌、歌论、歌集书评,内容有演讲、批评、教育、启蒙、选歌活动等等。
- 劳阶灭绝事件劳阶灭绝事件是在志留纪时期之中三个相对较小的大规模灭绝(艾尔维肯灭绝事件(英语:Ireviken event),穆德灭绝事件(英语:Mulde event)和劳阶灭绝事件)中的最后一个。它对牙形石动物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