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势

✍ dations ◷ 2025-04-03 10:59:15 #计算物理学,原子物理学

赝势(pseudopotential),或有效势(effective potential),是指在对能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时所引入的一个虚拟的势。引入赝势有助于实现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近似计算。事实上,赝势近似法是正交平面波方法(Orthogonalized Plane Wave method,OPW method)的延伸,其应用范围包括原子物理学和中子散射(英语:Neutron scattering)。“赝势”这个概念是由汉斯·赫尔曼(英语:Hans Hellmann)于1934年首先发表的。

在赝势近似中,将原子的核电子(即非价电子)以及原子核共同产生的一个复杂的势置换成一个“有效势”(赝势)之后,薛定谔方程中的库仑势能项会变成一个有利于进行下一步计算的有效势能项。所构造的赝势通过替代原子中所有电子共同产生的势,简化了原子中心部分的态,从而可用包含较少节点的赝波函数来描述价电子。较少的节点意味着可以用较少的傅里叶级数项写出波函数,这也使平面波基组的计算变得实用。通常的计算中只考虑那些有化学反应活性的价电子;核电子则被看作和原子核“冻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刚性的不可极化的“粒子核”。根据所在的化学环境,自洽地更新赝势是一种修正上述“冻结的核心”的方法;但此做法较少见。

第一性原理的赝势是通过原子参照态(atomic reference state)推导出来的。这要求赝电子价本征态和全电子价本征态(pseudo- and all-electron valence eigenstates)在某个临界半径 r c {\displaystyle r_{c}} 之外有相同的能量和振幅。

临界半径较大的赝势被称作“软”赝势,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同时也更难模拟出现实系统的特征。

早期的赝势基于对原子光谱的拟合,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功。赝势在如今能获得广泛应用,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沃尔特·哈里森(Walter Harrison)在1958年对铝的近自由电子的费米面,以及詹姆斯·C·菲利普斯(英语:James Charles Phillips)于同年对硅和锗的共价能隙的成功拟合。后来,菲利普斯及其同事将此工作推广到其他的半导体中,并称其为“半经验赝势”(semiempirical pseudopotential)。

在现代的平面波电子结构数值计算(英语:List of quantum chemistry and solid-state physics software)中,范数守恒(Norm-conserving)和超软(Ultrasoft)赝势是两种最常用的赝势。这两种赝势使基组可用较低的截断频率(即傅里叶展开项中的最高频率)来描述电子的波函数,从而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达到一定的数值收敛。这些方法的一个变种是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英语:Muffin-tin approximation)(Linear Augmented Plane Wave,LAPW),即在原子核周围加上一些原子函数作为基组。

范数守恒(Norm-conserving)赝势是由 Hamann,Schlüter 和 Chiang(HSC)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 最初的HSC范数守恒赝势的形式如下:

V ^ ps ( r ) = l m | Y l m V l m ( r ) Y l m | {\displaystyle {\hat {V}}_{\textit {ps}}(r)=\sum _{l}\sum _{m}|Y_{lm}\rangle V_{lm}(r)\langle Y_{lm}|}

其中 | Y l m {\displaystyle |Y_{lm}\rangle } 将某一单粒子波函数,如科恩-沈吕九轨道,映射至由 { l , m } {\displaystyle \{l,m\}} 标记的角动量。 V l m ( r ) {\displaystyle V_{lm}(r)} 是作用在被映射部分的赝势。不同的角动量态会受到不同的赝势作用,也就是说HSC范数守恒赝势是非局域性的;这一点与作用在整个单粒子波函数上的局域性赝势是不同的。

构造的范数守恒赝势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临界半径 r c {\displaystyle r_{c}} 内,每一伪波函数的范数需与其所对应的全电子波函数相同,即

2. 全电子波函数和伪波函数在临界半径 r c {\displaystyle r_{c}} 外需要完全一致。

超软(Ultrasoft)赝势为了进一步缩小必须的基组集合,松弛(relax)了范数守恒赝势中的限制条件,引入了一个广义的本征值问题。若范数间的差别非零,则可以定义:

因此赝哈密顿量的归一化本征态满足推广后的方程:

其中,算符 S ^ {\displaystyle {\hat {S}}} 被定义为:

p R , i {\displaystyle p_{\mathbf {R} ,i}} 是在截断频率内通过赝参照态(pseudo reference state)形成对偶空间的投影(projector),在截断频率外取的值为零:

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英语:projector augmented wave method)(PAW)与此相关。

费米赝势是恩里科·费米为了描述自由中子受原子核的散射而引入的。散射被假设为s波(英语:partial wave analysis)散射,因此具有球对称性,是一个与半径 r {\displaystyle r} 相关的函数:

V ( r ) = 4 π 2 m b δ ( r ) {\displaystyle V(r)={\frac {4\pi \hbar ^{2}}{m}}b\,\delta (r)} ,

其中, {\displaystyle \hbar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 m {\displaystyle m} 为质量, δ ( r ) {\displaystyle \delta (r)} 是狄拉克δ函数, b {\displaystyle b} 是束缚相干(bound coherent)中子散射长度。对此δ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得到为常数的中子构型因素(英语:Atomic form factor)。

相关

  • 象形字象形文是根据构字方式而划分的一种汉字。六书中的一项,属于“独体造字法”。 六书有四个基本法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两种补充法则: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云:“象形
  • 语义饱和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日语:ゲシュタルト崩壊,德语:Gestaltzerfall),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
  • 赵玉芬赵玉芬(1948年-),河南淇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家、政治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原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是当时最年轻的
  • 呫吨氧杂蒽(英语:xanthene)也称为“呫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3H10O,分子量Mr为182.22。呫吨(xanthene)。
  • 番荔枝科番荔枝科(学名:Annona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木兰目下的一科。约有129属,2120种,是木兰目中最大的科。有的果实可食,有的可材用,有些为观赏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少数分
  • 甜味是一种基本的味觉。在全球众多文化中,甜味都象征着美好的感觉;此外,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偏好甜味的食物,对甜食的偏好,是普世人性。许多化合物是甜的,在生化物质中简单的碳水化合
  • 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学名:),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又名美国螯虾、路易斯安那州螯虾,中华人民共和国称小龙虾,属蝲蛄科,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被直接称为“蝲蛄”,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
  • 张国龙张国龙(1938年7月-),台北市人,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长年投身反核电工作,曾任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76年-2000年),台湾教授协会会长、台湾环境保护联盟会长(1994年)、考选部政务次长(2
  • 詹姆斯·拉鲁詹姆斯·拉鲁(英语:James LaRue,1934年5月12日-2012年12月30日),美国音频工程师。他曾因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
  • 克拉克·克尔克拉克·克尔(英语:Clark Kerr,1911年5月17日-2003年12月1日)曾经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首任校长,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