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布陀
✍ dations ◷ 2025-08-24 02:07:59 #布陀
布陀(英语:Buto),又称勒托,是古埃及的城市,在今埃及谢赫村省境内,位于迪斯沃克附近的Ibtu村或者Abtu村,在亚历山大港以东95公里处,是旧石器时代到进入第一王朝之前下埃及的一个首要文明翻开据点,紧邻利比亚商道与地中海,是海陆巨商往来的重要中转。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城邦争霸中,布陀州和希拉孔波利斯州最早崛起,最终北部三角洲地区以布陀为权力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而希拉孔波利斯则发展成上埃及王国。布陀原先是由“Pe”和“Dep”这两个城市合并而来的,埃及人命名为“Per-Wadjet”。女神瓦吉特(Wadjet)是布陀城的神灵,经常代表眼镜蛇,也被认为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她的神谕位于该城市的享有盛誉的寺庙。城市里有年度的节日庆祝瓦吉特。这个城市也包含了一个荷鲁斯的圣所,并和伊西斯女神相关联。塞思认为“pe的精灵”涉及西三角洲的布陀,并且显然史前的国王在那里。那尔迈调色板记载了那尔迈对布陀城的征服,从此埃及两部分统一为一体。当时瓦吉特加入了上埃及守护神白秃鹰女神奈赫贝特(Nekhbet),并与其保持同等的地位,她们一起被统称为统一埃及的“双女”守护神。加入了蛇形标记的瓦吉特的奈赫贝特的形象将围绕着统治埃及的法老的王权。布陀的遗址由三个土丘组成,分为两个城市和一座寺庙,最初由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于1888年发现。最初在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仅限于古埃及三十一个王朝时期、托勒密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发现前王朝时期的遗存,主要是一些泥钉和具有叙利亚白色条纹特征的壶的碎片。考古学还表明布陀在前王朝时期被占领了500年之久。
相关
- 百分位百分位数,统计学术语,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以Pk表示第k百分位数。若一群资料的个数为N,且
- 太一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即北极星,后成为先秦两汉民间信仰的最高神明,奉为天帝,相当于上帝。知识分子则把太一哲学化,想像为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或宇宙
- 威廉·莫顿威廉·T·G·莫顿(William T.G. Morton,1819年8月8日-1868年7月15日),美国牙科医生,1846年他在一次公开牙科手术中将乙醚引入,也因此被视为现代麻醉学创始人之一。然而关于是否是最
- 干旱干旱指某一地区长期无雨或高温少雨,使空气及土壤的水分缺乏。而干旱发生主要与偶发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 脂肪酶脂酶,是一种催化脂类的酯键水解反应的水溶性酶。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个亚类。脂酶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生物体中,它在对脂类(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运输和剪切中发挥
- 电磁搅拌器磁力搅拌器(英语:magnetic stirrer或称magnetic mixer)是一种通过快速旋转的搅拌子来搅拌液体的实验室设备。在其塑料面板下有旋转的磁铁来使搅拌子旋转,从而实现搅拌溶液。因为
- 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的代谢缺陷脱引起的肌病,属于线粒体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可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再细分为几种疾病。1962年,Luft首次采用改良戈莫理氏染色法
- LimalokLimalok(原称Harrie或Harriet),是白垩纪—古新世时期成型的海底平顶山,是太平洋东南马绍尔群岛的一座海底山(水下火山)。它可能由今法属波利尼西亚一带的火山热点形成。Limalok坐
- 化制淀粉化制淀粉,亦称修饰淀粉,或称改性淀粉、变性淀粉,是将源自谷粒或根部(如玉米、米、小麦、马铃薯……等)之天然淀粉,经过物理、酵素或以少量化学药品处理,改变其性质而得,以使淀粉正常
- 核酸双螺旋在分子生物学中,双螺旋是指由核酸(如DNA和RNA)的双链分子所形成的结构。核酸复合物的双螺旋结构是它的二级结构的结果,并且是确定其三级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个术语因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