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布陀
✍ dations ◷ 2025-11-24 19:22:20 #布陀
布陀(英语:Buto),又称勒托,是古埃及的城市,在今埃及谢赫村省境内,位于迪斯沃克附近的Ibtu村或者Abtu村,在亚历山大港以东95公里处,是旧石器时代到进入第一王朝之前下埃及的一个首要文明翻开据点,紧邻利比亚商道与地中海,是海陆巨商往来的重要中转。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城邦争霸中,布陀州和希拉孔波利斯州最早崛起,最终北部三角洲地区以布陀为权力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而希拉孔波利斯则发展成上埃及王国。布陀原先是由“Pe”和“Dep”这两个城市合并而来的,埃及人命名为“Per-Wadjet”。女神瓦吉特(Wadjet)是布陀城的神灵,经常代表眼镜蛇,也被认为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她的神谕位于该城市的享有盛誉的寺庙。城市里有年度的节日庆祝瓦吉特。这个城市也包含了一个荷鲁斯的圣所,并和伊西斯女神相关联。塞思认为“pe的精灵”涉及西三角洲的布陀,并且显然史前的国王在那里。那尔迈调色板记载了那尔迈对布陀城的征服,从此埃及两部分统一为一体。当时瓦吉特加入了上埃及守护神白秃鹰女神奈赫贝特(Nekhbet),并与其保持同等的地位,她们一起被统称为统一埃及的“双女”守护神。加入了蛇形标记的瓦吉特的奈赫贝特的形象将围绕着统治埃及的法老的王权。布陀的遗址由三个土丘组成,分为两个城市和一座寺庙,最初由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于1888年发现。最初在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仅限于古埃及三十一个王朝时期、托勒密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发现前王朝时期的遗存,主要是一些泥钉和具有叙利亚白色条纹特征的壶的碎片。考古学还表明布陀在前王朝时期被占领了500年之久。
相关
- 打嗝打嗝在医学上称为呃逆,是由于横膈膜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大笑、吃饭过快和吃了干/硬的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打嗝”一词常被
- SUDOC大学文档系统(Système Universitaire de Documentation,简称SUDOC)是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所使用的图书系统。该系统收录了法国大专院校、研究型图书馆及资源中心的联合目录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A级景区,面积约900公顷,创建于1959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带领建造,位于葫芦岛上。园内保有大量热带雨林还有各种树木,
- 证明论证明论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它将数学证明表达为形式化的数学客体,从而通过数学技术来简化对他们的分析。证明通常用归纳式地定义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例如链表,盒链表,或者树,它们根
- 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将原来悬挂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南京,宣称接受国民政府
- 詹姆斯三世詹姆斯三世(James III of Scotland,1452年7月10日-1488年),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五任君主,詹姆斯二世之子,1460年至1488年在位。詹姆斯在其父战死于英格兰罗克斯堡城下之后即位,1469
- 呋塞米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光刻微影工艺(英语:photolithography)是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利用曝光和显影在光阻层上刻画几何图形结构,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将光掩模上的图形转移到所在衬底上。
- 六道六道(梵语: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趋,意为趋向的轮回道及环境)、六凡、六途或轮回六道等,佛教名词,意指六种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众生的种类型态或者说是境界,也是在凡夫众生轮回
- 三皈依皈依(巴利语:saranam gacchami),又作归依、归信,佛教术语,是成为正式佛教徒之前的宣誓仪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仪式后,就是正式佛教徒,依性别之男女可以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
